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标认为朱明远说的话绝对不能说正确,但是不凭空吹牛。
更何况是烤红薯和烤土豆的味道确实不错。他到现在还回味呢。
“朕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身上有这两种东西,朕怀疑是那个小子又捣鼓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然后没法收场,又让朕来替他善后吧。”
“父皇这两种东西确实不错。您要不先试试看看再说。”
“行,那朕就试试看吧。”朱标问道。
为了证明朱明远没有戏弄自己。朱元璋拿出土豆仔细地看着。
上面的土早就干燥了,可以用手搓。
看到手里的土豆,朱元璋真的不能把它和粮食结合起来,长的没有特点,好像土块,竟然是粮食吗?
太子朱标吩咐御膳房的人,把这两个东西拿下去砰住一下。
就按照自己之前吃的口味。
烤红薯什么都不要加,现烤就可以了。
烤土豆在上面加一点辣子或者胡椒。
过了一会儿,朱标带着几个拿着盘子的太监进了御书房。
装在盘子里的是按照朱明远说的烹饪方法,熟了的红薯和土豆。
这些太监排成一列,站在朱元璋面前。
“父皇,我已经拿出来了。小臣找了几条狗,让狗吃土豆和红薯。
为了确保没有任何事故,彻底保证安全,孩子继续观察狗的动作,如果有其他情况的话,马上来报告”朱标指向这些太监手中的木盘,张开了嘴。
朱元璋来到这些太监面前,聚拢在这些木盘前,仔细看着。
土豆蒸好了,外皮早就洗干净了,比装在袋子里的好看多少。
淡淡的香味飘到朱元璋的鼻腔里,朱元璋吸着鼻子喘气。
朱元璋开始相信朱明远说的话,只是对朱明远说的产量抱有疑问。
朱元璋开始还是一口一口的小口吃,不过感觉到味道似乎不错,之后变换了大口。
他这个人出生民间,所以吃饭也没怎么讲究好吃的那就大口吃,如果不好吃的话,咬着牙也要吃掉,毕竟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嗯,不错,这东西味道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跟朱明远说的那样,亩产三五百石?
其实朱元璋相信朱明远奏折写的内容,说这个东西没有毒可以吃。
但是,今后将推进天下,慎重一点就没错了。
“你再从朱明远那边拿一点样本出来,回头交给户部,看看这东西能不能推进一下?……对了,那个周德刚跟朱明远不怎么对付,你不要跟他们说是朱明远那边拿来的。”
朱元璋想起了之前朱明远和周德刚之间互相看不顺眼的事情,对此有些担忧,如果周德刚从中作梗的话,那这东西恐怕没法推行了。
“儿臣知道了,父皇放心!”
朱标接下来安排了朱元璋。
朱标走出御书斋,立刻听从朱元璋的吩咐,继续做这件事。
与此同时,远在北平的朱棣更是慌慌张张,完全都没有平时铁血王爷的那种风骨,现在的他,心都乱了。
已经是12月份了,徐仪华的生产时间越来越近了。
今年冬天特别冷,在北平府的街道上不知道每天有多少野狗冻死。
虽然不能说泼水就会结冰,但一般寒冷的人不敢在外面多停留。
朱棣在后室坐立不安,从昨天开始徐仪华的状态就不太好。
担心徐仪华的朱棣很快就把徐仪华送到早已准备好的产房去了。
但是,现在距离徐仪华预产期还有大半个月,因为时间还没到,所以没有生产的倾向。
只是,身体状况不乐观,不怕一万,怕万一,如果这时候生产,恐怕凶多吉少。
徐仪华被送到产房后,状态一直不好,意识清醒,但饮食少,身体也虚弱。
“和那时的风寒有关系吗?啊,当时应该让朱明远来的,可是他坐在街上,不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吗?”朱棣脸色不好,阴得滴水。
上次徐仪华病的时候,朱棣本想让朱明到远处来。
但是徐仪华忠告朱明远有事,不要打扰他。
而且,当时徐仪华身体变好了,所以朱棣取消了这个想法。
原本以为朱棣的事情会顺利进行,但这样看来,当初完全错了。
徐辉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到了冬天,仪华的病不断,现在生产迫在眉睫,可能会发生事故。
朱棣咬紧牙关说:“不然,我就回去一趟,远远地找朱明远,有他在,没关系。”
“如果是平常事情的话,你自然可以回一家一趟,可是在哪里用你回来呢?而且陛下有命令,各地的藩王都不调令禁止他回京。”
徐辉祖露出担心的表情。
“如果事先报告的话,可能会来不及。就这么办吧。我先报告一下,先让人送我的奏报。收拾好后,直接出发。
如果父亲同意我的要求,我也不少。我的父亲即使犯罪也不太严重。何况仪华变成这样的话,父亲一定会理解的”
朱棣敲着自己的头皮,说了自己的计划。
朱棣的这个计划注定是空的,现在的朱明远不是应天府,而是在城外的老家。
可惜朱明远回家是私事,朝廷的馆报没有记录,北平离应天府的山高水很远,朱棣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