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十月底,天气逐渐转凉,如赵合欢所料,过冬的木炭价格上涨的厉害。
刚用完早膳,赵合欢坐在临窗的大炕上看张氏手底下的珍珠、琉璃等人打络子,然后就听到张氏和手底下的管事嬷嬷抱怨。
“这木炭怎么长了这么多?!”
“许是今年江南大旱的原因,粮食和木炭的价格都上涨了。”
“这也涨得太多了!去年这个时候普通的木炭一秤只要二百文,现在都涨到三百文!银霜炭更甚,四五百文都买不到!”
管事嬷嬷也是急得团团转,按照大胤朝的规矩,十一初一,朝中的宰相以及一下的官员就都要接受天圣帝赏赐的棉袄了,这也就离着过冬没几天了。
今年不知道是大旱还是什么原因,无论是西北还是江南,现在炭都没有运进汴梁城,这是准备让满京城的人都“裸”着过冬吗?
赵合欢听他们议论才恍然,自己好像让人去别处收木炭了。
她趿拉着绣鞋下了炕,对张氏道:“您别急,我让外院的大掌柜囤了炭,结果时间太长,把这事给忘了。”
“我去趟前院问问,炭火该是早就进京了。”
这话一出,张氏和管事嬷嬷都吓了一跳,一起看向了赵合欢。
许久,张氏才道:“现下外院的事情是你在管着?”
赵合欢这才恍然大悟,看来她的宝贝祖父没有将这事告诉张氏。
既然话已经说出了口,赵合欢就也不遮掩了,嘴角一弯,道:“前院的事情还是赵管家管着,我就帮祖父看着府外的生意。”
“前些日子我在家无事可做,盘算了一下店里要用的木材、原料等,就想着干旱粮食减产,肯定会影响明年的价格,就准备让人去西北、东北和西南采购一些原料。”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买一车也是买,买十车还能打个折,女儿就把咱们府在外面的大掌柜赵贵和张管事叫到了一起,让他们找人去采购。”
“这都是一个半月之前的事情了,想来已经是办妥了,等女儿去前院找他们问问,母亲不必因为炭火的事情着急。”
内院的管事嬷嬷听得一愣一愣的,“赵贵”?姑娘这说的是管着荣国公府外面所有生意的大掌柜赵贵吗?他也听姑娘指使?
张氏此时看自己闺女赵合欢的眼神也是有点复杂,她万万没想到公爹竟然把外面的生意交给了赵合欢而不是自己的夫君。
当然,赵兰时确实不顶用,小叔子虽然远在镇江可也不是个有出息的,张氏曾经还为赵毓岭担心过,担心他那个榆木脑袋以后怎么又当官又管家,肯定得乱套啊。
“母亲?”
赵合欢有点不解张氏现在的反应,不就是管着荣国公府外面的生意吗?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那些生意早就已经成熟了,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她就不会去管,对于各个店铺的掌柜的,她倒是在赵记和他们吃过一顿饭,看着人也都挺精明,对主家很忠诚。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目前除了炭火、粮食和买卖土地的事情赵合欢插手了,其他还真没怎么管过,插手的事情也都是让赵贵去负责的,她就动动嘴而已。
看着赵合欢风轻云澹的样子,张氏就知道女儿在经商方面应该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然公爹也不会将赵家所有的身家都交给了她。
“那好,这事你要记着,这几日夜里就已经很冷了,炭火现在还有点储存,能烧地笼,过几天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好的,没问题。”
“不过到时候母亲还要找个嬷嬷和赵大掌柜那边平账,毕竟外面有外面的账本,内院有内院的账册。”
张氏笑着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十岁出头的赵合欢到底在哪里学会了这一套。
站在张氏旁边的管事嬷嬷在心里也是啧啧称奇,早就听说大小姐是个搂钱小能手,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十一初一,百官大朝会,“排着队”等天圣帝赏赐大棉袄;初三到初五,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要举家出城扫墓、祭坟,宫中也会派人到道者院和东都洛阳东边的皇家陵寝祭祀阵亡战士和祖宗;十月初十,是天圣帝的生日,也叫天宁节。
所以从九月底到十月中,汴梁整座城的人都在忙!
张氏忙得脚几乎都不沾地,赵合欢除了安排和指挥一点心的人开始做上坟扫墓祭祀用的点心,还要帮着张氏打理家里的庶务。
好在经过她的确认,荣国公府今年不用挨冻了,因为赵贵不光让人储存够了府上和赵合欢店里所用的炭火,还囤了好些个木炭在京郊荣国公府和赵合欢的田庄上。
为此张氏的二嫂,赵合欢的二舅母,毛氏还来荣国公府“求援”,说是没有买到炭火,问张氏可有门路。
张氏笑着指向赵合欢,道:“找我可没用,二嫂嫂还是‘贿赂’瑶瑶吧。”
在听张氏说了原委之后,毛氏瞬间觉得赵合欢就是个经商的奇才,赶紧说以市价向赵合欢求购木炭。
赵合欢笑着道:“哪里敢挣二舅母的钱,我还能看着外祖母、外祖母还有舅舅、舅母和表哥们挨冻不成?”
