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奋斗的岁月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租啥,直接用就行了。”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我去跟大爹说。”

王素芬说完,进了屋,不一会又笑着出来了,老爷子也跟在后面。

“应成娃呀,租什么租呀,大爷爷这棚子空着也是空着,你拿去用吧。

要是不够,我把这堂屋也给你收拾收拾。”

“不必了。”

吴应成急忙去扶老爷子,虽然没那个必要,老爷子还是挺高兴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老爷子太过热情,非要三人在那住一晚。

吴应成见着太阳大,担心王素芬中了暑,回去太晚又没意思,只能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便又往家里赶。

虽是不敢多停一会,可回到家时,也已经是早上九点钟。

清晨的光洒在山林间,若有若无的山雾还未散尽,朦胧而美丽。

大妹吴彩华牵着牛,背上背着二妹吴小桔,手里提着一个篮子。

这个让人操心的未来高材生,已经被吴应成教育了有几天了。

虽然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可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终于知道撒娇了,跑了过来,篮子里面装满了黄白二色的磨孤。

这种磨孤下面有一个小小的、白色的窝,在长成之前,就像一个白色的鸡蛋。

山里人都叫黄色的为黄窝蛋,白色的为白窝蛋。

味道鲜美,好吃又好看。

“王孃孃,哥,二哥,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呀?”

王素芬一笑,看了一眼吴应成。

吴应成立时明白了,摸了摸吴彩华的头。

她对母亲赵翠兰,根本就没有一点印象。

唯一知道的就是,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妈妈。

在王素芬来之前,见着别人有个漂亮的妈,路都走不动,要是没人,就一个人抹鼻子。

打心眼里说,她应该是早就想喊王素芬妈了。

只是在王素芬来了之后,前一世的吴应成,在心里一直都有些排斥这个女人。

所以给她下了死命令,叫了王素芬这个妈,就别叫他这个哥。

后来,因为王素芬要老二的事,这层关系越发疏远了,而吴彩华也过了需要妈呵护的年龄。

到了最后,吴应成都改口叫妈了,她还不知道似的,叫了一年的王孃孃。

说白了,这都是吴应成应该背的锅。

“彩华,别叫王孃孃了,直接叫妈吧!”

吴彩华一愣,有些疑惑,有些期待。

“我真的可以这么叫吗?”

吴应成掐着她黝黑的脸蛋,“我都叫了,你说呢?”

“妈!”

吴彩华一听这话,开心的笑了,扑进了王素芬怀里。

这是十四岁的她,最想要的。

这种温暖而安全的感觉,只有没妈的孩子才能明白。

背蒌里那个少的一听,也妈呀妈的叫了起来,逗得几人一阵笑。

王素芬一把抱起吴小桔,拉着吴彩华。

“今儿妈高兴,走,回家杀鸡,炒磨孤吃去!”

“好也!”

“妈!?”

吴应春看着前面高高兴兴的三个女人,挠了挠头,回着看着吴应成,一脸的蒙。

“哥,这是...。”

吴应成手中牛绳朝他一扔。

“这什么这,牵牛。”

这小子跟着跑了几天,还真是胆肥了,竟然没接。

那样子,竟然比吴应成还高兴,大喊一声。

“大妈,等等我,我最会杀鸡了。”

吴应成一脸黑线。

“你小子,最会吃鸡还差不多。”

舒适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吃完了午饭,吴应成急忙安排起来。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现在这时间可是金钱呀,本镇的场已经赶不成了,明天领镇的场必须赶,再也耽搁不起了。

吴培忠和王素芬一路,负责下面一、二、三三个路好走的组。

两个小的,在家里坐镇,等着本组四组的人送席子过来。

大的负责记人,小的负责买萌。

至于吴应春,晚上根本没有让他沾酒。

这小子,仗着自己勉强算个客,一人吃了将近半只鸡,总得让他出点力不是。

跟自己一起去上面五、六、七三个路难走的组。

安排完一切,大家开始分头行动。

那个时候,村组的大小,都不按面积来,而是按人口来。

山里不比平地,人口密度小,越往大山里走,越是如此。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三组还好,与吴应成所在组情况差不多,虽然路不太好走,但还有平的地方,人也相对集中一点。

二人收完席子,便托了一个认识的人看着,也没费多大的力。

这六七组可就不好整了,都是上坡的路,还窄的不行,走个路,裤腿都要被两边的树枝野草挂。

不过,这些人赶场的更少,有的甚至两三个月才赶一次乡场,家里存货都比较多,往往都是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张,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拼了!”

吴应成毕竟是读书的,力气也就那样,但这并不影响他的革命热情,在前面拼命的爬山。

吴应春能吃能干,在后面紧追不舍,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六组最大的居住地陈家湾。

这里还算平坦,位于整个华龙山中部,海拔1000米左右,站在一块被称为陈家岩的大石头上,看以看见下面三组、四组的全貌,还有山林间一丛又一丛的竹子。

六组的人大多姓陈,自称是整个高岩村第一个学会打席子的组,手艺都是一流的。

加上这里地理条件最好,不高不低,雨水充足,又没有什么大风,竹子也是最多最好,打出来的席子绝对是一级品。

说到这里,就非常有必要说一说这席子的等级,共分为三个级别。

期判断依据,主要有做工、有无病竹、竹子好坏、结疤多少等等几个方面。

等级越高,价格越高,当然赚得也就越多。

见着有人来收,各家各户都把席子拿出来。

出乎意料之外的,少的都有十几张,多的人家竟然有二十几张。

吴应对又给三个小孩,一人拿了五分钱,让他去别家通风报信。

别小看这五分钱,在这个糖价如天的年代,已经能买两颗大白兔奶糖了。

这个年代的小孩,都比较纯朴,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不像几十年后的小孩,一个二个都是鬼精鬼精的。

得了钱,赶紧去办事,吴应成这边还没有弄完,那边已经有人扛着席子过来了。

我的妈也,来了一家勐的,一家就是四十几张,完全超乎了吴应成的意料。

这才想起来,八三年时,好像镇上动员,二队把路修了一下,赶场的人多了好多。

而这个时候,还是那条烂路,这几天上面又下雨,路不好走,很多人已经半个月没赶场了。

按一人一天一条算,这家人一家五口,人人都会,是多少,自己想吧。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宇宙职业选手 明克街13号 光阴之外 神秘复苏 人道大圣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择日飞升 不科学御兽 半仙 深空彼岸
相关推荐:蛇王缠上身替嫁当晚,我被蛇王缠着生崽崽人到中年,走上仕途巅峰!狱医的仕途笔记我回到了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