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得有多少银子啊?”
银子从眼前消失,金氏才算是找回了舌头,发出略显干涩的嗓音。
“这里共一百五十两吧。”
灶台上摆了一簸箕刚炒出来的板栗,宋绵竹随手拿了个剥开吃。
“咋嫩多呀!”金氏忍不住重复了遍阮娴刚刚的问话,手底下殷勤的帮孙女剥栗子,“这河蟹生意算是成喽?咱家以后坐等着分钱喽?”
“差不多吧,每月怎么也能分个几十两吧。”宋绵竹接过奶递过来的板栗肉,扔进嘴巴里,脸上带着些小得意。
“老天保佑!祖宗显灵喽!咱老宋家是走了什么大运幼!”金氏双手合十面朝西方,连连作揖。
“改明儿咱去看看祖坟,再好好整修祭拜下,多亏了祖上积德,才有了咱家今日啊!”
乡下的思想,只要是家里遇到找不出缘由的好事儿,就喜欢往这上面联想。
宋绵竹都着嘴。咋没有缘由啊,明明是她的功劳。
不过这话儿可不敢说,她心里还真有点犯迷湖。
小女鬼当日被不知名力量,传送到现代,才把她拽来了这里。
难道还真,那个那个什么?不敢想不敢说啊!
金氏跑前跑后,左看右看,心里都不踏实。
最后把装着银子的竹篮,藏到灶台里头,用布盖得严严实实。
叮嘱阮娴今儿别出灶房,有事儿就喊一声人。
阮娴十分郑重的应下。这么多银子放在铺子里头,她心里也不是很踏实。
宋绵竹由着俩人悄悄商议,她把小手直直伸到奶鼻子底下,张嘴便要钱。
金氏以为她要买零嘴,正好腰间揣着几枚铜钱,便掏出来放在孙女手上,要将她打发走。
“不够啊奶,我给咱家赚了这么多银子,你就拿几个铜钱打发我?”宋绵竹觉得自己脸上表情一定很囧。
“小孩子家家,要那么多钱干嘛。”
金氏虽精打细算过日子惯了,但给孙女花钱还是舍得的,只是觉得她一个孩子,拿太多钱不安全幼。
“买东西呀!眼看过冬喽,好些东西要买呢!”
“咱家的棉被都用了多少年呀,压根就不暖和喽,万一今年要是下大雪,咱家怕是过不去啊!”
这话宋绵竹可不是危言耸听,她在梦境都瞧见的,年底将会是始料未及的大雪天。
按照原本的命运发展,此时二嫂苏姜该把侄子托付老俩口,带着小玉泽只身前往通州寻夫。
那时苏姜身无分文,全凭意志靠着双腿步行,餐风露宿,历经快两个月才到达州城。也就是幸亏她有打猎的本事,才得以生存下去。
而到了腊月,会有场持续了十几天的大雪,以铺天卷地之势越下越勐。
通州附近村落里,被大雪压塌屋顶,夜里被冻死的老弱,数不胜数。
可说是,新年来临前的一大惨剧。
所以宋绵竹才会早早提出,一定得修葺房屋,越坚固越好。
她甚至打定主意,等大房赚上了钱,也劝劝大伯家把屋顶加固下。
不仅得要修葺屋子,冬衣棉被取暖用具,储存过冬的食物都得准备好咯。
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大雪封路,孤零零的村落举目无援,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啊。
“哪有你说得那么夸张。”金氏嗔笑句,颇有不以为然。
不过还是去取了个十两的银锭子。柜台只有每日营收的几百铜钱,怕是不够用的。
银子都是孙女赚来的,她想要钱买些东西,自然没有一味阻拦的份儿。
再者说,孙女买的哪样东西,不都是为了家里着想呀,老婆子能有啥子不放心的。
这以前是家里穷,恨不得一枚铜板掰成两枚花,如今搭上悦来酒楼,以后每月都有大把银子,老宋家是该立起来喽!
宋绵竹心里明白,前几年过冬只下了些毛毛雪,大伙儿都以为今年也不过如此,谁能想到忽然泼天的大雪倾盆而下。
不得不说,老天爷就是那么爱作弄人啊,总想打人个措手不及。
出了铺子宋绵竹先去了悦来酒楼,把宋萍喊上,再一起去了西集市。
昨儿手头没啥钱,还没有给萍儿家置办衣物,今日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俩人先是去了卖棉被的铺子。
村里人家大都是买棉花和棉布,回去自己缝制棉被,这样会省不少钱。
宋绵竹嫌麻烦,她家哪还有人闲着啊。
再者说,萍儿姐也等不了那么久,她从家中带来的那被子,宋绵竹都看不下眼啊。
自个家里需要六床厚实的棉被,萍儿姐得有一薄一厚两床。
“绵绵,不用给我买,家里换下的旧被子给我就行喽。”
宋萍瞧着新被子,眼底有渴望,却又不舍得让绵绵花钱。
“哪有被子换下来啊,新被子是天冷盖得,旧被子薄适合现在这天气盖,两床刚刚好,等下雪了垒一起盖才暖和。”
宋绵竹笑嘻嘻解释,不再给宋萍拒绝的机会,直接便去找铺子掌柜付钱,约好得帮忙送去五味斋和悦来酒楼。
八场被子,足足花了二两银子。
掌柜自是满口答应下来。这么大的生意,可不是经常能遇到的呀。
买好被子后,宋绵竹又拉着人去逛别的铺子,整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要么说,没有一个女人,不爱买买买的呢!
路过铁匠铺子,瞧见有“汤婆子”。
恩好东西,一屋来一个。
这玩意类似现代的热水袋,由锡铜制成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进被子里。
逛到卖玩具的小摊子边上,想着家里有几个小孩子。
于是乎,给小宝儿买个布老虎,给小玉泽买个拨浪鼓,给小景明买个陀螺。
大侄子承恩的也不能少,干脆买个蹴鞠,让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强身健体嘛。
宋绵竹是一路走一路买,看到啥有趣的都想拿下,得亏有宋萍在旁边拦着点,不然两人背出来的箩筐,怕是早就满喽。
逛着逛着,遇上家成衣铺子,宋绵竹便又拉着人进去置办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