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周长约600多米,是传统的正方形,通体用黄土夯实,不包砖。
遗憾的是,锦州城外面的比较场,以及堡壁上的内城城楼等设施还没有建设,所以必须在秋天之后建设。然后朱棣计算着以后在城堡里建地下道。
城堡完成后,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朱棣发现这个密集的城堡的墙壁非常坚固,因为注入了桐油,他惊讶地推断这个城堡的墙壁坚固在后世的混凝土上。
城墙壁高10米,大明各边镇的堡壁一般高6米到14米,锦州城壁高10米,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锦州城南端建造的城门是用石头建造的,命名为“大前门”,内门命名为“小前门”。
城堡门的上端镶嵌着石版,正中央刻有浅刻楷书“锦州城”三个大字,大字左右竖着刻有正楷书,记载了建造城堡的时间、军将、工匠等事迹人物。
这个时候锦州城有军人大概有两万名粮食,大概为一万大石。可以坚持个百月,如此多的人和物,住在堡内却很宽裕,城高14米,周长五十五米。
当时驻军五百余人,马数十匹。威虎堡虽然比锦州城小得多,但比锦州城能住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堡内可以供人居住。
看着眼前被自己修的七七八八的城堡,众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攥着城堡仍然很简陋。但是抵御敌人应该是很可行的。
朱棣的性格是绝对不可能后撤的,他想在这里打成歼灭敌军的目的,然后班师回朝获得更大的战功,如果从这里就跑的话,那自己的战功也不过就是打杀了几伙流寇而已。
而他手底下张英等将军也同样是抱着这个念头的大家出来一趟,就是为了建功立业。
现在,大明立国已经有十多年了,大的仗已经很少在打了,很多人听说的那些金刀铁马的故事,都是父辈或者祖辈留下来的,他们本人虽然很向往,但是从来没有机会实践过。
看到大家都是一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样子。朱明远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总不可能一个人撤回关内吧,这样做恐怕全国上下的人都看不起自己了。
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探马的回报也越来越频繁,朱明远知道这是敌军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标志。
终于,当一个浑身是血的探马跑回锦州城的时候,众人得到了消息,元军一共五万人,朝着锦州城这边杀奔而来。
朱明远之前也跟着大军一块打过仗,但都是一些兵力上级占优势的战役,他们此次前来带有两万多人,而对付的那些流寇最多的也不过七八百而已,少的甚至只有几十个。
所以一路打下来,几乎就是平推朱明远,渐渐也忘了打仗本身的意义,觉得这就是所谓的战争。不过如此而已。
等到五万大军朝着这边杀过来的时候,朱明远的脸色顿时就变得比面缸里的白面粉还白,五万人自己这边只有两万人,怎么可能打得过?
他最后一次把眼神望向了朱棣那边,希望对方能下达一个后撤的命令,只要官兵一拖,这山海关的阵型,这样的话,就算是五万大军也打得过。
然而,在场的人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个人露出这样的表情,甚至如张玉,陈亨那样的,还摩拳擦掌,准备好好的大干一场。
朱明远一直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勇士,毕竟他也杀过人,见过血。自以为自己不害怕了。
结果这一刻。他发现自己的内心还是有些怂。
大家都在看朱棣,这个时候,燕王殿下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而天王殿下等的就是这一刻,他一直都想建功立业,只是没有机会而已。现在蒙古人来了,他正好想打一场硬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本身来说,燕王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人,但是因为不是老大的关系,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当太子,当然因为太子朱标一向以德服人,他也没有过那个念头。
或许只有在草原上与敌人一战,才能够表示自己的野心和抱负吧。
敌兵压境,军心不稳,朱棣是锦州城上下的主心骨。面对众人的目光。
朱棣说:“取消祝贺,全城戒严。外城已经报废,大家退居内城守卫,从现在起,有妖言惑众者死,扰乱军心者死。不听号令者死。煽风点火者更得死!”
他环视人们,语气严肃:“蒙元大军压境,全堡上下齐心合力,共击敌人的入侵。”
他下了一系列命令,大家都凛然服了。
马上,一匹哨兵从城堡中跑出来,向管辖内的军官传达了紧急议事。
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在锦州城境内,大军集结,除了官兵外,附近还有民间团体练,听说朝廷的兵马也在这里,便急忙赶到这里,请求朝廷的帮助。遵照朱棣的议事发表。
在千户官厅,朱棣看到济济满堂的军官还有民间保长们,举起手中的文告。沉声说道:“刚才,本官得到了州城探马官传来的敌情谍报,蒙古五万大军,北元左丞相拔都率领,经由自己,绕过朵颜三卫进入辽西,在喀喇沁部族的协助下,不到几天就会到达辽西月。”。
大家都在倒吸冷气,但是朱明远脸色更白,有五万大军……
难道自己今天在这里说明吗。以前,我不知道那些穿越者是怎么想的,但是到了这个世界,就像成为了军事专家一样,谁都会打仗,谁都成了无敌的战将。
为什么到了自己这个时候也害怕得不行呢?
难道说自己是天生的胆小鬼吗。
朱明远越想越想哭,以前总是觉得自己胆子大,经过这次,他在天灾和人祸面前,发现自己的一点胆量,看着真的太小了。
朱棣的声音很重。他左顾右盼,沉甸甸地说:“我作为大明将官,必须重视国事。在这个国家危难之秋,要慷慨大方,不怕成仁,忠心耿耿耿,尽职尽职。抑危防贼,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