宋绵竹从箩筐中将撰写好的书稿取出,双手捧着交给了老大爷。
她今日出门时,早就做好了打算,特地将其带在身上。
老大爷接过书稿,放到躺椅旁的小茶几上,动作轻柔的捻起一页,细细观阅。
廉价的纸张泛黄,暗色墨迹尤新,应该是近期所着成。
一个个柔美清丽的簪花小楷,流露出清婉灵动的韵味。
字迹娟秀,一看就是女子所写。
偏偏又力透纸笔,不经意中透露出笔者内心的坚毅。
都说人如其字,文人多能从字迹中,探出其人的秉性。
老大爷多年读书,阅书,教学,卖书。
拿到这样一份手稿,首先就被背后的撰写者所吸引。
他抬头看了眼宋绵竹,见小姑娘脸带笑意的站在一旁等待。
身着朴素衣衫,眉眼还未长开,看上去并不起眼。
但她的眼睛始终直视着对方,从不曾畏缩闪躲。
实在不像是个普通的农家孩子。
老大爷把视线放回到书稿上,仔细阅读其中内容。
这个所谓的童话故事,写的很浅薄易懂。
遣词造句,用得都很白话,跟市面上的书籍完全不同。
一般文人可能会对此不屑一顾,觉得太过浅薄的文字,会显得没有内涵。
但老大爷不一样,他曾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有着极高的敏锐度。
就跟小姑娘说的一样,这是本给孩子所看的书籍,越是简单易读,越是能普及大众。
况且其中通过每个故事,都讲述了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
若是用来做启蒙读物,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些是丫头你想出来的?”老大爷翻看完后,将书稿细致整理好,手轻轻按在书稿上,对宋绵竹轻声询问。
“小时候我爹讲给我听的,我只是将其抄录下。”宋绵竹早就想好了,要以宋父的名义来做这件事。
虽然大晋国相对民风开放,对女子并没有过多约束。
女子不仅能出来经商,还出了不少有名的女诗人,女先生。
但宋绵竹如今才十岁,若是以她的名义,必定会受到不少阻扰。
宋父就不一样啦,哪怕他只是个没有名气的秀才,但光秀才的身份便足以便宜行事。
果然老大爷一听,小姑娘的爹是个秀才,心中的疑惑顿时消散。
秀才爹为了培养子女,编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出来,倒是很好理解。
“老爷子,家父去世多年,如今家中生活拮据,想要变卖书稿,不知您可有意向?”宋绵竹见老大爷手压着书稿,猜到他心中定是有些不舍,便把自己的打算直言出来。
“哦?丫头你说得是真的?”老大爷心中一喜,他刚刚就在考虑,要如何从小姑娘手中,留下这些书稿。
如今市面上启蒙书籍泛泛,大都晦涩难懂,说实在话并不适合孩童。
若能将此书稿流传出去,定是件利民的好事。他老人家心系民生教育,东西送到面前,断没有错过的道理啊。
得到宋绵竹肯定的回复后,老大爷高兴得摸摸书稿:“那丫头你打算卖多少银钱?”
宋绵竹一听就知道这位老人,并不是个精明的商人,话里的语气,好像只要她开口,多少都能应下。
不过她也并不准备狮子大开口,她想要的,是长久的利益。
宋绵竹试探性开口:“老爷子,您看我家这些书稿,可能刻印成书吗?若是可以,我想要书籍售价的一成。”
大晋国已经出现凋版印刷,书籍普及度大大增高,一本普通书籍的价格,大约在几百铜钱到几两银子不等。
老大爷愣了一下。这个卖法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这种市面上从未出现过的启蒙书籍,能不能被大众认同,还是个未知数。
小姑娘完全可以要个几十两银子,保个稳妥。
可她偏偏提出这样的方式,一本售价五百铜钱的书籍,只能获得五十铜钱,卖上一千本才能分得五十两。
不得不说,是她胆子太大,还是有先见之明?
不过老大爷倒是很欣赏宋绵竹的这种做法,与其着眼于眼前利益,不如放手博个长远。
赞赏的看看小姑娘,老大爷一口答应下来:“行,就这样定了,刻书的事我给你办了。”
宋绵竹心中一喜,这年头普通人是接触不上刻书机构的,老大爷能帮忙促成此事,真是再好不过。
事情定下了,两人将具体事宜一一谈定,最终写成文书。
书名就叫做《说与孩童》,让人一看名字,就能大概猜出这是种什么书。
作者署名,宋绵竹给起了个字号,山河居士。这在文人圈是很正常的事,经常有那出诗集话本的,都会起一个雅称。
她其实心里还有着小九九,二哥是文人,以后说不得要借他的名头。山河居士,倒是跟宋青河这个名字挺配。
价钱就定着五百文,首印一百本,给宋绵竹结算了五两银子。
这里可不是现代,动不动就销售破万,一本没名气没经过市场的新书,能先印一百本,已经算是在冒风险了。
也就是老大爷不在意钱财,很少有人会愿意定下如此的协议。
宋绵竹小心地将签订的契约叠好,放进胸口衣服里,跟老大爷再三道谢后离开。
老大爷看着小姑娘离去的背影,貌似浑浊的老眼中,透出睿智。
一个年过三十,才考中秀才的人,能想出这般充满灵性的书籍,他心里是不太信的。
不过是看人家孩子,年纪小做事谨慎,顺水推舟罢了。
这个小姑娘,他是越看越觉得有趣喽,很期待她以后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宋绵竹到了城门口时,金氏早就买好了东西,全家人都在等她一个。
期间高老汉忍不住催促了几次。
“你家丫头咋还不回来?咱都等半天了!”
金氏横他一眼:“老高头,你急什么!咱家可是包了车的!”
“这不是在白浪费我时间嘛……”高老汉小声都囔了句,也不敢跟金氏争吵。
金氏虎起脸,要跟他说理一番,正巧宋绵竹匆匆赶来,才止住了话头。
一家子上了车,高老汉驾车往乔河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