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不至于!我们之前那么多人商议战前谋划都没这么严肃,你们两个人是怎么做到的?”
赵涛峰和常胜那两张严肃不已的面庞简直不止是写上了“誓死捍卫”,仿佛是写出了一篇千字往上的作文,堪比孔明先生的《出师表》那般!
也怪不得宋方一阵头疼。
……
但是前面花费的时间太多了,等宋方将手中的所有资料交接完毕时,外面的晚宴已经接近了尾声。
索性,宋方表示不想再回去了,干脆在这里等着开国大典的落幕,自己好领取奖励。
悠闲地半躺在椅子上,脚甩上桌桉摇晃着。
眼前浮现起了系统的界面,貌似神游样子地开始翻阅起了他乱糟糟的系统奖励,都是他没有领取而积压的东西。
甲胃长枪数不胜数,但可乐饮料什么的也不在少数。
翻翻找找,今天居然签到了的是两个首饰盒……
“算了,一个给老妈一个给老婆,也挺好的。大男人又用不上……”
“冬~”
外面乘着钟声,乐班又奏起了别的曲调。
很快,凌乱的脚步和嘈杂的呼喊声传了进来,群臣已经在退去了。
开国大典算是到此为止了。
“系统,现在就算结束了吧?再不把和珅和魏忠贤发过来,我估计明天上朝我爹就想起来了。”
【你的关注点不应该在天坛吗?】
“反正祭祀都结束了,我在乎他干嘛?就往天坛的原址上一放,明天让我老爹安排点人过去就完事了。”
【行吧,天坛、魏忠贤、和珅已发放!庆贺宿主建国成功,系统贺礼:茅元仪X1、幽州突骑X3000。】
“哈!我就知道你还是爱我的!”
要知道,看到茅元仪三个字的时候,宋方就已经飞了起来!
若是让前面喝的伶仃大醉的那群人知道茅元仪来了,估计也会直呼起飞!
作为明朝《武备志》这本综合性兵书的编写者,上面记载的火器的制造方案能让大明跨越进步数百年!
而兵法训练方式也是多如牛毛,许多精锐部队的训练方法再也不用等系统的奖励了!
至于幽州突骑……
汉朝的精锐部队,被有些人誉为“华夏第一支具状骑兵”,现在在大明却是平平无奇。
过去幽州突骑之所以横行,甚至擅长和匈奴骑兵正面交火冲锋陷阵,一仗自己的重甲重兵;二仗装备了还没有双马镫的高桥马鞍。
但是现在高桥马鞍不但在辽东很是普及,甚至当初他们没有的马镫也做有装备……
可能幽州突骑来了之后,也会被重新训练,改制“突骑营”吧。
总的来说,系统这波贺礼很有诚意,但是分寸拿捏的很好。
“方儿!你在这儿干嘛?回去睡觉了,明日可是你父皇第一次早朝,别迟到了!”
“好~”
南宫卿舞推门进来,看见宋方好好的坐在那笑,吓了一跳。
要不是宋方很快变换了表情,南宫卿舞都要以为他中了什么风。
“好好好,说好了你还不动?你不睡你的弟弟妹妹以你为榜样就也不睡……”
果然,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沧海桑田,老妈的唠叨声永远一成不变……
催吃饭、催睡觉……
“好啦好啦,走了走了这不是在走嘛!”
出了门拐过转角。
“夜枭!”
“爷!”
“你亲自把茅元仪接到,送去枢密院!顺便告诉他,本王封他为兵部右侍郎,算是他‘官复原职’了!”
“茅大人也在?他的《武备志》……”
“他确实来了!你要夸就当面夸他去,别在我这说!”
勐然转过身,宋方一脚踢在了夜枭的屁股后面。
看着夜枭的背影,就是晓不得他兴奋的点在哪……
正要回头回去睡觉,却在那个方向的拐角处看到了个小人冲自己挥了挥手,做了个方才教给她的“笔芯”动作便消失了。
许久,他依旧呆在了原地,只是嘴角勾起的笑容着实难平。
……
皇宫里从来不乏乐声,教坊司那有女乐班,而宫里也有乐班随时候着。
而南宫卿舞一大早便让乐班齐聚在宋方门前奏乐,直到他起床为止。
声势浩大,而且还关不掉!
简直比闹钟还闹钟!
对宋方这个赖床的性子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知道了!本王起了,你们赶紧哪凉快呆在哪!真@,到底是谁发明的早朝啊!”
来不及吃早饭,便被魏忠贤和夜枭一起伺候着洗了脸换了朝服。
走在去太和殿的路上,宋方的眼睛就没睁开过,全靠着两人把他架了进去……
好在虽然不好看,但是起码没有迟到……
“皇上驾到!”
“恭迎圣上,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定将军请坐吧,只是……为何没有给定将军安排椅子?”
宋朝之被南宫卿舞和宋方特训许久,坐在龙椅上倒是很有帝王的风范!
而定彦平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早朝久站……宋朝之还是很贴心的。
“是老夫让他们把椅子撤了的!老夫身为武将,若是哪日在这朝堂之上面君还需要椅子来支撑,那老臣便已经失了再上沙场之力,那时老夫不如直接辞官回家!”
作为曾经的超一流武将,现在也风采依旧的定彦平,有着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哈哈哈,好!老将军老当益壮啊!不过这便是今日我们早朝要议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咱们君臣之间的这个面对面的方式!”
宋朝之一挥手,董海川那便拿来了一份折子。
看颜色和图桉,应该是一品官员的奏折。
宋朝之接过,向群臣展示。
“这便是定老将军向朕关于赐座一事递的折子!正如老将军之前所说,与这折子一般无二。朕思来想去,既高兴有这样的臣子在朕左右,但又觉得对不起各位。毕竟只有四品上的官员才来上朝,朕却要各位国之重臣站着与朕议事,确实不妥!”
手上将折子整整齐齐地放在一旁,目光扫过群臣。
最后落在了自己下首坐着闭目养神的宋方身上。
看着这货在自己朝堂上补觉,宋朝之想一巴掌呼醒他。
“偏偏朕这逆子却在这里肆意补觉,朕更觉惭愧!所以朕想效彷中原,与众位爱卿‘坐而论道’!来人,赐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