“舅母明日找来家里的管事嬷嬷,让她来找我,我让人带着她去找赵贵。”
还没说上一会话,赵合欢又被一点心的管事秋分差人给叫走了,她含笑朝着毛氏道歉:“改日一定去外祖母家请安,今日我先出去忙了。”
“快去忙,快去忙,自家人没这么多规矩!”
等赵合欢前脚走了,毛氏就看着张氏,道:“我在你面前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张氏点点头,确实,她和大嫂云氏还有二嫂毛氏关系处得都很好,外人都说他们根本不是姑嫂,而是姐妹。
毛氏一个眼神“送”走了屋子里的婆子和丫头,只留了他俩身边贴己的嬷嬷。
“瑶瑶回来之后,我、大嫂和母亲就只有你有心结,觉得她一个女子不该在外头抛头露面,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可现在你也看见了,全汴梁城都羡慕你有一个这么好的姑娘。”
“大家闺秀又怎么样,嫁到别人家里还不是像你我一般打理庶务?”
“没有哪个人会天天在家写字、弹琴、画画、调香!”
“现如今你看看瑶瑶,不用说管家了,现在整个汴梁城一座难求的食肆不是永乐楼也不是太平楼,是赵记的酒馆。”
“那日我娘家侄子来,我想着给他带些京城的点心回去,让管家去一点心买,说是队伍都排出了马行街,最后还是亮了自家人的身份才被人请去了后院拿的点心。”
“管家回来说,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所以啊,瑾之,人都要知足,瑶瑶既然在民间乡野中长大,就有她的生存方式,你不能一味指责于她!”
“这一点也是母亲和大嫂让我告诉你的!”
张氏听了毛氏一番话,眼眶已经红了,眼睛还有些发酸,是啊,所有人都能看清的事情,只有她在心里胡思乱想。
母亲和嫂子们说得都对,这京城当中还能找到第二个姑娘被陛下御赐了小厨娘的称号,还成了皇后娘娘的义女合欢郡主,更是搂钱的小能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女人出嫁到别人家也是管家,会钱生钱那是一种本事,可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像是她就只是勉强应付,嫁妆单子上的店铺大多都被她租了出去,这一点她就不如她的女儿。
毛氏知道张氏想通了,就笑着拍她的手道:“十月十五,陛下的天宁节也过完了,母亲让我和你们说到时候去将军府过暖炉会。”
“到时候父亲大人会给荣国公下帖子的。”
“好,到时候我带着瑶瑶和岭儿一定提前去!”
说完了赵合欢的事情,毛氏酝酿了一会,还是问出来了,毕竟这是婆母交给她的任务,“你和兰时?”
提到赵兰时,张氏刚才还笑着的脸慢慢垮了下来,停顿了好一会,她才道:“就先凑合着过吧。”
“他和他母亲怎么待得我,母亲和嫂嫂们都知道,我恨父亲把我嫁到赵家,但也这么些年了,我对他没有死心一说,因为我压根就对他没有心!”
说到这里时,张氏的声音是颤抖的,就听她继续道:“本来我们是相安无事的,可他连累瑶瑶流落乡野十几年,又吃了那么多的苦,这个账我迟早是要和他算得。”
毛氏看着张氏,她一脸的坚定,张氏的这个决定还是源自赵合欢给她的勇气,她的女儿说,“不必为了谁而活着,就为了自己!”
“你是想?”毛氏没有将“合离”两个字说出来,就怕没有转还的余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嫂嫂放心,如今公爹还在,他待我如亲生女儿,毓岭又没有成家立业,我不会轻举妄动。”
“等之后就不好说了。”
“到时候嫂嫂也放心,我一个人住到京郊的院子里,不连累孩子们,更不会连累镇北将军府。”
毛氏的脸瞬间拉了下来,道:“你这是说得什么话,镇北将军府永远都是你的家!”
“母亲只是让我来探探你的意愿,哪里就要要把你逐出家门了?”
“你有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嫂嫂,更有侄子们,难道还能饿着你!”
于是就这样,在着急忙慌到九月底的某一天,芍药苑的正房里传来了张氏压抑的哭声。
不过芍药苑的人都是张氏的心腹,大家都跟没听见一样,依旧各自忙着手里的活计。
赵合欢那边终于也得到了好的消息,南下的商队租了一条大船,从广州出发,在泉州遇上了赵舟的旧部上京给天圣帝祝寿,跟着官方的大船一起北上了。
商队到渤海湾跟着官船一起换沙船走内河到汴梁城,这就大大缩短了回程的时间,最主要的是还有了官方的“护卫”,赵合欢的第一次觉得这荣国公府的大小姐得劲儿!
塔读@ 戚陌这些天没有来寻赵合欢,赵合欢知道他肯定是忙得脚不沾地,毕竟九月底到十月中旬,连张氏这个内宅妇人都快忙死了,更不用说天圣帝的左膀右臂、贴心的心腹戚陌了! 【作者题外话】:后半段的内容之后有所改动,请大家明日再观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