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当宣旨太监,带着朝廷谕令,来到永定门外,向朱尽忠宣读了朝廷的圣旨后,朱尽忠口呼万岁,跪地接旨。
只是,当朱尽忠听到,朝廷最终只不过给了,一个左都督的虚衔,挂个了“骠骑将军”印,另外只有加太子少保,荫子诰祖之类,朱尽忠心下,忽觉寒意阵阵。
他已感觉到,崇祯对他的建议,很可能一条都不会采纳,大明帝国还将继续延续目前不断下倾的态势,直至最终彻底完蛋。
而自已,因为那向江南富商收税的建议,定已触怒了朝堂之上绝大多数的官员。极可能从现在开始,自已已然成为朝堂公敌。
不过,朱尽忠脸上,还是十分平静。
在送了宣旨太监一点程仪后,太监欢喜而去,朱尽忠脸上,却满是萧瑟之意。
他忽然明白,其实自已在掏心窝跟崇祯说这番话的时候,便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那就是,他真的是高估了崇祯的能力。
一个才能平平,心性软弱并且多疑的人,守成尚且不易,若要他挑起现在大明这般重担,去与那些个奸滑自私的朝臣作斗争,去改变现在这内外交困一片糜烂的危局,确是为难他了。
可叹自已原本还一心想着,想准备替崇祯好好的把江南商税给征上来,之后再开海贸,现在想来,何其可笑。
莫非,大明当真要亡,乃是天数,非人力不可为?
心绪低沉的朱尽忠,沉默登上了永定门的瓮城城楼,眺目南望,唯见村镇丘墟,人烟寥落,旷野茫茫。
夜风萧萧,将他鲜红的披风猛地掀起,猎猎如旗,却让他高大雄壮的身影,愈显落寞苍凉。
之后便听闻原先负责剿匪的五省总督卢象升,则接替已经自杀的梁廷栋,去担任宣大总督一职。
没几天朝廷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虽然俘虏里都是汗旗军,但有几千个真夷脑袋也足矣告慰万历,天启两位已故的皇帝了。
当崇祯宣读完一大堆朱尽忠都没怎么听得话后,众多俘虏便被押了下去,接着便是文武百官排班,致词赋,全都是跪拜而颂,更有甚者哭天喊地。
接着乐声便开始大作,群臣们开始五拜三叩头,平身即乐止,之后鸿胪寺跪奏礼毕,一系列的动作,最后仪礼司奏礼毕乐兴,崇祯皇帝驾退回宫,献俘仪式,至此正式结束。
而朱尽忠也准备打算带兵离京返回凤阳了。
在所有欢呼的官员和百姓中,只有朱尽忠一个人十分清楚,这样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背后,是那个曾经无比辉煌灿烂的朝代,将无可挽回地走向黑暗与灭亡。
这漏舟之欢,这火屋之乐,又还能坚持还能有多久啊。
因为朱尽忠已经彻底得罪了,满朝的官员,所以之后便再也没有什么人来看望他们,只等过些日子,返回凤阳。
反正在军营之中也是无趣,索性朱尽忠带着朱魁、朱福等人进了城中闲逛一番。
如今的京城刚刚解除了戒严也没几日,建奴尽数北归之后,各地勤王军马也各回本镇。
在这段建奴南侵的时间里,京畿地区受害极为严重。顺天府但凡有点身家的百姓,全都涌进城来避难。据说,在这段时间内,京城一下子多了十多万难民。不但旅馆酒楼人满为患,连大街上都搭起了许多窝棚。就这样,依旧没办法收容这么多人。
崇祯皇帝和朝廷也是没有法子,只能让城中各家宫观、佛寺大开方便之门,让百姓住进去。
难民也实在是太多,京城的物价随之也涨得厉害,斗米三百钱。
朱尽忠进城的时候,还能看到城墙根处那一溜还没来得及撤除的窝棚。
对于北京这个地方,他是向往已久的了。也想亲眼看看大明朝的政治中心究竟是何等模样。
可京城一溜达,他却是大失所望。
一个字脏,实在是太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