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进入婆罗洲,主要还是因为一方面婆罗洲存在荷兰人的势力,另一方面是婆罗洲土地贫瘠,物产不丰,没有多少白人移居过去,因此英国并不愿意在婆罗洲上与荷兰人大动干戈。
大卫不以为然道:“如果大英帝国想要占据婆罗洲,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婆罗洲的环境非常恶劣,且统治起来很麻烦,我们在那里并不能获得多少利益,因此很难说服议会出兵。”
赵源心中一动,笑道:“那我倒有一桩买卖想跟大英帝国来做。”
“关于婆罗洲?”
戴维斯紧皱眉头,英国虽然不愿意精品婆罗洲,但不代表要将权益拱手让人。
赵源点了点头,道:“在婆罗洲生活着大量南下求生的华人,他们虽然创立了兰芳公司,但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国家,说明这些人一直心向中华——在下打算在兰芳成立一个华人国家,并希望得到大英帝国的庇护,从而共同开发西婆罗洲。”
听到这里,几个英国鬼子对视了一眼,似乎都来了兴趣。
对于英国人而言,婆罗洲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丢之可惜,但是扶持一个代理政权,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样与当地土著打仗流血的事情,就可以交给这些华人来做,而英国人却可以坐享其成,安安稳稳拿到开发出来商业价值。
戴维斯沉吟了一番,道:“这样一来,会不会影响到你在广东的计划?”
前面还刚刚说过两年内在广州起义的事,怎么转过头来就跑到婆罗洲去了?
赵源早已经打定了主意,他笑道:“我需要谋求的只是西婆罗洲的一块土地,想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复杂,对付那些土著或许一年内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在鸭脷洲训练的军队就可以得到宝贵的实战机会,对于进攻广州有很大的帮助。”
戴维斯想了想,道:“现在还不能答应你这个条件,但是你可以写一份计划交给我,到时候我帮你呈递上去,就算你想要谋求西婆罗洲,也必须等到这边的军队训练完毕,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赵源点了点头,问道:“荷兰人那里,恐怕还需要大英帝国来协调一番。”
在这个年代,亚洲大部分地方已经被这些西方侵略者划分了势力范围,如果赵源贸然在西婆罗洲大功干戈,首先得罪的就是荷兰人。
“你不需要担心荷兰人。”
戴维斯略微带着几分霸气,摆着手道:“只要大英帝国许可,那么荷兰人的意见就无关紧要了。”
他继续道:“不过还有一点,就算伦敦允许你这个计划,到时候兰芳也只能划归到英国在亚洲的秩序之下。”
赵源在心中冷笑,他就知道这些英国鬼子没那么简单,不过也无所谓,等到生米煮成了熟饭,到时候怎么做就是自己说了算。
当然,他面上依然保持着几分恭敬的神色,道:“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前提是你需要始终保持对大英帝国的忠诚。”
戴维斯微微一笑,神情中略微有些耐人寻味。
......
走出了怡和洋行后,赵源带着亨得勒直接去了香港《大同报》的所在地,这里已经成为了赵源新学的主要输出阵地——他至今还在不断去扩充新学的内容,并将这些挑动清廷神经的内容发表到《大同报》上,也只有香港有这个条件。
随着新学内容的不断发表,《大同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香港的华人几乎人手一份,甚至还有大量的《大同报》已经流传到南洋各地去,而求是这个笔名也成为了人人传颂的对象。
所有人都很好奇,这个求是就进是谁?只是他们翻遍了报刊,也无人知晓求是的真实身份。
赵源倒是对笔名这方面无所谓,毕竟眼下的身份还不能直接暴露出来,也不需要有人崇拜自己,只要新学能够宣扬出去,那么就会成为改变人们思想的利器。
当然,随着新学的不断发展,天演论这一基石也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显学,香港以及南洋的学子们对于天演论已经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还在自发地进行着传播。
这一切,仅仅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对于赵源而言,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大同报》的驻地,而负责《大同报》的总编辑则是一位奇人,名叫何酉言,师从浙东学派,属于黄宗羲一脉正儿八经的学术传人,不过此人虽然颇具才华,却一生不愿意出仕清廷,早年一直避居南洋,后来因为看到《大同报》上的文章后,顿时惊为天人,便自发前来应聘了这个总编辑。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经过了一番介绍后,何酉言才知道这位就是传说中的求是,也是《大同报》的幕后老板,只是他看到赵源时,多少有些失望,道:“你当真是求是?”
