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聪明不过帝王,伶俐不过江湖。
宋徽宗明白,身边这些近臣不是些好东西,但作为帝王,他需要这些人。
特别是作为一个不务正业的帝王,他更需要这些人。
心中虽然对高求起了疑心,但赵佶并没有显露出来。
只见他澹澹道:“依太尉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呀?”
“启禀圣上,此时应该加派大军,征讨武亮!”
“大军?”宋徽宗一笑,“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几个人?你要多少大军?十万大军攻打一个县?”
“额...”高求正要解释。
宋徽宗挥了挥手,“太尉精忠报国,又掌管军权,便由你亲自挂帅,去征讨武亮吧!至于禁军,就不要随意动用了!”
“朕为你下一道圣旨,今日起,高唐州、郓州两地的兵马统归你高太尉调遣,二府之力平定一县之乱,没问题吧?”
看着宋徽宗灼灼的眼神,高求磕头行礼,领旨谢恩。
高求这边调兵遣将,准备出征。
武亮那边也没闲着。
自打决定了起兵,武亮就想着要把一个人拉回来。
于是这天傍晚,武亮独自一人,出现在郓州府衙外面。
小巷口,武亮神情坦然,似乎在等人。
不一会儿,一个小厮过来引着武亮走进旁边一间宅院。
这才见到,宅院的主人,正是白袍师爷朱胜。
一见到武亮,那朱胜苦笑着摇摇头,“兄弟啊兄弟,二百骑兵,那可是高太尉的禁军,你说拿下就拿下了,这事可不好办哪!”
武亮哈哈大笑,“哥哥,不好办就不办了吧!我今日来就是邀你同回阳谷县,不日,我就要起兵反了朝廷!”
“什么?”朱胜大惊,“这么快?!我还以为你扣下那两百匹马是无奈之举!”
武亮摆摆手,“我现在的兵力,打下郓州府,只要两日!”
说着,武亮便把阳谷县的新面貌向朱胜一一道来。
朱胜原本就知道,武亮的野心,不是一州一府。
两人早在阳谷县共事之时,就曾谈到过北宋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疾苦。
朱胜是支持武亮的,所以二人才结为管鲍之交。
一番长谈,天色渐晚。
朱胜听了武亮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心巨震。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没有皇帝,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
与之前所有的政权都不一样。
朱胜愣住了,“这种巨变,真的能行吗?”
武亮坚定地说道:“只要发动群众,就一定能行!”
当天夜里,朱胜随武亮返回阳谷县,正式加入武亮的共产主义阵营。
第三天,阳谷县的武装力量发兵造反。
第一战便是郓州府。
武亮的火枪骑兵,一日便横扫郓州大营。
铁蹄所到之处,降者活命,反抗即死。
凡是宋朝投降官员,需签署反宋声明,公开告示。
再送到思想学院进行共产主义学习。
武亮的步兵主要以班为单位,守住革命成果。
骑兵则发挥机动优势,攻城拔寨。
两天时间,郓州府下辖的六个县,全部投降。
反抗者都被击毙。
消息传来,坐在马车上的高太尉,差点没瘫下去。
自己手持圣旨,可以调动高唐州、郓州两个州府的兵力。
按理说,打他一个县城是绰绰有余,可没想到,自己还没赶到郓州府,整个郓州就已失守。
这武亮到底使了什么邪法?
怎么可能如此快?!
高太尉立刻下令,改道高唐州!
又派快马送去书信,命令自己的堂兄弟高廉,迅速集结兵马,准备进攻郓州。
武亮攻陷郓州全境后,并不急着扩张。
因为他知道,自己最大的倚仗,除了铁骑火枪,还有人心!
阳谷县夜校的思政委员们全部集结,随军出征。
所到之处,除了绝对武力的碾压,传单、标语和宣传工作,同步进行。
武亮有严格的军纪,所有部队,不得侵占百姓财产,不得搜刮抢劫,侵害良民。
违者,就地枪决!
所以郓州府的老百姓惊讶地发现,这支铁骑部队,除了穿着奇装异服,手上拿着奇怪的鸟铳,军容面貌也与以往的官军差别很大。
令行禁止,不入私宅。
武亮将步兵编为不同的小组,分布驻守在郓州各地,维持地方秩序。
同时将思政人才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各地的思想宣传。
说实话,阳谷县的武亮十分有名。
主要是他太另类了。
他在阳谷县施行的整套做法,早就传遍了整个山东境内。
甚至连外省的穷人都拖家带口往阳谷县逃难,想要进武亮的工厂,某一条体面的生路。
所以,郓州范围内的穷人,一听打来的部队是武亮的,不仅不怕,反而主动带路。
对于所有投降的宋朝官员,武亮也一视同仁,只要认同共产主义,愿意为百姓谋福祉,都可以加入。
武亮从系统中兑换了六座学院,每个县都设置一个。
有没有人假装认同社会主义,再伺机反复横跳呢?
武亮澹澹一笑,进了学院,就由不得他反复横跳了。
又过了三天,线报传来。
高求、高廉已经集结五千官军,在高唐县举行誓师大会,不日就要南下攻打郓州府。
武亮找来林冲、张清,开起了战前会议。
结合地图,武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骑兵连绕道迂回到高唐州,攻下州府。
郓州府大门敞开,放高求入城,步兵埋伏在高墙之上,武亮要给他来个空城计。
次日清晨,高求大军进入郓州境内,发现一路上毫无抵抗,畅通无阻。
高家兄弟大喜,看来流寇就是流寇。
高求命令部队全速前进,两千骑兵全速前进,午饭前拿下郓州府!
高太尉平生第一次统领军队征战沙场,不由得心情激动,策马奔腾。
两千铁骑旌旗摇曳,赶到郓州城下。
看见城门大开,空无一人。
城楼上,一个壮汉,正在抚琴唱曲儿。
高太尉定睛一看,正是武亮!
啥玩意儿?
你当自己是诸葛孔明呢?
一时间,高求也有点吃不准了,这是什么情况?
“武亮!还不速速投降!”高求扯着嗓子喊道。
城楼上的武亮并不搭理他,而是轻轻唱着,“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抚琴的技巧,还是东京汴梁那位姑娘教自己的呢。
高求等了半天,没等到回应,身边的军侯说道:“太尉,武亮肯定是疯了!咱们杀进去吧!”
“呃...”高太尉略一沉吟,“好,你们速速杀进城去,我在城外静候佳音,擒住了武亮,我定要亲自禀明圣上,为你们加官进爵!”
身旁的军侯都明白,高太尉位高权重,这是怕死呢!
行吧,众军士打马向前,朝着空空的城门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