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还不算,在他得知道鬼子在他的后方隔断了她与民生之间的联系之后,竟然还在原地呆着,等待着看看鬼子到底会是要干什么?结果让鬼子还给自己包围了。
这下他有点太配合人家鬼子了,明明就是要包围他,而且他还呆在原地,就等着让人家鬼子将自己包围,现在自己的周围有十几万的鬼子。不过,在懊恼的同时。
孙宇和赵刚同样也有一样的想法,就是这十几万的鬼子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
这么大规模的部队调动,肯定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因为之前他们已经彻底的将赣省的鬼子给击溃了,不可能在赣省的周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结这么大量的鬼子。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调动部队,他们竟一点没有察觉,而且就算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也需要时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鬼子能走的这么快?
当然,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赵刚和孙宇最要考虑的就是是否现在就要突围。
按照现在装备水平的情况来看,就算被鬼子包围,孙宇虽然有一些吃惊,但是并没有害怕,而且他吃惊的只是这些鬼子突然冒出来的速度,有一些让他没有想到,并不是因为鬼子将他包围,害怕的吃惊。
在他看来,就算鬼子将他包围了,只要他晚上抓住一个机会进行一次夜间突袭,就能够成功的出去。而此刻,在福州长赵刚也看着地图。
十几万的柜子突然就冒出来了,说实话,这让他非常的吃惊。这十几万的鬼子可不是小数目,人一上万无边无迹,可是突然冒出来十几万人,他们竟一点都没有察觉,这倒是让他们有一些奇怪。
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他们利用机械化行军的速度,同敌人作战的时候,一直按着敌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出现在敌人的面前,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或者是利用机械化的速度的方便和快速穿插到敌人的身后,然后趁着敌人经一间就迅速的发动突袭。
一直以来,他们十九路军运用这些战术都是屡试不爽,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次鬼子竟然动用了这样的战术,不过令他们奇怪的是,十九路军将大量的部队可以快速的运送到战场的另一个地点,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机械化能力。
还有就是他们手上拥有大量的汽车,可以趁着敌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利用汽车的行进速度,迅速地将部队转移,谁都意想不到。
可是鬼子却不同了,鬼子这一次来,飞机在天空中侦查,的确是有大量的汽车的,但是那些汽车不足以能够载动十几万人,而且还有大人的火炮呢。
如果鬼子的机械化程度达不到一次性能快速的转移,十几万元的话,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办法将这十几万人从其他战场迅速地调到另一个战场?难道只是平静两条腿?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呀,这从他们击溃鬼子的进攻,才几天时间。
这无论是从部队集结还是做出战术调整,都需要时间来决定的,就是这就需要好几天。“报告,我们派出去接应第六十师的部队,给我们来电,说在鬼子的阵地上发现了大量的铁丝网。”就在赵刚思考的时候,一名通信兵拿着电报过来了。
“铁丝网?”赵刚疑惑的拿过电报看了一眼,没想到鬼子这一次竟然不生了,这样的防御,不过,面对鬼子的铁丝网,实际上,赵刚也是不怕的,只要他们的坦克碾压过去就好了,并不能阻挡到他们什么。
“去接应的部队问,我们是否需要现在对鬼子展开突袭,突破鬼子的封锁线。”“告诉他们现在原地布置防御,不需要着急,我们要看一看鬼子到底需要干什么?”
这个时候的赵刚,看到鬼子的防御措施,有一些奇怪,就没有主动发动进攻,毕竟这是第一次看到鬼子布置这样的防御,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赵刚停止了让部队进攻的命令,让他们转换防御。
如果按照正常人的思路,赵刚的这个做法并不一定是错的,毕竟一切为了稳健而行吗。但是就是因为这一次,赵刚没有抓紧时间对鬼子展开突破行动,给了鬼子继续埋设大量地雷的机会,这样的话,在鬼子前阵地上的地雷又增加了不少,他们想要突破鬼子的阵地,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而同样的失误也出现在了孙宇的第六十师身上,如果要是按照现在鬼子刚刚布置防御来看,要让孙宇从其他的三个方向选择一个突围方向进行突围的话,那么,他的损失肯定会小一些,因为鬼子刚刚布置阵地,就连埋设的地雷都没有多少。
而且按照第六十师强大火力以及坦克的突袭能力,鬼子肯定是抵挡不住的,不过依照他们的习惯和作战风格,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夜间突围的,所以不管是出于稳妥起见,还是想要观察鬼子,或者是想要选择最佳的进攻时间,孙宇还有赵刚都没有选择在白天进攻。
这一下又让他们失去了最佳的突围时间,和鬼子继续埋设地雷的机会,而就是因为这一个白天的等待,让鬼子埋上了大量的地雷,同时,再埋完地雷后,这些鬼子也都修订了火炮的射击诸元。
这样的话,如果要是第六十师进攻,或者是在闽西北出来的十九路军,想要突袭接应六十师的话,都需要穿透鬼子的电雷震,而且还要承受鬼子的炮火打击。
在这种双重火力的打击下,就算十九路军,有再多的先进装备也会损失惨重的T72固然是非常的先进,远超现在的所有坦克,但是他也承受不住地雷的轰炸,还有重火炮的轰炸。
因为赵刚还有孙宇一系列的大意轻敌,以及一些耽误时间的操作,损失了最佳的突围的时间,这让之后六十师的损失非常的惨重,也是自开战以来,十九路军损失是最惨重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