“哈哈哈哈,让何先生失望了,在下便是‘求是’。”
赵源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怀疑身份和年龄,他倒已经渐渐习惯,索性便打趣了一番。
听到赵源这番话,何酉言却又上下大量了一番赵源,摇了摇头道:“像你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写出‘天演论’,怎么可能有这么深的见解?”
这话说得倒也对,真正的《天演论》源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又经过了一代大师严复的整理创作,几经删改最终才得出这个版本,绝不是寻常之人能作出来,更不用说一个尚未满二十的年轻人了。
赵源苦笑了一番,耐心地将自己对《天演论》的认知说了一遍,其中的很多内容还没有正式刊登在《大同报》上,却让何酉言兴奋不已,他当即便相信了世界上的确有天才这么一回事,还打算将赵源所说的这些内容整理一番。
赵源摇了摇头,直接从书箱里取出了一叠稿件,交给了何酉言,轻声道:“后续的内容已经在这里了。”
何酉言捧着手稿,顿时就入了迷,恨不得立刻就刊登道报纸上,他已经有预感,等到《天演论》全部刊登完毕,《大同报》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爆发式增长,更关键的是,将来的《大同报》将会彻底奠定自身的学术地位。
赵源拉住了何酉言,笑道:“玉章兄,你不必着急,这一次来我还有一些问题想跟你沟通一番呢。”
何酉言连忙开口:“秀山,你尽管说便是。”
赵源沉吟了一番,道:“实不相瞒,在下有意在婆罗洲做出一番事业来,听说你跟兰芳公司的人有一定的联系?”
何酉言点了点头,坦诚道:“秀山,我的确与现任兰芳公司总长刘乾兴相识,但问题是这里面的情况实在太过于复杂,只怕你现在插手进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玉章兄,在下愿闻其详。”
赵源神情诚恳。
何酉言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如今兰芳公司内忧外患并起,若你真能力挽狂澜,对于南洋的华人而言倒是一件大好事。”
早在明清交接之际,大量的华人为了躲避战乱便被迫前往南洋求生,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便来到了婆罗洲求生,而当时的婆罗洲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当地的华人便自发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威胁。
后来,一个名叫罗芳伯的中国人踏上了婆罗洲的土地,他同样是一个屡试不中的落第读书人,在当地以教书为生,后来发现当地盛产黄金,于是罗芳伯就着手组建了‘采金公司’,并逐渐成为了婆罗洲华人的领袖人物。
后来罗芳伯领导华侨与当地民众,不仅平定了内患,并且还击退了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后来得到了当地苏丹的许诺,将东万律之地归他管辖,而此时的罗芳伯并没有答应称王,而是选择建立共和自治政府,组织“兰芳大总制”,担任‘总长’一职务。
罗芳伯担任了十九年总长后,病逝于兰芳,众人便推举江戍伯继任其位。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兰芳共和国一共经历了九任总长,而目前的总长便是刘乾兴,只是现在的兰芳共和国国势已经大不如前,自四年前以来接连战败于万那苏丹国与土人,万那和新港两处公馆丢失,公司人口和收入也日趋减少,不得不仰仗于荷兰人才得以生存。
听到这里,赵源却是皱紧眉头,道:“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总长制度已经逐渐名不副实,真正的权力几乎都把持在四大家族的手中,前前任总长谢桂芳老迈昏聩,还患有风疾,根本不能理政,仅仅只在任上待了八个月就去世了,前任总长叶腾辉更是碌碌无能,平日里都不去总厅理政,只顾着自己的生意,至于如今这一任总长刘乾兴,跟那叶腾辉并无区别。”
何酉言感叹道:“当年罗芳伯留下来的兰芳共和国,势力几乎达到整个婆罗洲,可如今的兰芳共和国,却几乎连西婆罗洲都守不住,不得不让人感叹莫名。”
赵源若有所思,道:“看来问题还是出在了这个共和制度上,它难以适应乱世之争,并不适合用于兰芳。”
何酉言点了点头,神情复杂道:“当年罗芳伯之所以不称王,也有他自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