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李逵和郓哥走出库房,那黑大个一把搂过郓哥,傻笑着跟他称兄道弟。
就说武亮独子一人在库房里盘算。
248坛极品的美酒,该怎么分配。
武亮心里很清楚,按照“五粮春秋”的品质,十斤装的一坛酒,足以卖出一百两银子!
为什么?
满城的外地客商,四处求购高粱红,运到东京汴梁,不到二两银子的一坛酒,起码能卖十两!
而五粮春秋的品质,胜过高粱红不止十倍,卖一百两,绰绰有余。
有人说,张大户买下潘金莲,也只花了八十两银子,还引起了轰动。
你这一坛酒,就能卖一百两?比大美人还值钱?
诶,还真是!
为什么?因为受众不同!
五粮春秋的受众群体,从来就不是普通老百姓。
从它诞生的第一刻开始,这酒就是专供社会顶层人士的。
一百两银子,够寻常人家吃喝几年,但对于北宋社会的顶层人士,就是那些大官,贪官来说,不算什么。
并且,这还是五粮春秋进贡宋徽宗之前,一旦这种酒得到皇帝的认可,那身价,又是十倍、百倍地往上涨!
同时,物以稀为贵!
武亮目前,可是独家经营!
替代品?
没有!
这是什么?这就是市场垄断,这就是市场定价权!
现在整个阳谷县都疯了,四处都是托关系买酒、买肥皂的人,武亮完全可以把单价往上翻个五倍,只要有利润,那些客商一样会买。
可武亮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因为武亮不想压榨普通老百姓的钱,或者说,武亮要的,远远不止是钱那么简单!
他就是要让北宋的客商,全部知道,山东有个阳谷县,阳谷县,有个武亮!
至于这名头打出去有什么用,暂且按下不表。
只说武亮盘算着,给柴进回信,得附送十坛贡酒。
一来,柴进是自己的结拜大哥;二来,为了武亮的事,柴进也是鼎力相助,打点了关系。
十坛酒作为谢礼,不过分!
到了东京汴梁,见到柴皇城,也得送他十坛。
这叔侄二人,不可厚此薄彼!
进贡宋徽宗,得要一百坛。
至于药酒,得泡一坛虎鞭酒,送给花花皇帝;再泡六坛虎骨酒,皇帝宋徽宗、太监杨简、太师蔡京、柴皇城、县老爷潘黄河、白袍师爷朱胜,一人一坛。
有人说,怎么还有县太爷和师爷的份?
这就是做人的讲究了。
按理说,武亮在景阳冈上打死的大虫已经上交县衙,怎么处置都是人家县太爷说了算。
东西已经是人家的东西了,你要,便给了你。但人得知恩图报,做事也要看得过去。
县太爷把虎鞭虎骨都给你,然后你屁都不放一个,拿了就走?
那叫不懂事。
虎鞭只有一支,上贡给皇帝,县太爷不会说二话。可虎骨那么多,你武亮一块也不留给我,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面子上更是不好看。
武亮明白这些,所以,潘老爷这次的待遇,可是跟当朝太师一模一样,蔡京蔡太师有的,您潘老爷一样有!
凡是过手,都有份,这叫会做人!
而且,武亮这次进京,除了为自己谋庇护,谋发展,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帮助县太爷潘黄河升官。
那位又说,这怎么还帮他升官呢?
咱们跟他非亲非故的!
这又说到官商结合了。
好多人以为,当官的庇护生意人,就是为了贪图两个银子。
那只是最低级的手段。
银子算什么,三年知县任,十万雪花银。
有权就不怕没银子。
好多官老爷收银子,只是为了那种感觉。
哪种感觉?
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所以,稍微有些社会经历的人,会发现。
有些人不会使银子,钱花了不老少,官老爷始终是一种模模湖湖的状态。
那个会使银子的,钱花得不多,但是官老爷看见他,就跟看见亲儿子一样!
这里面,有学问!
再又说回来,身为一个商人,跟官老爷打交道,你要是只知道送钱送礼,那就是个小兄弟。
小兄弟是什么?
喽啰呗。
送钱送礼的人多了去了,你排老几?
有实力的商人,从来都是由下至上,由上至下。
什么意思?
一句话,打通了上面,提拔下面;打通了下面,还要攀上面。
不能只会送钱,还要学会送官、送路......
再说那些城府不够的人,初入官场,与人争斗,没争赢,一张老脸沉下来,憋着劲使坏。
其实,这事得分两头看。
官场最大的规则,叫做“排排坐,吃果果”。
抢位子是理所当然,但是把别人从座位上踹下去,其实是下下策。
得罪人,拉派系,都是其次。
主要还有一点,你把别人踹下去了,这个位子是空出来了。
但也不一定轮得到你坐呀!
好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得罪人,又是掉身份。
最后位子是空出来了,结果帮别人做了嫁衣。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真正的高招,是脸皮厚,心眼黑。
打不过,就加入嘛。
昨天我跟你抢位子,没争赢。
没关系!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领导。
我最大的目标,就是托着你,举着你,抬着你往上冲。
有朝一日您上去了,记着我的好,也拉我一把,咱们这叫同心同德,共同进步!
不说这些,你以为那些当官的,整天胡吃海喝,在酒桌上谈的都是工作?
人家论的,就是这些弯弯绕!
您看,这脸皮,是不是够厚的?
诶,厚就对了。
脸皮不厚,您在北宋朝,当什么官儿啊!
聪明的看官老爷,可能也猜到了,武亮帮着潘黄河升官,为的,就是谋一个官身!
一旦北宋朝最高统治者,宋徽宗赵佶认可了武亮,给他一个知县当当,那么武亮就能开辟一片根据地!
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拓展自己的工业设施,由一个点,扩大成一个面,最后,呵呵,便是割据一方,争雄天下!
然而万事开头难!
武亮现在面临的,就是把潘黄河抬上去,把位子让出来。
同时,官升一级的潘黄河自然也知道庇护武亮,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只有外部环境稳定了,武亮才能依靠超越时代的工业水平,迅速崛起!
心里这么盘算着,武亮缓缓走出了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