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亮哑然失笑,一边往坑里填土,一边说道:“李逵,这些银子都是你的!要是没有你仗义相助,我媳妇儿可能会受伤。”
“为了感谢你,不仅是这些银子,回了阳谷县,我还要请你喝酒!”
“诶?”李逵摸了摸脑袋,“武亮,你当真不要?”
武亮看了他一眼,摇摇头,“你就放心吧,只管拿去!”
李逵嘿嘿傻笑着,“你个鸟...不是,我是说,你还挺仗义的...”
说着,那黑大个也帮忙填土。
武亮轻声说道:“李逵啊,我刚才听你说,因为我杀了宋江,你要来报仇?”
李逵一听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对了,俺铁牛差点忘了,今日来就是取你性命的!”
“噢?”武亮笑了笑,“你跟那宋江是什么关系?”
“没关系!”
“那你为何要帮他报仇?”
“宋大哥是好人!山东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宋江,江湖上哪个不知道?”
“那你可知,他强抢民女阎婆惜,愤而杀人?”
“啊?”李逵一脸懵逼。
“那你可知,他为了洗脱罪名,混个一官半职,勾结高唐州知府高廉,蓄意谋害柴进柴大官人?”
“你放屁!”
“我放屁?”武亮摇头苦笑,“刚才这人说的话,你都听到了,高唐州!这个方虞侯就是从高唐州来的。想来想去,他也是为了宋江一事!”
当下,便把柴进府上发生的一切,跟李逵说了一遍。
看到李逵又在掰着手指头琢磨,武亮一笑,不再管他。
抱起金莲,回到大路上,武亮冲林子喊了一句:“李逵!再不走,家里的酒都被喝光了!”
“酒?诶!等等我!”
胡乱卷起地上的银子,李逵一路小跑着跟上武亮。
这二人一路上,大步流星。
嘴里说着江湖上的故事,武亮也得知了李逵的过往,这不就是个傻小子嘛!
看着嘿嘿傻笑的李逵,武亮笑着问道:“怎么,不去投奔宋江了?”
李逵咧嘴笑道:“不去了,不去了,江湖上都说,宋大哥仗义疏财,是个交朋友的人,出手就是十两银子。”
“今日见了你,我才知道,你武二哥才是交朋友的人!二十多两银子,看都不看一眼!”
“靠!”武亮哑然失笑,“你小子就是因为钱?”
“还有本事!”李逵探着脑袋说道,“你踢我屁股那两脚,叫什么?赶明儿教教我呗?嘿嘿嘿...”
“哈哈哈......”
欢声笑语,自不必多言。
直到夜色深沉,三人终于赶回了顾大嫂的肉铺。
进到院里,武亮忙给众人介绍,又是一番见礼。
顾大嫂看了看金莲脖子上的伤口,带着她回了房里。
武大则是忙着生火做饭,不多时,便端上了一桌子好菜。
“兄弟,这些好菜都是你大嫂今日置办的,她念叨着,要让咱们弟兄一块娶亲,热闹热闹!”
武大满脸是笑,边说边给李逵布菜。
“真是有劳嫂嫂了!”武亮感叹着,眼眶却是一红,“没想到我们兄弟,也能有今日!”
“诶?”李逵嘴里啃着蹄髈,诧异道,“二哥,你怎么还要哭了?”
“呵呵呵...”武亮端起酒碗,“李逵兄弟,我敬你一杯!”
“好!喝酒!”李逵忙不迭地捧起碗。
这一夜,二人喝得大醉,武大在一旁作陪。
武亮搂着李逵的肩膀,跟他讲小时候的故事。
讲武大是如何把他拉扯大的;讲他们兄弟,是如何被人欺负的;讲自己,是如何拜师学艺的;讲顾大嫂在公堂上,是如何怒斥泼皮的。
这些故事,把李逵听得哇哇大哭,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抱着武大郎的腿,嗷嗷地叫大哥。
武大也着实喜欢,这个看起来凶蛮,实则像个孩子一样的黑兄弟。
就这样,收拾出一间库房,把李逵安顿好。
第二天,武氏兄弟带着李逵,沿街采买娶亲的用品。
又去紫石街收拾了那间宅子。
回来的路上,武亮看到一家布庄,买了十匹丝绸和布。
又在隔壁的胭脂店,买了些胭脂水粉。
三人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里。
顾大嫂看到这些女人家的物件,笑着夸道:“还是二哥细心,会疼媳妇儿!”
武亮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每样东西都买了两份,一份是给嫂嫂的,一份是给金莲的。”
顾大嫂眉开眼笑,抱着这些东西就回房里。
武亮跟着她,想去见见金莲。
那顾大嫂却是拦住他,笑着打趣道:
“我家妹子说了,再见之日,便是洞房花烛之时!”
