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节 胜利遮掩了失败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哈萨克的失败只是中俄英三国之战的一个战场,但由于这个战场的激烈程度,掩盖了其他战场上取得的一些优势。

进兵到西伯利亚的中国軍队就一直在胜利,可因为这里没什么值得一体的大胜,反倒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力。

犹如中国在哈萨克地区处于地利和交通的不利地位一样,由于铁路的原因,原本俄国占有优势的西伯利亚反倒成为俄国不利的区域,西伯利亚的水路确实是一个良好的运输通道,但那是跟过去中国的草原戈壁相比,铁路通车之后,中国反而更容易将軍队调动到希比利亚边境,俄国人的水路反而变得劣势了。

在这个方向上,中国派出的軍队数量并没有派往哈萨克地区的多,但因为俄国在这一带兵力投入的薄弱,反倒让中国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十余万大军杀入西伯利亚地区,很快就攻占了贝加尔湖一带。

重新恢复被俄国人占领的矿山,乡兵承担了过去辅兵的任务,负责维持治安,剿灭地方反抗势力,保持交通畅通。战兵和辅兵继续扩大占领区,沿着商道向俄国西部地区开进,至于东北地带,暂时相对平静,中国的攻击计划中,并没有在勒拿河以东地区大规模展开行动的计划,小规模的行动,仅限于组织黑龙江一带的部落武装,扫荡俄国的军事据点。以及海军北上攻打俄国在勘察加等地的军事要塞,最大的也不过是攻占有俄国軍队驻防,但归属一直有争议的库页岛。

战争进行了半年,但从战场上来看,甚至还看不出这是一场大战。远没有拿破仑战争那么激烈,通过一两场决战就能灭掉一国。可事实上双方动用的兵力,已经超过了拿破仑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役,只是因为双方都属于领土上的庞然大物,中国在哈萨克地区已经收缩了上千公里,这在欧洲早就已经跨越了多个国境,可在东方,战争甚至依然在绝对意义上的边境地区进行。

到了夏季,双方兵力已经超过了拿破仑时代的任何一场战争,包括拿破仑动员六十万大军进入俄国的战争,中国在哈萨克已经集中了60万人,英国向这里投送了30万軍队,俄国軍队已经送来了40万人,依然是英俄联军处于攻势,而中国处于守势,甚至哈萨克丘陵防线都开始岌岌可危。

进入西伯利亚地区的30万軍队,已经向西攻击到了叶尼塞河边。遭遇的反抗越来越激烈,俄国在西伯利亚的军事力量一直很薄弱,正规兵力始终没有超过十万人。但拿破仑战争后,沙皇开始在西伯利亚也推行农奴制,当时流放了许多在战争中反叛的地主和贵族,允许这些人将他们的农奴也带到西伯利亚垦殖,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乌拉尔山以东的俄国人达到了400多万人,开辟出了数千万耕地面积的地主庄园。

这些人虽然是流放者,但他们在战争中,大多数站在了沙皇一边,正规军兵力不足,他们自发的武装起来抵抗中国軍队的推进。

这让中国大军在正面战场上遭遇的压力不大,可是治安环境一直很差,所打的战争,更像是一场治安战。面对这种情况,政治跟军事力量结合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拉拢一部分可以合作的本地势力,打击那些反叛力量,要比一味镇压要来的有效的多。

本地势力中,布里亚特等跟中国有关系的游牧部落是相对容易拉拢的,但农奴地主是很难拉拢的。另外西伯利亚还有半数是自由民,拿破仑战争之前,西伯利亚本来是没有农奴存在的,这里本就是一个流放不听话农奴的地方。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大大增加了地主的特权,允许他们流放自己的农奴到西伯利亚,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地主对农奴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

由于流放西伯利亚几乎是一个“地狱”的同义词,强迫流亡至此的农奴们很难挺过这里的寒冬,所以这里的人口增长缓慢。但这些流放的农奴,只要活下去的,都成为了自由民,沙皇在西伯利亚推行农奴制之前,这里就有190万人,现在400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就是这些自由民的后代。

虽然他们的祖先是被流放来的,虽然沙皇对他们从未友好过,可这些人组织分散,只能依靠沙皇的政府机构,现在沙皇的政府机构被摧毁,但要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也不容易,他们还有一个宗教的牵绊,在东正教文化下,沙皇在他们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没人敢于反抗沙皇。

对这些人暂时先争取的是他们的中立。

西伯利亚的治安战和政治攻防,都不是能快速分出胜负的方式,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肯定还是战场上的正面决战,所以沙皇才对西伯利亚的丢失无动于衷,将主要兵力都放在西部地区,联合英军跟中国軍队打大决战。

英军逐步承担起了正面进攻的角色,英国人开始修复破损的铁路,增加更多的援军,英国軍队人数在盛夏到来前就达到了50万,而俄国兵力增加到了80万人。但中国反而扭转了兵力劣势,将前线軍队增加到了150万人,并且在伊犁地区囤积了100万后备兵员,计划中派往西部地区的300万兵力,大部已经到位。

