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陈平安现在就要出兵的原因。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出兵,还去等待时机,这不引起西蛮大军的怀疑才奇怪呢。
陈平安发怒是真的,立马出兵也是真的。
可常在山要说他失去了理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要是陈平安真的失去了理智,又怎么会留下三万士兵守城。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所有的人杀出去不更好吗,还要这雁门关干什么。
而且,陈平安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
就是让一会诈败的时候显得更加自然一些,在乌拉尔善这些人的眼里,陈平安根本不懂兵法。
耶律阿百川的话让陈平安觉得受到了侮辱。
陈平安气不过,然后贸然出击,这也合情合理,根本不会有人怀疑。
可交战之后才发现,原来雁门关的守军根本不是西蛮大军的对手。
想撤回雁门关,又发现自己孤军深入,让西蛮大军把自己和队伍的联系给切断了。
这样一来,他无路可逃的情况下,逃亡落凤坡的方向,前去开元城不更加合理吗。
看似随意的安排,但其实,陈平安的心里早就想好了对策。
听了陈平安的话,常在山还想反驳什么。
他实在是太想为十年前战死的兄弟报仇了。
因此,并不希望这个计划有丝毫的差错,倒反而有点弄巧成拙,欠缺了考虑。
还没有等他开口说话,就被身边一个特别酷似白河愁的人给拦了下来。
“主君大人说的没错,羞辱当今陛下,我们身为大炎王朝的臣子,食君俸禄,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走,跟着主君大人杀出去。”
张守圭开口,他只不过是用了秘术才变成了白河愁的样子。
白河愁身为陈平安的保镖,自然不能随意的离开,要是突然消失了,西蛮人不怀疑才怪呢。
张守圭这才用秘术变成了白河愁的样子,为了就是迷惑西蛮大军。
作为雁门关的守将,张守圭的眼光要比常在山更长远一点。
怎么会不知道陈平安的心里的想法。
当即同意,带兵杀出去,和西蛮士兵决一死战。
见张守圭都点头同意,常在山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也点了点头,随后就准备带兵杀出。
三分钟的时间过的很快,特别是在这种紧急的关头,更加显得有些急促。
号角在极短的时间内响起,战鼓嘶鸣,不断的回响在了天际。
伴随着陈平安的一声令下,随后出现了沉重的玄铁大门被打开的声音。
四万雁门关的士兵如同潮水般涌了出去,很短的时间内就站在了西蛮大军的面前。
和十几万的西蛮大军相比,雁门关守军这边明显的有些势单力薄。
不过这已经是雁门关内能拿出的最多兵力了。
雁门关原本就只有十万出头的士兵,就算是加上各个郡、城派过来的援兵。
也不过十六七万的兵力,再除去之前和耶律阿百川的先锋部队交手时死去的那些。
以及被白河愁带到落凤坡埋伏西蛮大军的那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