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节课去赏樱花了,老外的教学方式还真是特别呢!电铃好像坏了,所以课代表提前在黑板上写了公告。"
男生似乎发现了林洛眼中的疑惑,耐心地解释道。
林洛这才明白,原来不是他没听到,而是铃声根本没有响。学校的电铃坏了?还真是百年难遇。至少在大学的四年,他是头一次遇到。
"不好意思,让一下。"
为了避免被继续纠缠下去,只能让另一边的同学让一让。
另一边的男生一起身,差点把椅子带起来,这个体型胖得简直是原宿舍老二李淡的两倍!
男生不好意思地看了林洛一眼,那意思是他实在让不开,因为旁边还有好几位同学,真不知道他刚才是怎么挤进来的,也不怕给挤爆了。
该胖子看似憨厚,然而从他旁边的其他男生暗自挑大拇指的小动作看,他们应该是认识的,故意让胖子挤过来,将"美女"堵在里边。
林洛拿着日记本,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这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外教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鹤立鸡群的林洛。
一个大美女在一帮男生的簇拥下,就像众多绿叶点缀下的鲜花,格外的亮眼。
再加上,这位外教上课有一个习惯,喜欢和坐在后排的学生互动。
他似乎觉得学生们全部躲着老师,坐在后排,和前方讲课的老师保持距离,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了避免在他的课堂上发生这种情况,就专挑坐在后排的学生提问和交流。
其实,这些选择后排的男生也并非不怕提问,而是色胆包天!
因此,教室中前方有一大片学生,后方突兀的多出了两排学生,而中间空着一大片不毛之地!
后排的并非成绩优良的学生,而是一群口语烂到姥姥家的"爱国者"。
这简直是作死的节奏。
"我们刚刚观赏了美丽的樱花,请大家自由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外教目光温和地一扫班级,开口说道。
然而,课堂气氛并没有因此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似乎把"内敛"和"沉默是金"的功夫练到了家,教室中一派死寂。
如果闭上眼睛,还以为教室里没人呢!
外教无奈地将目光投向后排:"我说过,后排的学生优先回答,那么你们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依次地回答吧!"
坐在前边方阵的学生,都不由地松了口气,将同情和幸灾乐祸的目光投向后排。
林洛默默的坐下来,这种情况下,她找什么理由离开呢?
目光大概一扫,前后两排一共七名学生。
第一个学生一开口,所有学生都绝望了,估计外教的尴尬癌都要犯了。
因为这个学生用蹩脚的日语完全不着调的唱着ri本的民歌《樱花》:
sa ku ra,sa ku ra (樱花啊樱花啊)
ya yo i no sa ra wa (阳春三月晴空下)
mi wa ta su ka gi ri (一望无际樱花哟)
...
林洛被雷得炯炯有神,现在英语专业的招生水平已经降到这种程度了吗?
他发誓,这个家伙没有一个音唱在调子上,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勇气,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第二个学生,直接被带到了沟里。
不得不说,这位同学是个人才,男声仿女生假唱《樱花纷飞时》。
发音准确,声情并茂。
如果闭上眼睛,会怀疑是一个标准的R国软妹子在深情款款地歌唱。
桜色舞うころ(樱花纷飞时)
私はひとり(我独自一人)
押さえきれぬ胸に(带著难以按耐的心情)
立ち尽くしてた(始终伫立著)
...
不得不说这个外教的定力非常好,竟然静静地听完了这首歌,在他碧蓝的眼眸中,林洛读到了一种自我怀疑的崩溃。
学生们一个个竟然这么牛了。
什么时候英文不再是世界语言的主流了呢?
他身为一名英文外教,是不是马上就该失业了呢!
好后悔啊!
为什么第一节课要带学生去看樱花呢?
真是应了一副神对联:
上联:no zuo no die why you cry (不作不死哭个啥子)
下联:you try you die don't ask why (你试你死别问咋死)
横批:just do it(想做就做)
这哪里是大学课堂,简直是车祸现场啊!家丑岂能外扬?
眼见可怜的外教在男生深情款款的歌声里摇摇欲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尽毁,为了避免其他学生栽到更深的沟里,林洛无奈地站起身来,用英语说道:"刚才第一位同学所唱的《樱花》用英语翻译是这样的..."
完好地将《樱花》这首歌用英文翻译了一遍。
随着林洛发音标准而软糯的声音在课堂上响起,所有人都用或震惊或欣赏的目光看着他。
如果没有关闭好感度的弹幕,林洛会发现系统已经被刷屏。
也幸好没有打开,不然思路肯定会受到影响。
弹幕多到好像放烟花,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再心静如水,没有任何波动。
重新用英文翻译后,林洛突然心血来潮,觉得有必要讲一讲樱花的历史,矫正一下大部分人心中的误解,想到这里,林洛继续用英文解说。
"樱花热烈、纯洁、高尚,它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美丽、漂亮和浪漫的象征。"
"它虽然是曰本的国花,却起源于中国。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
"当时万国来朝,曰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以及樱花的种植和鉴赏,樱花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曰本朝拜者带回了东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