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大败,寿春被破,韩信、刘贾、灌英与刘邦,四路大军将项羽围于垓下。
龙且战死,曹咎丢成皋,周殷叛楚,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把不可一世的霸王逼到了末路。
项羽逃到城父时,见城中十万百姓,被汉军屠杀殆尽,无一生还。
项羽心如死灰,楚军将士都是涕不成声。
内疚、自责、愤怒、无力,一时间项羽心中是绝望到了极点。
项羽带着疲惫之师,苦守着垓下。
夜间,沉闷而死寂的楚军大营,四面起了楚歌。
十万楚军,无一不思乡。
整个楚营,十万江东子弟,掩面而涕。
虞姬来到项羽面前,在悲歌中起舞。
慷慨悲歌而起。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阙,美人虞姬,就要拔剑自刎,离霸王而去。
项羽仰面而泣数行,而也没有要制止的举动。
西楚霸王已经心灰意冷,他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就算他英雄末路之际得了秦阳,可追究还是逃不过要命绝垓下的命运。
就在这时,是士卒浑身是血冲进楚营,见营中气氛不对,立即大叫道:“霸王!霸王!大司马来信了!”
“说已经派人到乌江接霸王了!”
项羽抹去眼泪,立即打开了秦阳给他的绢帛书信。
信中的内容极其简洁。
“霸王八百出营,阳已在乌江等候。”
信的后面还给项羽画了一张逃跑路线图。
项羽问道:“义兄没有说这十万楚军当如何?”
这名浑身是血的士卒,赫然就是一人杀进汉军包围圈,并将信成功送到霸王手里的导师小孩。
导师小孩抬起脸,项羽恍然。
项羽记得,这人就是秦阳的三名门客中唯一佩武器的一位。
“是你?”
导师小孩点头道:“霸王,别来无恙!”
“秦公子让这十万大军降!”
项羽叹息一声,最终还是无奈准备接受秦阳的安排。
虽然项羽非常不舍这十万大军,但若没有这十万大军在这掩护。
他八百亲卫是如何也不可能从汉军十面埋伏中出去的。
项羽叹道:“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
导师小孩是一阵的无语。
这是该仰天长啸,该自刎了?
这都还没到乌江呢!
项羽就是这个性格,当断不断,优柔寡断。
该狠之时,又各种的妇人之仁。
要不是导师小孩渡江之前,秦阳早料到项羽会走这一步,导师小孩现在都没耐心劝了。
秦阳一万次嘱咐,项羽的性格就像小孩一样,你得哄着他,慢慢把他引导到正规上来。
导师小孩道:“霸王!这八百人,你就可挑选江东子弟啊!”
“而且秦公子已经在乌江等了!这八百人是能带回江东的!”
项羽一愣,后问道:“不会有追兵?”
导师小孩道:“追兵会有!但只要霸王按着秦公子给的路线走,一定能走到乌江的!”
“汉军也不能追上!”
导师小孩虽不那么了解历史,但在梅长苏和诸葛小力的熏陶下,也是知道历史上乌江自刎是怎么回事的。
历史记载,虞姬自刎垓下后,项羽连夜带着八百精骑,趁夜色突围,直至天明后,刘邦才发现。
刘邦让灌英带着几千人去追,本来是追不上的。
可项羽跑到阴陵就迷路了。
项羽问一田父,这田父的儿子正好追随项羽战死沙场。
田父记恨,就诓骗项羽进入沼泽。
项羽深陷沼泽,这才被汉军追上。
最后跑到乌江,就只剩23人了。
项羽悲切之下,这才自刎乌江。
知道了这段历史,导师小孩是一点都不惊慌项羽会跑不出去。
而且有了秦阳的路线,项羽也不可能迷路。
所以说这八百人安全到达乌江是不成问题的。
项羽见导师小孩如此笃定,出于对秦阳的信任,项羽相信这人不可能说假话。
项羽起身,一把搂住虞姬,并把虞姬的剑给夺了下来。
导师小孩道:“赶快回江东啊!还自什么杀!江东父老可等着霸王呢!”
“霸王快去选人!”
“越早越好!”
项羽连忙点头,选了跟着他最早的八百精骑,借着夜色一路杀出垓下大营。
项羽走后,导师小孩面对一小部分死忠于项羽,但却又没能跟随霸王的士卒道。
“霸王去江东,终有一日会卷土重来的!”
“尔等誓死追寻霸王之心,我已知晓。”
“不肯降者,上前一步!”
很快,导师小孩面前就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
保守估计,这都有大半了。
十万楚军,能有一半肯不顾生死追随项羽的。
可见项羽在军中的威望。
别说一半的人是少的了,人都怕死,而且还是少有老下有小的男人。
面对现实时,人是很难有多余的情感来超脱现实的。
当然,人若是一旦有了这种情感,就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导师小孩点头道:“好样的!都是好样的!”
“但我带不走这么多人,我只能带走一千人。”
导师小孩走进人群中,挑选着身强力壮的士卒。
很快,导师小孩就选中了一千人。
“没被选上的,你们不用羡慕他们。他们此去多半都会回不来,所以也没什么好羡慕的!”
导师小孩回头面对这一千人,道:“我对你们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要去做的是为大楚尽忠!”
“你们敢站出来,相信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现在!上马!出发!”
在项羽离去后不久后,导师小孩也出发了。
他和项羽的方向不同,项羽是向南去乌江。
而他则与项羽背道而驰,他要向北,去伏击那条从关中而来,即将被拉到长江边长的粮道。
次日清晨,十万楚军在一名偏将的带领下,投降了刘邦。
刘邦这才猛然发现,项羽那厮昨夜已经逃离了垓下。
刘邦大怒,立命灌英带千人快骑前去追赶。
而他自己则带着大部队随后压上。
当刘邦带大军赶到东城时,灌英回报。
项羽已经在秦阳的接应下渡江。
张良闻言,顿时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