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还有些话没有说完,就是这些建在周围的宿舍等第一次国家比赛结束后,起码价格得翻一番儿~
到时候他们实在生活不下去了,还可以转手卖掉。
而宋方这个“特事特办”,也在众爱卿的齐心协力之下,定到了完美。
“好,此事就这么办了!顺天府,现在就去下发通告!张爱卿,通知沿河各部,当地其他有这种现象的一律以此为模板自行处理!唯有一点,宁可向朝廷要钱,不要苦了善良的百姓!那些对着干的……呵,就留他一个住在泄洪区吧!”
这件事情显而易见非常重要!
还没有散朝,宋朝之便已经安排人手去码头附近以及窝棚的集市区张贴告示了。
这个对百姓而言搁置了一年的行动算是正式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反倒是通告一下,这才发现现如今算是急也不急。
说急吧,运河那要尽快清空;说不急吧,虽然运河被封了,但是考虑到已经出门在外的商贾,大明现在还是选择先实行一段时间“只进不出”。
每辆船仔细搜查便是。
也庆幸于此,这些汉子们才有功夫处理那些在码头上堆积许久的货物,依旧闲不下来……
只是,正是应该正在焦急做工的汉子却人挤人,看着告示牌上的一张纸。
一个个都离得远远的,生怕身上的汗水在不经意地擦拭下溅了上去,晕开字让别人看不见了。
这份告示最先张贴的地方自然是码头。
最先聚集在告示面前的,也自然就是那些常年混迹码头之上,现在还在做活儿的苦力人们。
“快快快!把你们家的小书生叫出来,这写的啥玩意儿咱一个字也看不懂啊!”
一个皮肤接近铜色,身材高大,模样就甚是凶狠的汉子冲着后面的另一个汉子喊道。
“对啊!老周,你搞快些!让你家娃子看一眼又少不了块肉!”
“你看看胡伯,大太阳下面的,能站多久啊!知道这写的啥咱就回那阴凉地坐着了!”
“吁~小书生来了!”
后面又传来一个汉子的欢呼声,伴随而来的还有小孩子的惊叫。
一回头,一个同样一身短打的汉子高高举着一个少年飞奔过来。
“小书生!快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汉子指着告示板问道。
小书生也配合地凑过去看看,然后把认识的字念出来。
“大明……不忍百姓疾苦……不许搭……屋……”
小孩子支支吾吾却一本正经地念到。
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有些字不认识而感到害羞,早就习以为常了。
“行了刘哥,把这孩子还我吧!让胡伯给大家一念,咱们该干嘛干嘛去了,这都要攒着铜板过日子呢!”
小书生的父亲,也就是老周,一个瘦瘦矮矮却一身腱子肉的糙汉子挤过来满脸无语。
说着就一把夺过了小书生,而回到了父亲怀抱的小孩子咯咯地笑着。
从怀里掏出一个馍馍塞进了父亲怀里。
小书生早就习惯了,一有什么有字儿的东西就有叔叔把自己抱出来看看,自己也就学聪明了,顺便给父亲带些吃的。
在这码头上,小书生也算是他们少有的调剂了,每次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都能让人哈哈大笑。
唯有今天,大家笑了也很勉强。
尤其是在老周一句“攒铜板过日子”之后,更笑不出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
……
我收回这句话,胡伯在看完告示之后,笑得比平常畅快多了。
“各位,各位,好事儿啊!我给大家伙儿念念啊!大明……”
“胡伯!您知道弟兄们还要上工呢!咱还是着平常的办法,您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就好了!”
铜色皮肤的壮汉说道。
“行行行!不墨迹了!简而言之,就是朝廷知道我们很快就没了工作,而且还一直住这种地方,所以朝廷帮我们这些只会力气活的力巴找了个活儿,干好了不仅有更高的工钱拿还能以很便宜的价格换套更大些的房子住!就算你什么都不会去那了也有朝廷的人亲自教你……”
本就安静的有些沉重的人群,似乎变得更安静了。
小书生塞给老周的馍馍都险些掉落到了地上。
但接下来,似乎就如同他们身后的运河泛滥一般,只是欢呼声比浪潮声还要大。
有人颤巍巍地问道。
“是真的?没骗人?”
“对啊,这么好的事儿怎么就能轮到咱头上了?”
“咱这是祖坟集体冒青烟了?”
……
这叫什么话!
“骗你作甚?”
被质疑的胡伯有些恼。
“不是胡伯,我是问这个告示是真是假?”
“对啊,万一是有人想让咱搬走占了那地方……”
“屁泄洪区有什么好占的!怕就怕是让咱上战场!要是家里有个兄弟咱就去了,可……”
“嘿,你们是瞎了?刚才官兵来的时候没瞅见?还是你们一个个长着眼睛只能瞧见铜板,瞧不见这个大印?”
实在不想打理这帮硬要找茬的,一指右下角印着的印章。
顺天府的印他们见多了。
只是这次有点不一样,再上面点儿还有一个印。
“印……为啥有俩啊?”
“会不会真是假的?”
“万一我们信了,他们再拿这当借口再给告示一撕,到最后的事儿还不是人家官家一张嘴!”
“呃,”这个问题一时让胡伯也犯了难,虽然他知道是真的可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沉默了片刻才说道,“诸位,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当今陛下的玉玺印!”
方才还在翻涌的运河水,这会儿也乖巧地刹住了车,缓缓流过去就完事了。
那群糙汉子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你们都是忘了,你们这是在天子脚下啊!不知道多少人费尽心思也要进来京城闯一闯,闯的不就是这种机遇吗?”
胡伯继续说道,继续让这些人接受天上掉了馅饼的事实。
嗯……
跟和珅最初坚守的想法比,确实是天上的馅饼都难以描述。
只是宋方还是想不明白,和珅是怎么把自己培养成了这么一个冲突的人。
变通和恪守法律似乎只有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