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娘亲,那个事情稍后再说,我给千语找了师傅后还有正经事情呢!”
“哼,正经的事情不先说你怪谁?”
南宫卿舞责怪的眼神撇了过来,但是已经知道宋方要回什么了。
“嗨,正经的事情也不一定重要,毕竟什么事有我妹妹重要?”
“知道她重要就把她的时间安排好!你走了之后嬷嬷就上任!”
“好~所以诸位,有没有毛遂自荐一下的?”
看着群臣,耳边却传来宋千语小声滴咕的声音。
“韩信不要,龙且叔叔要追花木兰姐姐,他们也不行;夜枭哥哥也在和千夏姐姐处对象也不行;白起伯伯也不行,太凶了;李广伯伯在训练新军……”
“宋千语!宋方你听听你妹妹在这说什么呢!”
看来也不止是宋方听见了这小声滴咕的声音。
“少爷,要不臣来做公主殿下的师傅?”
虽然宋千语有王爷的封号,但是更多人都喜欢叫她公主。
宋千语看着这个白衣小将,歪了歪头,有些可爱。
在她的印象和记忆里搜集起来倒是也不慢!
“哥~他是不是你那个,那个,哦!‘天捷军’的那个亲军的首领?就是银甲,可帅可帅的那个!”
“是~他叫薛礼,字仁贵,确实是我麾下天捷军的统领,枪棒、骑射、剑法还有阵法都颇为精通。只是人家再帅,也有了妻子,还和咱爹娘一般恩爱。”
“切,我说了我只喜欢……”
视线撇过后面秦琼的位置。
索性就这么小声的声音秦琼应该听不见。
至于宋千语对秦怀道莫名其妙的喜欢,宋方翻了个白眼,表示这就是小孩子的情窦初开吧。
“姐姐才是食物链的顶端!”
死鸭子嘴硬!
反正让宋千语嫁到大唐去,那是不可能的!
“好!那薛将军就麻烦你了!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不用手下留情。”
“是……”
薛仁贵看着台上三个交汇过来的眼神火辣辣地在自己身上燃烧,艰难地咽了咽口水有些慌了。
他已经感受到了任务的艰巨。
说是随便教,但是宋千语要是回去一哭……
“其二的事情,算是旧事重提,我们又要修路阔河了!要致富先修路,修条干净平整的路还有拓宽河道不止是平日里便民而已,也我们的疆土越来越大,而皇都偏东,为了能让政令快速地下达过去,我们不得不先继续我们的修路大业!当然,修了路拓了河,平日里商户的货物运输速度也会快了不少,税收什么的也会提上日程。”
“好,此事朕准了,不用再议!户部,和珅和尚书是吧?记得拨款,千万以下不用再向朕汇报了!”
宋朝之大手一挥就同意了宋方的想法。
尤其是批钱的时候,那样子过分的帅气!
“第三件事,倒是有些严峻。”
“你说。”
“我们需要尽快开始大范围科举了,我提议尽快开展一次恩科!”
虽然宋方没有放弃过科举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辽东那里开展,也没有全国范围的通知。
毕竟草原那里城池现在才刚刚有了规模,早些时候你就是告诉人家有恩科人家也不会来。
“嗯,这事我看看,我记得哪位爱卿给我递过折子!这事我已经批过了,就等着今天散朝了之后让吏部去执行了。”
显然,不止是宋方看到了这个不好的现象,朝中大臣们也注意到了。
就拿郭嘉举例,兼任吏部侍郎外还要负责户部和军器监……
宋朝之在桌子上厚厚的一沓奏折里翻着,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只是第二本就找到了。
这些奏折他早就批完了,散朝之后会散给各部去执行或者直接打回去,拒绝了的。
“是我们左右丞相两位联名上奏的!朕已经准了,既然方儿现在说出来,朕也就在这朝堂上一说!”
科举这玩意秦琼也熟悉啊!
唐朝也没有像是有些人想的那样对隋朝的一切都过分抗拒!
就比如科举,其实在李渊执政的武德五年(也有一说武德元年)时候就已经重新拿起来了,经过李世民和士族的继续抗争,算是让它走上了正轨。
只是……
历史上李世民手里的科举和他嘴里“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并不太一样,执政二十三年里科举二十一次,却只有进士二百零五人,秀才二十二人!
进士这么多其中却大半还是世家子弟,所谓科举,到了只是确定了下世家子弟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而已,但确实也抑制了士族发展的脚步……
欸,这个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进士都有二百多人可秀才为什么更少了?
唐朝的秀才可不是后代乡试过了就能得到的那个秀才,毕竟这个时候秀才还是指“才之秀者”!
按记载:“其秀才,试方略策五条:文理俱高者为上上;文高理平、文平理高者为上中;文理俱平为上下;文理粗通为中上……文劣理滞为不第。”
到最后,因为这个科目太难了居然被取消了……
以至于后来人们只熟知“明经”和“进士”,并不知道唐朝也有秀才。
“关于科举,臣有话说!”
“于爱卿请讲!”
于谦起来,倒是不忘对着左右丞相分别行礼,毕竟在说人家的折子。
“这次恩科,陛下可是要按照之前的科举方式进行?”
“是啊!”
毕竟在辽东实行很多年了,宋朝之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陛下,这正是问题所在!之前的科举因为辽东稀缺人手,且考试的人并不多,为了能让每个有些能力的考生都人尽其用,导致科举的项目是按照缺少的官职进行不同的划分考核,内容繁杂,流程也拖泥带水需要很长时间。如今我们地域宽阔,需要官员的地方更多,但参加科举的学子也更多,不可能如原来这样进行科举;臣以为直接将科举流程分为三部分,乡试、会试、殿试……”
“臣附议!但臣有一点补充,就是乡试便要有一项考我大明律的相关内容,免得出现县令肆意判罚之事!”
包拯在意的都是刑部真实发生的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