武亮哑然失笑,金莲到底是大家闺秀,遵守的礼仪也多,便不再纠结。
只问了她的伤口有没有好些?
顾大嫂哈哈大笑,“我家开肉铺的,切肉剁骨,跌打金创不是常有的事?二哥你就放心吧,保管你媳妇儿连个疤都不留下!”
武亮这就放心了,转身又请了裁缝上门,给武大、李逵和自己,分别做了几身干净的衣裳。
次日,武亮去衙门里见过大老爷,感谢老爷赏识,恭请老爷参加婚礼。
大老爷笑了笑,酒席就不去吃了,最近偶感风寒,需要静养,便让师爷代为出席吧。
武亮谢过大老爷,又去班房与三班衙役相见,邀他们来家里喝酒。
众人无不佩服武亮的本事,又是新晋的顶头上司,自然满口答应,频频恭贺。
出得衙门,武亮正欲回家,却听见身后有人喊道:“武都头留步!”
回头一看,正是那白袍师爷,小诸葛朱胜!
此人身穿一件素衣白袍,头戴青色纶巾,三尺长须,面如冠玉。
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但一身的气度,却是儒雅沉稳。
当真是个人物!
武亮是个聪明人,当日在大堂,已经看出来。
这人是县太爷的亲近之人,阳谷县的大事小情,都仰仗于他。
而且知情识趣,马屁拍得恰到好处,分寸把握得极好!
当下不敢托大,武亮连忙拱手,笑着与师爷见过礼。
那师爷一脸笑意,问武亮可有时间?不如寻一个茶馆僻静之处,聊聊天?
武亮心中一动,满口答应。
于是跟着师爷,去了一家酒楼的雅间,沏上两杯香茶,屏退旁人。
那师爷开口就做了个自我介绍,原来他姓朱名胜,是郓城人士。
武亮一听这话,倒吸一口凉气,郓城?姓朱?
“武亮斗胆,敢问师爷,可认得美髯公朱仝?”
那师爷哈哈大笑,“朱仝正是我一奶同胞的亲哥哥!”
啊?武亮又惊呆了,这朱仝原本是梁山泊最悲剧的人物之一。
他私放晁盖,又私放宋江,最后又私放雷横。
作为一个官差,他确实不合格,但他救过梁山泊,两代头领的命!
说他是个仗义的好汉子,肯定不过分。
但他根本就不想落草为寇!
投桉自首后,朱仝被发配沧州。
沧州知府赏识他,让他看护小衙内,本来是个极好的差事。
可宋江跟吴用,为了收服朱仝这个人才,定下奸计。
指使李逵,活活噼死了小衙内,把朱仝逼得走投无路,只能上了梁山。
武亮前世看到这些情节,破口大骂,挖人才也不是这么个挖法呀!
沧州知府的小衙内,才是几岁的孩子,他能干什么坏事?说杀就杀?
这叫替天行道?
什么东西!
此刻自己穿越过来,开场就杀了宋江,现在又收服了李逵,想来应该可以改变朱仝的命运了!
朱胜见武亮在出神,轻轻喊道:“武都头,你可认识我哥哥?”
武亮这才醒转过来,赶紧摆摆手,“久闻美髯公大名,可惜无缘一见!”
“哈哈哈...”朱胜捋了捋长须,笑着说道,“无妨无妨,日后定有机会!”
武亮又笑着恭维了几句,问起阳谷县的大事小情。
原来阳谷县的大老爷,姓潘名黄河,本是一个落魄书生,家境贫寒,年近五十还在苦哈哈地等着空缺。
后来因缘际会,结实了柴进的叔叔,柴皇城。
柴皇城见他心性淳朴,又豁达开明,便出资让他上下打点,终于得了阳谷县这个职位。
而师爷朱胜,原本是柴进的朋友,被柴皇城引荐于此。
一说起柴进,武亮和他更是熟络了几分。
立刻喊来小二,上酒上菜,武亮又扔出赏钱,让小二跑腿,回去告诉哥哥武大,说自己不回家吃饭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胜的舌头渐渐变大了,说起当朝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求、杨简,结党营私,害得民不聊生,国土沦丧。
武亮一听这话,酒醒了三分。
这师爷,还是个胸怀天下的人物啊!
武亮穿越过来,接触的都是泼皮无赖,市井人物,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并不十分了解。
这一场酒宴下来,终于从朱胜的口中,得知了具体的大环境。
政治是黑暗的,生产力是低下的。
钱,几乎是万能的!
他心念一动,最近几日忙着打虎、救兄、迎亲、杀人,又操办喜事,还真没时间管我的工业系统。
待到这些杂事处理完,我要好好地发笔财,痛快痛快!
心中这么想着,耳边却听见朱胜,压低声音问道:
“武都头,你昨日,可曾杀人?”
【作者题外话】:加更3000字大章,感谢书友天高云澹的5张金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