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睁开眼,林佳窈依着原身的习惯把衣服叠好,放入各个屋的柜子里。
她在屋里转了一圈,盘算了一下,这次来的时机还挺好的。
从明天开始王飞鹏才会开始频繁偶遇原身,只要自己远离他,这位想必也蹦跶不出什么来。
粗略一算,俩人是结婚一年多后,王飞鹏才提出考大学,也就是说时间还很充足。
林佳窈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也该考个大学。
夏奶奶当初拍板同意他们结婚,也是因为她喜欢文化人,再者夏奶奶珍藏着一封信,是当初去当兵的夏爷爷给她寄的一张天安门的图片。
等她考上大学,可以带着夏奶奶去天安门看看。
理清楚要干什么,林佳窈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这时夏奶奶应该正在厨房做晚饭,林佳窈走进厨房,想帮个忙,结果发现自己被难倒了。
做饭她在行,可是烧火真的不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啊。
夏奶奶看着林佳窈盯着灶火,以为她想吃东西了,掀开锅盖看了看摸出一枚鸡蛋塞到她手里。
“云宝,来吃鸡蛋。”
林佳窈剥开鸡蛋,循着记忆里原身的做法,把蛋黄拿出来喂夏奶奶,原身并没有不爱吃蛋黄到了这个地步。
只是因为夏奶奶自身不舍得,原身也只能用这个方式来让奶奶多吃点儿。
林佳窈把蛋黄喂给夏奶奶,这才小口小口的啃着鸡蛋,心里不由感叹,原身真的是挺善良天真的一个女孩,夏家这一大家子也都是蛮好的人。
可惜了。
陪夏奶奶在厨房烧了半天活,林佳窈也不着痕迹的把厨房看了一个遍。
她不由得叹了口气,这年头大家都还省吃省喝的,炒菜也不怎么舍得放油。
即便夏家也算是挺殷实的人家了。
看来在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之前,还是先想办法改善一下自家的情况吧。
饭快好了,夏家其他人也回来了。
原身嫂子赵艳红,十几岁嫁进夏家时原身也就才出生没多久,可以称的上是被嫂子亲手带大的半个女儿。
赵艳红洗了手,转身收衣服时傻眼了。
“奶奶,你把衣服收了?”
夏奶奶添了最后一根柴,出来乐呵呵的。
“我可没,是云宝叠的。”
“云宝真是长大了。”
赵艳红张嘴就夸人,林佳窈自己都有些脸红,不过是干了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夏家人就快把她夸上天了。
夏父夏母也来凑热闹夸女儿懂事儿。
林佳窈摸了摸鼻子,催着他俩去洗手吃饭。
席间,夏大哥提出想要去做生意,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前。
夏母不想让儿子去,赵艳红也不太想让丈夫去。
林佳窈瞅瞅这个,又看看那个。
弱弱的开口,“我能提个建议吗?”
夏奶奶脸上挂上了大大的笑容,一副哄孩子的语气,“能,当然能,云宝你觉得让哥哥出去好吗?”
她正了正神色,努力让自己表现的成熟一点儿。
可是她这张小脸实在在是太嫩,一点儿都没有成熟的感觉。
“大哥出去我也舍不得,不然在家做点生意?”
夏大哥失笑,摸了摸自家妹子的头。
“在家能有什么生意做?”
林佳窈举起一根手指,“可以冬天种菜卖啊,冬天啃白菜啃的脸都绿了,要是有新鲜菜肯定有人愿意买。”
咦咦咦!
夏家人对视一眼,“这好像真的有门。”
可是冬天种菜真的能行吗,夏大哥有些怀疑。
林佳窈扬起脸,非常确定的说,“这真的可以。大哥,你还记得前几年村东头的那个老头吗?”
夏大哥摇了摇脑袋,依稀记得自家妹子好像从前挺喜欢那个老头,有时还偷偷的送饭。
林佳窈也是在记忆里扒拉了半天才找好了人选。
村东被下放的那位原来是农业学校的教授,研究的就是这方面。
原身对这些还是挺感兴趣的,经常跑去请教。
林教授去年离开的是时候,还叮嘱原身努力学习,不懂的可以给他寄信,到时候可以报他的专业。
关键是原身学习水平一般,而林教授实在华清大学,国内两大顶级学府之一,原身干脆躺平了。
“林教授原来是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也跟着学了很多。”
夏母看着自家女儿的小身板不是很敢相信。
林佳窈也没指望他们相信,她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
“林教授说我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给他写信,我可以写封信问问林教授有什么注意问题。”
“云宝真聪明。”
见家里的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夏奶奶高兴的眯起了眼睛,她就说云宝是家里的小福星,老头子当年还不信。
原身这一年来也只给教授写了寥寥几封信。
吃完饭后,林佳窈铺开信纸,认认真真的给林教授写了满满两页纸,上面不仅有关于大棚菜的也有扦插的一些疑惑,最后还提了一下想让自家种大棚菜,实际操作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第二天早上,林佳窈被早早的喊醒。
她艰难的睁开了眼睛,让一个睡不醒的人早起是很痛苦的。
赵艳红在门外催了一下,“云宝,你不是说今天想跟着我去上山摘蘑孤吗?”
林佳窈迷迷湖湖的睁开眼睛,这才想到今天是原身被王飞鹏故意偶遇的开始。
她一下子就不困了,急忙穿衣洗漱。
今天是原身缠着嫂子想要跟着上山,每逢雨后几天,山上的蘑孤格外好吃。
出了村子没多远,就碰到了同样要上山的王飞鹏。
林佳窈挎着篮子,为了上山方便特意换了旧衣,不过就算是旧衣,赵艳红依旧很手巧的给她改了改腰身,添上了一些小设计。
她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下王飞鹏,皱了皱眉,原身果然被养的单纯。
就这人这一身穿着,怎么会像要上山的人。
王飞鹏上身穿着一件白衬衣,下身是黑裤子,看着就不像村里的人。
前世是怎么来着?
林佳窈翻了翻原身的记忆,这位知青上山没两步就崴了脚,赵艳红又不放心她送人回去,怕落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