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驶进县城,一路去往五味斋。
路上行人川流不息,迎面而来的,皆是一张张恬静惬意的笑脸。
繁闹的大街上,四处张灯结彩,完全沉浸在春节的喧闹中。
几乎每家店铺都是大门敞开,随风飘扬的幌子与红灯笼吸引着行人目光。
到了铺子后,大伙儿分头忙活。
金氏跟宋双全把铺面彻彻底底清扫一遍,抹桌子,掸墙面。
夏薇草去打扫灶房,宋青川则在后院里忙活,扫地、打水,处理的井井有条。
宋老汉被指派去西集市买肉,买面粉,他们来时从村里收了些蔬菜鸡蛋。
虽说不是正式营业,但好歹是开了铺子,咋也得做些吃食来卖的。
宋绵竹、宋萍、铁柱跟贺闻四个年轻人,被指派去庙里烧香,顺带陪三个孩子逛逛庙会。
永宁县这地界的庙不算多,最有名便是城西外的五显财神庙。
地方离得不是很远,约莫三四里路,庙里供奉着五路财神,此处每逢正月初五便会举办庙会,乃是附近百姓春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
一到了五味斋,金氏便把几人赶出门,让他们赶紧去庙会,好抢着烧“头柱香”,企盼来年招财进宝。
所谓迎财神,可不止是做生意的人需要,就是那普通百姓都尤为重视,谁不想家里能兴旺发财啊。
宋绵竹哭笑不得地出了门,这会儿上哪去烧头柱香啊,人家那是得午夜就去排队吧。
严格来说,她奶虽然迷信,但却并不是佛教的信徒,毕竟家中有老道士在,老两口信的唯有一人。
估摸是从旁人口中听来的“头柱香”,其实压根只有个一知半解。
几人出了西城门,往财神庙的方向走去。
路上行人明显更为增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皆是穿戴干净,笑意盎然,估摸都是去庙会赶集的。
今儿为了开铺子,出门的早,宋绵竹几人到达财神庙时,才刚过辰时,也就是七点多。
远远便觉得人头攒动,庙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乖乖,这么多人啊!”
铁柱咂舌不已,下意识抓紧承恩的小手,生怕大侄子被人流给冲散了,到时候可不好找啊。
他还是头一次来这儿,以往家里皆是埋头种地,别说是做生意哩,进城都是少有,压根不会想到来拜财神。
贺闻走到最前头开路,叮嘱小姑娘跟紧自己。
汹涌的人群,瞧着很是有点吓人。
宋绵竹心里紧张得不行,跟宋萍一人牵着一孩子,恨不能把自己贴在贺小哥背上。
要是在这儿摔倒了,分分钟被踩死的节奏啊。
然而没走几步远,她便彻底放松下来。
少侠就是少侠啊!
在贺小哥的巨力之下,人潮如被吹散的烟雾,瞬间划开一条缝隙,轻轻松松便走进了庙里。
正殿之中便要好上许多,谁也不敢在财神老爷面前放肆啊。
进来的百姓皆是烧香后许了愿便离开,一切进行的悄无声息,与外面的喧闹简直是两个极端。
宋绵竹心里有些好笑,面上却不显,随着大众走个过场,烧了一炷香,给了十几个铜板的香火钱,算是聊表心意。
说句实在话,她起初是不信这些的,咋说以前也当过少先队员啊。
然而只要想到自己都能穿越过来,这些神啊鬼的啊,好像也不是那么玄乎的事呢……
烧好香后,依照金氏的吩咐,要从庙里请一些写着“福”、“寿”字样的剪金纸花,算是把“福”请回家了。
接着几人又是排成一竖列,在贺闻的带领下,突破重重包围,等离开庙门范围后,视野一下开阔起来。
整个外围便是庙会场所,附近并没有什么村落,因而场地十分空旷,虽聚集了众多百姓,却不会显得拥挤。
小贩们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到达庙会,琳琅满目的货物,瞧的人眼花缭乱。
一进了庙会,宋绵竹便给每人买了串糖葫芦,说是边吃边逛才有感觉。
在她的执意下,就连贺闻都举着一串糖葫芦,这种感觉对他而言很是新鲜。
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眼前是一幕幕充满烟火气息的画面。
有卖点心的大爷大娘,有卖书画字帖的书生,有卖胭脂水粉的小娘子,还有各种杂耍艺人。
宋绵竹甚至发现有在演皮影戏的,唱的还是大闹天宫那一出,直把铁柱跟仨孩子兴奋的使劲鼓掌。
她见几人看得入迷,皮影戏台前放着多张长凳,便让他们坐那看会儿,自己去前面见个熟人。
铁柱使劲点头,已经拉着大侄儿坐了下来,宋萍挨着俩小的坐到他们旁边。
宋绵竹正要独自离开,见贺小哥跟了上来,不由歪头用眼神询问,你咋还不坐那儿去。
没想贺闻竟然也歪了下头,朝她抬了抬下巴,意思是我跟你一块儿去。
宋绵竹嘴角一弯,没想到贺小哥也会歪头卖萌。
俩人走了没多远,停在一个书摊前面。
摊主是个书生打扮的少年,正低头整理着书籍,余光瞥见有人停下,发出低低的嗫嚅声。
“买书吗……不光有书,还有字帖……”
“这回倒是不结巴了,改成压根听不清啦。”小姑娘的笑声是那么明显。
“宋姑娘!你怎么来了……”少年惊喜抬起头,赫然正是孙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