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出其不意的战略方阵,sky和赵佑顺等一干将领几乎是选了一条死路。
那就是进攻临安。
sky的计划是,绕路到苏州,而后沿海而下,从最不可能出现的东面进攻临安。
如今十一支禁军在八王子手上,八王子为了实施杨平收缩包围圈的战略计划,在带着禁军继续往北推进。
所以他们绕路到东面是能出其不意的。
当sky在敲定战术细节时,五血将之一的大棉裤,此时站出来说道:“晒哥,我在想,为什么杨平能猜到我们会南下?”
“江都,几乎是朝廷官军实力最强的几个地区之一了。”
“这么不可能的决定,他都能猜到。”
“他会不会也能猜到我们会再次进攻临安?”
“若他在临安布下天罗地网,我们不但攻临安不成,恐怕还会折在临安。”
大棉裤的猜测把sky给问住了。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分析到杨平猜测的必然性。
关山刀刘克此时道:“杨平,十五岁从军,二十岁时平定江南,从此名镇天下!”
“他当年进攻江南之时,用的就是奇袭!”
“所以他能猜到我们的想法,想来也再情理之中。”
“他能猜到一次,多半是已经摸清了我们的战术路数!”
“我们要想出其不意,还得更无迹可寻才行!”
有了这些信息的汇总,最终做决定的sky就做出了最优的决定方案。
sky道:“既然杨平觉得,他能摸清我们的路数。”
“那我们给他来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大棉裤,你带一万人,刻意在苏州露脸,让杨平以为我们要走东面进攻临安。”
“我们大部队,则继续往北退。”
“渡河去偷袭四王子的三支府兵!”
战术定下之后,义军次日就开始了行动。
大棉裤带一万人,绕苏州而过,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动向。
当消息传回到杨平的军帐时,杨平大为欣喜。
心想果然如自己所料。
杨平立即传信禁军各部,让他们佯装继续向北推进,而后调一部分人马埋伏于临安城外。
他自己则先一步抵达临安东面的浙州,等义军进入包围圈后,就堵住义军的去路。
刚刚大胜的杨平十分膨胀,他相信自己判断,并且对方已经被苏州守军发现。
义军进攻临安的推断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sky在查探到官军动向和部署后,立刻进军北上,进攻在江边的四王子府兵。
三支府兵十万人,在营中作乐之时,被义军发起了突袭。
义军袭营,边放火边斩人。
然而效果却没有sky等人想象得那么好。
虽然义军是在突袭,但官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十万人,斩了近四万,官军反应过来时,义军还是没占到绝对的优势。
一次接触之后,义军不敌,只得后撤。
因为官军伤亡惨重,也不敢追击。
故而两军在江边,建营对峙。
拖下去,对不利的一定是义军。
等官军反应过来,必定会合围而上,届时义军就是必死无疑。
所以官军只要聚精会神,防止对方偷袭,就可稳操胜券。
在拖了三日之后,三支军队的统帅,骠骑将军卢光,亲自写了招安信。
信前半段,是分析如今义军必败的局势。
后半段,说的是让义军接受招安,免得再增伤亡。
sky为了缓兵之计,给卢光回了三个字。
“可以谈!”
卢光见状,大喜过望。
立即传信杨平,说你不用来了。
各路前来合围的兄弟军队,你们也不用来了。
反军已经被我招安,等他摆下鸿门宴,就可将人头送到临安。
被义军摆了一道的杨平,还在担心沿江一线会被突破。
现在卢光传信来,信中字里行间,都只写了五个字。
“不要争军功!”
杨平苦笑摇头。
忙活了半天,最终也只能让头功给别人。
心里说不憋屈是假的,但再憋屈也没办法,谁让卢光有本事呢?
现在就算赶过去,等他杨平赶到,黄花菜估计也凉了。
再加上,剿匪以来,牵扯的军队过多,军需浩大。
朝廷诸公,早有对此又有不满。
能早散一天,他杨平就能少挨一天的骂。
所以他就撤军了,各大府兵,从哪来的,就回哪去。
自己则是回临安等着隋王的嘉奖。
在营中苦思冥想破局之法的sky,一时半会,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倒是,对方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杨平,以及各路大军,竟然主动撤军了。
sky被卢光的操作整得是一脸的懵逼。
不过转念一想,他就得到了答案。
这卢光想借招安之名,摆下鸿门宴,斩了他的脑袋。
卢光提招安,sky当时只是介于形式所迫,随便敷衍一下卢光。
sky压根就没当回事。
没想到这个卢光还是个臆想家,他以为自己的鸿门宴是十拿九稳了,还怕别人夺了他的军功。
就自己自作聪明的让各路官军都退了。
sky之所以不敢和卢光死磕,就是迫于目前的形式压力。
突围,若是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话,有六分把握。
但就算突围了,多半也会被别的官军捡漏。
所以,是死局。
可这卢光到好,让兄弟们先撤了,自己来对付他。
说巧不巧,就在此时,卢光派使者来请sky去赴宴,说是谈招安之事。
sky冷笑一声,煞笔才会赴宴,你自己玩去吧!
sky斩使者,起兵怒攻官军大营。
在没了各方压力的义军,在江边是放手一搏。
sky之所以说和卢光战斗,有六成的把握,则是因为战斗目的简单。
他们现在只要突破即可,不用歼灭敌军。
他们要灭了官军或许有些难,但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突围,官军不一定能拦得住他们。
而且前两天,他们也交过手。
这三支府兵,比杨平的五万精兵,战斗力是要差很多的。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三支府兵都来自江南。
目前双方人数都是七万左右。
用官军的装备优势和他们作战能力相抵消,两军对比只能算是势均力敌。
而在站前,义军又迎来了好消息。
走散的陷阵营和敢死队,三千人,回到了营中。
这两支军队人数不多,但作战勇猛。
他们所能带来的作用,远超人数所能带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