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兵,前面便是紫禁城了。”
朱尽忠随着曹化淳等一众太监,离开永定门瓮城,一路往北而行,从正阳门进内城,经过棋盘街、灯市、城隍庙市、内市等热闹场地。
再从丽正门进入皇城,再经过承天门,接着所有人员在此处下马,再步行过了端门,便终于来到了紫禁城的正式入口,午门。
听着曹化淳的轻声介绍,看着面前那巍峨浩大的紫禁城,这座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巨大建筑群,朱尽忠心下,感慨万千。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自谓应天承命,故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
整个紫禁城皇宫的范围,周长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面积0.72平方千米,四面围有高十米的城墙。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内压在中轴线上的有七座主要建筑物,以乾清门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庭。
前三殿分别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为皇极殿)、华盖殿(同上改为中极殿)、谨身殿(同上改为建极殿),后三殿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宫城周围有护城河,宽达五十二米,称为御河。
明朝的建筑师们,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会见朝臣及重大仪式所专用。
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
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
而“后寝”部分,属阴,全按紫微垣布局。中央是乾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总计是十五宫,合于紫微垣十五星之数。而乾清门至丹阶之间,两侧盘龙六个列柱,象征天上河神星至紫微宫之间的阁道六星。
午门在前,上置五城楼又称“五凤楼”,为“阳中之阴”。内庭的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与皇后坤宁宫相对,在寝区中的乾阳,为“阴中之阳”。
明代的建筑设计师们,一直秉持这种中国独有“阴阳合德”建筑思想,成就了皇宫紫禁城独特而宏大的中国韵味。
见得此时朱尽忠有些发怔之状,曹化淳心下暗笑。
他已见惯了,那些第一次来到紫禁城下的官员们也都是这副同样的神情,紫禁城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天家威严气度,足以让每一个首次来到它面前的人,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威压之力。
毕竟,这里可是大明帝国的政治心脏,是整个帝国最高权力所在之地。
就连当年曾为大明龙虎将军的奴酋努而哈赤,也深深地被这大明紫禁城中的气度所震慑,这个成长在东北冰天雪地荒山野岭的酋长,在觐见明朝当年万历皇帝的时候,那态度堪称毕恭毕敬。
曹化淳当然不会想到,其实朱尽忠并没想的那么多,他仅仅是在思考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罢了。
因为御花园在后殿乾清宫一侧不远,离景山亦是颇近,朱尽忠一行人便绕过前殿,径过后殿而去。
绕过前殿后,朱尽忠注意到,在前殿的东南处,复有一大片建筑群,在这片建筑群的一块空地上,一个头戴饰着硕大红色东珠的藏青色羊绒裘帽,身上穿着绣着三爪团龙的天青色对襟小袄配藕色裤子,而脚上穿着的则是千层底的布鞋,一身穿着利落干脆,透着一股子昂扬劲气的七八岁孩童,,此时正和一群小太监,在空地上玩得正欢。
见朱尽忠扭头眺望,曹化淳笑道:“朱总兵,那位便是太子爷,这块儿宫殿,便是太子所居之东宫,从前往后,依次便是东华门,文渊阁,体仁阁,文华殿,端敬殿......”
朱尽忠久久地凝视着,那个正与一众小太监们欢乐奔跑的孩童朱慈烺,听着他远远传来的咯咯笑声,表情十分复杂,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随后,朱尽忠又在曹化淳的引领下,绕过了巍峨宏大的前后宫殿群,又转了几处巷子,才终于到了崇祯皇帝正在其中休息的御花园内。
朱尽忠注意到,这御花园,面积虽不甚大,却是匠心别具,曲径通幽,在一众巍峨肃然的宫殿建筑中,有如一个灵动而别致的存在。
朱尽忠等人一路行过,只见香花异草,虬榕翠绿,假山耸峙,碧池莹澈,一派旖旎风光。
花园之中从那景山处引来的一股活泉,激越清透,环流不息,灌溉花园的各处草木。园中更有不知身在何处的宫女弹琴吹弦,乐音琅琮,诱人暇思。
在一个名叫洞天阁的小亭处,曹化淳紧急教了朱尽忠一些,等会该如何觐见皇帝的礼节,然后便带着朱尽忠,直往皇帝憩息的翠华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