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三娘的死,杨侑感觉有一些可惜。
但是,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让人可惜的同时,也让人佩服。
纵观她的一生,似乎都在为李家活着。
从和柴绍成婚,便为李家付出了自己的身体,然后在李家开始谋反的时候,冒着生死的危险,去长安外的鄠县招兵买马,然后在关中起义。
一个女子,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要知道,当时的李家还在关外和隋军作战,而在关内,也有不少隋军。
而李三娘以一个女子之身的力量,抵抗隋军,最后还拉起了几万人的队伍。
当李渊南下关内之后,发现关内大部分隋军都被自己的女儿牵制住了。
然后一个里应外合,这关内瞬间就成为了李家的囊中之物,似乎,谋反也变得简单了。
这也是为何,李渊还有李家的人,都比较关心李三娘的原因。
她虽然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但是首先,她是一个女子,这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来说,完全就没有什么威胁力。
相反,还会是一大助力。
只是这样一个女子,似乎真的是一生都在为李家活!
杨侑直接下令,厚葬了李三娘,并且专门登报,撰写了李三娘的事迹。
这个时代还没有完全束缚女人的思想,三从四德的确有,但是却不是宋朝之后那么的严重。
不过,不管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女子还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
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没有记载李三娘的名字了。
这一次,杨侑则是清楚地写着李三娘的一生,也算是稍微提升了一下女子的地位。
不过在大环境之下,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杯水车薪,除非杨侑能够使用手中的权力来做这件事情。
当长安早报传向各地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李家还有这样一位女子的存在,一时间,对于李三娘充满了尊敬和佩服。
有一些女子更是把李三娘作为自己的偶像,虽然,她们还不知道偶像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不妨碍,她们学习李三娘。
李家的人死了。
这对于出了杨侑之外的人来说,不过是死了一个反贼罢了。
但是对于杨侑来说,这是自己真正成为大隋帝王,坐拥整个江山社稷的见证。
大隋王朝已经算是天下初定,太平盛世也开始生根发芽了。
而皇宫内另外一件大事,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太皇太后拟定懿旨,全国范围内,选拔秀女入宫,成为当今少年天子杨侑的后宫储备。
如今的杨侑已经十四了,也到了及冠的年龄,关键是如今天下太平,各地反贼都已经被打败,连北方的突厥都已经被打的没有能力南下。
所以大隋已经崛起,而作为带领大隋再一次崛起的杨侑,堪称是文治武功。
所以太皇太后则是在百官的提醒之下,开始宣布挑选天下女子入宫。
一个月间,民间选送秀女十万人,女官有从中挑选了三千人入宫。
入宫是天下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特别是成为现在大隋皇帝的妃子,更加是天下很多女子的梦想。
只是,这一次的选妃,有了年龄的限制,因为皇帝还少年啊!
不可能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
再加上,在这样一个时代,二十多岁还没有出阁的女子,很少见了。
不过年龄比较小,也比较符合的女子,却也是多的数不胜数。
毕竟杨侑以雷霆手段直接平叛,让本来应该长时间陷入混乱局面的中原大地,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便安定下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人口还算是比较多的。
只是,宫门高险,一个普通女子想要鲤鱼跳龙门何等艰难?
不仅要容貌俊美,而且身上不能有任何瑕疵,有个痦子,都会被刷下来。
身材要高挑,体态要健康。
进宫的女子服侍皇帝,第一要务就是诞下龙子,所有宫中对女子的身材,有着极高的要求。
太皇太后甚至亲自挑选了一些中意的女子,她本身便是倾国倾城之姿,虽然现在已经算是年岁已高,可是却更加美丽动人。
所以对于这一次的秀女,要求就更加高了,同时,还有着李师师的陪同。
当然,在太皇太后看来,赶紧诞下龙嗣,才是重中之重。
虽然说杨侑现在还在少年,距离老死还有很长时间,但是却也要防止出现意外啊!
毕竟历史上出现暴毙的皇帝,也不自在少数,而且,杨侑自登基到现在。
好想也没有宠幸一个宫女,也就是说,后宫到现在还都是空虚的,这如何能行?
那些大臣,自然也有一些死心,希望自己家族的女子,能够进入皇宫。
再加上,他们也的确是担心出现意外,到时候一旦杨侑真的出现意外,那这个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怕是又要混乱了。
杨侑自然知道自己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更不会像有一些皇帝一样,在胜利之后就出现了昏庸的态度,死在了床上。
只不过,太皇太后的旨意,他需要遵从,也要顾及百官的顾虑。
御书房内,杨侑正在批阅百官递上来的奏折。
晋阳之战已经结束了四个月。
李阀已经算是覆灭,一个李世民已经不成气候,而窦建德、梁师都也被杀了,至于其他各方势力,也都已经覆灭。
北方稳定下来,也就标志着整个大隋也稳定了下来。
而这一下子,也就代表着,大隋的版图扩大了很多,治理一个这么大的江山社稷,每一天,都要看很长时间的奏折。
秋季之后,兵进草原的大隋大军已经回到了朔方和榆次等地、而躲在幽州的罗艺,也呈交了投降书,幽州直接被宋江带领的人占领。
不过因为冬季已至,大隋兵马已经返回各地边关,镇守着大隋边疆。
风调雨顺,阳光正好!
杨侑的心情也变好了。
最开始穿越时候的那种阴霾,一扫而空!
现在的大隋帝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国富民强。
处理完了奏折,杨侑刚准备休息一下,便见到李师师端着一碗粥进来了。
“陛下,累了吧,我熬了一碗燕窝,还请陛下品尝。”
杨侑微微一笑,端着燕窝,感觉味道不错,而李师师看着杨侑吃完了一碗燕窝,嘴角微笑。
不到一会儿,杨侑就觉得浑身有一些燥热,看着李师师,似乎有一些异样的冲动。
……
第二日早晨,杨侑难得的没有早起。
睁开眼,第一眼便看到了李师师,嘴角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