度过最开始的困难之后,双方基本上就进入了相持阶段。

英国人依然在继续进攻,强攻哈萨克丘陵防线,中国軍队守中有攻,不时出击,双方在草原地带时常发生激战,互有胜负。俄军主力已经开始调往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为了东进支援叶尼塞河,而是从额尔齐斯河南下,他们希望动这里突破中国沿河建立的要塞防线,攻入伊犁地区,包抄哈萨克中国主力的后路。

但可惜作为哈萨克防线右翼的重要防线,中国人打造的工事质量相当可靠,驻防兵力也足够,物资充足,俄军久攻不下,这个方向也开始相持。

普通人只看得懂胜负,为看不懂这种相持的转折意义,所以大家依然认为哈萨克地区是失败的,丢失了大量土地给敌人,派了那么多兵去都收不回来。

美洲的战报则开始不断传回来,黄求还俘虏了三万美军,皇太子更是直接俘虏了五万西班牙軍队,基本上歼灭了欧洲战场上的西班牙主力,并且开始向美国发动正面攻势。

面对美国不断传回来的有利消息,周琅没有选择,只能加大宣传,告诉大家皇太子一直在打胜仗。

在眼前的情况下,太需要一些胜利来提振民心了。同时一系列的宣传攻势也在进行,告诉老百姓为什么打这场战争,将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西方,在美洲地区,解释是美国人盗采中国黄金,西班牙人想抢夺,皇太子派人收回,结果对方反而率先宣战。在欧洲的解释是,俄国人要抢夺中国的铁路,所以向中国宣战。总之一句话,这些夷人合起伙来,就想从中国抢东西。

这符合大多数民众的认知,那就是夷人都是强盗的逻辑,别人好像总想占咱的便宜,不让他们占,他们就要抢,从匈奴、突厥到蒙古、满清不都是这样吗。

在这波宣传中,皇太子开始成为一个英雄,他取得的胜利,并不重要,关键他取得的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胜利。

但在明眼人看来,这种胜利没有价值,从一开始就不该发生。任何战争,一旦发展到了一个国家需要跟许多国家进行苦战的时候,一定是产生了什么特别失败的失误。

皇太子的胜利所掩盖的,就是这些失误,这些外交上的失败。

美洲地区本不该发生战争,也就不会让本土卷入这场大战中。甚至有可能的话,应该是中国在美洲地区组织联盟围攻别人,比如拉拢美国围攻英国,拉拢西班牙对抗美国,而不是现在这样,将所有地区势力都推向了敌对。

这不仅仅是金矿的问题,而是皇太子在美洲地区长期执政中积累的矛盾,西班牙能够保持美洲殖民地,早些时候依靠的就是中国的支持。换任何一个人在这里执政,西班牙人都更愿意依靠中国,而不是对自己的殖民地野心勃勃的美国。

在对待西班牙殖民地问题上,欧美国家是用商业渗透的方式,皇太子则更富有侵略性,在拉普拉塔河一带,一直进行强行移民活动,在西班牙殖民地腹地,不断建立独立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殖民点。

支持商业势力在秘鲁、智利等地争夺矿产,雇佣印第安人开采,又组织护矿队对抗印第安势力,这一个个矿区,也几乎是独立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势力,还常常瞒报收入,缴纳的税收少之又少。

西班牙人一直敢怒不敢言,只能引入英国资本对抗,并且跟英国越走越近,跟中国越走越远。

皇太子这些外交和政治上的粗陋措施,在本国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官员的不认同,认为皇太子欠缺政治才能,多次希望能把皇太子从美洲调回。

这些声音直到战前达到了最高峰,但又随着战争戛然而止,并且随着皇太子不断胜利的消息传回来后,彻底消失了。

军事胜利,暂时掩盖了外交和政治上的失败。

但周琅心里却很明白,在美洲历练上,皇太子是不及格的。

反倒是一直在外散养的皇长子周成功,政治上颇富才华,他为自己谋取了希腊的王位,治理上也可圈可点,关键是以这样一个小国的身份,在欧亚势力交汇的复杂地缘位置,不但游刃有余,还一直能发挥出远比国力更巨大的影响力。

成功拖住满清参战的脚步就是一个例子,但随着中国在哈萨克的不断败退,满清越来越蠢蠢欲动,外交领事发回来的情报警告,满清十分有可能加入这场战争,可是周成功却一再坚持,满清是可靠的。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宇宙职业选手 光阴之外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半仙 明克街13号 神秘复苏 人道大圣 深空彼岸 择日飞升 不科学御兽
作者狂人阿Q其他书: 大国崛起1900 回到明末当军阀 南阀 穿越之大民国
相关推荐: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你当律师,把法官送进去了?超凡先锋重生09:合成系男神晋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