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我这个做奴才的也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朱大人你要注意好了,必须要把握好这个度,如果真的引起公愤的话,朝廷可不会保着你的。”
朱明远苦笑了一声,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么做肯定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朱元璋明面上说的好是自己的靠山,那实际上如果自己真出了事情,他肯定会第一个把自己抛弃。
朝廷反正是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出面的,到时候就看朱明远怎么处理了。
“事情顺利后,传达了我的命令,命令出动宣化卫全营,封锁八大晋商京师的全部粮库。”
行动命令必须在行动的15分钟前传达给各部门,今晚的夜禁二更三点的夕鼓响的时候,行动的时候,必须在明天早上之前全部结束。
朱明远带着杀气说。
“在行动抄家的时候,如果有抵抗妨害者的话,一律杀格也没关系。不管他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官,内阁的人,胆敢阻挠,都杀了。”
八月三日,二更三点,黄昏的鼓声响起的时候,驻扎在太原的数个宣化卫出动,一起小跑向陈家。嗯
宣化卫的数千名军士组成整齐的游行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街上前进,铁鞋踏进青石板路,发出整齐的轰鸣声。
一些临街的老百姓醒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透过门窗观察这支军队,却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宣化卫营离陈家大院不到5里,不久,大量的火把照亮了陈家胡同的全部,大群士兵包围了八大晋商京城的全部粮库。
其中一个陈府粮仓,粮仓管事见状慌张地说:“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侵入我家人的粮仓呢?”
某宣化卫的游击将军高谈阔论地说:
“奉朱大人的命令,通过敌人贩卖国家族的全部粮库,大胆阻挠的人,定斩不饶。”
“我们陈府的忠诚日月为鉴,十几年来为大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这位游击将军慢慢地把剑插进鞘里,踢倒了陈府管理人的尸体,说大喝了一声。
“咣当咣当”的一声撞到门上的声音不绝于耳,一部分宣化卫的士兵扛着粗壮的尖硬的木头,喊着号,继续撞到沉重的粮仓门上。
陈府的家丁等人虽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抄写下来,堵在了粮仓门前。在乱世中,粮比金钱更重要。因此,保护粮库是陈府最忠实的家丁。
不久,门就咣当一声撞了出去,宣化卫的盾兵举着盾快步冲了过来,他们背后有一排整齐的队伍,一个手持枪的宣化卫战士。
看到粮仓里有人拿着武器要对峙,几排勇卫队的枪兵朝门里劈里啪啦地一齐射击,把里面的陈府家丁筛了一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场景是同一个故事,发生在陈家的各粮仓前,时常能听到枪声。
面对宣化卫的强势进攻,八大晋商粮仓里的门卫根本无法反抗,或是死或投降,降服晚的直接被阎王夺去了小命。
为了防止奴才暗中袭击,宣化卫的士兵在许多粮仓中被搜索,一个一个地抓住他们赶到中间的地方,逃跑的一个不放过,全部一发杀死了。
不久,陈家又有人马来了,有几百人,他们穿着青绿的锦绣服,手里拿着绣花的春刀。
最初的几个人穿着大红飞鱼服,到了陈家胡同,各自带着几十个锦衣卫去了八大汉奸的府邸。
陈府里,外面传来了枪声,抱着妾刚睡的陈凡同突然跳了起来,“粮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喝了。
一个奴才急急忙忙地走进来,说:“四老爷,军队封锁了我们所有的粮库。”吓了一跳。
陈凡同样机智,把刚醒就抱着胳膊撒娇的小老婆从床上推了出来,看看也没看,对着家里的丁说:“说白了,到底怎么了?”继续听。
“四老爷,朝廷派军队封锁了陈家的所有粮库,外面尽是山岗八,守着粮库的门第一点也不反抗直接杀人。”
“真的在玩吗?”陈凡同一起吃东西自言自语,但因为没穿衣服,就赤身裸体地带着许多家人急急忙忙地走了。
他刚到门口,忽然看见一群锦衣卫开门蜂拥而来,见陈凡同他们,第一个锦衣卫千户下了命令,所有的锦衣卫都跳了上来,看人就砍了!
陈凡同看情况赶紧跑,他连解释的兴趣都没有,遇到了锦衣卫,解释什么!
陈凡同想先让家丁们抵抗,从后门溜出去,但他逃出京城回到山西太原陈府大本营后,锦衣卫想抓住他,却绝不可能。
陈凡同抱着强烈的求生欲,拼命地跑,刚从陈府后门出来,后门就围着一个穿铁甲的军士,他们个个高大勇敢,人都拿着黑黑的火枪,黑黑的枪口朝着自己。
满头大汗跑去的陈凡同,他的热诚一下子冷却了一半。他勉强地微笑着说:“军爷们,这是什么意思?”
眼前的这些军士没有人回答他,陈凡同再听,对面的这些军士们仍然没有回他,这样拿着火枪围着他,晾着他。
现在是8月份,正是天气热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太冷。但是晚风之中有很多蚊子。所以老陈虽不然不至于冻得要死但是被蚊子叮得浑身是包
这时,那个锦衣卫们从后门追了过来。他们都沾染了大量的血迹,显然和陈府的家丁他们打过一场激烈的仗。
人群分散,穿着华丽飞鱼服的毛骧出现在陈凡同的面前。
陈凡同看到这位锦衣卫大官,颤抖地说:“我犯了什么罪,你们抓我吗?”
毛骧喝道:
“卖国求荣,死有余辜。”
要不怎么说人家老毛在锦衣柜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差,身子骨这么好呢?一夜急性赶路,从南京城赶到了太原,竟然体力还这么好,如果换了别人,说不定早就累趴下了。
陈凡同立刻叫了起来。
“胡说八道,我们陈家世世代代做生意,忠心报国,我等着忠义之心,天日可以鉴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