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上,朝鲜使者崔有庆“义正辞严”地说着谎言。
“辽东、奴尔干、和林、上都等地原本就是韩国旧地。为了表彰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功绩,韩国先祖将这几块土地赏赐给蒙古人居住。
为了表达韩国民族的好客,先祖还曾邀请蒙古诸部旅居韩国。之后,在先祖的斡旋下,世祖忽必烈停止西征,避免西域百姓再遭屠戮。
在征服大宋后,先王又劝忽必烈放下屠刀……”
对于崔有庆,朱棣原本还有几分好感。因为此人在靖难之前就曾预言过朱棣会成为大明的皇帝。
可今天,崔有庆在说话时明显有些不着边际。
元朝时期,韩国由王氏政权控制,始终奉大元为宗主国。在大明建立之时,韩国大将李成桂趁机发动政变,建立李氏王朝。
为了巩固政权,缓和与明朝的关系,李氏王朝主动向大明俯首称臣,恳请明太祖将其国号改为朝鲜。
尚不知道李氏狼子野心的朱元璋欣然同意,并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
在此之后,朝鲜太宗暗中推行北拓政策,一度占领合兰府一带。
如果按照原有的进程,朝鲜还会得寸进尺地在图们江南岸设置东北六郡,全面挤占女真人的生存空间,不断蚕食大明的疆域。
为此,周林才出钱、出枪武装斡朵怜部的猛哥帖木儿,让他以建州左卫指挥使的身份抗击朝鲜入侵。
“韩国民族发源于白头山一带。唐宋时以大同江划分两国疆域已经严重侵害了朝鲜的利益。更不要说当年的辽阳正是韩国的王城所在……”
面对崔有庆的侃侃而谈,周林尴尬得直想捂脸。
宇宙第一大国的确不同凡响,碰瓷历史的能力实在是强。生将韩国当成自己的祖宗。
接下来,不知道崔有庆会不会大言不惭地指出朱棣也是朝鲜人的“事实”。
“据臣所知,陛下的亲生母亲也是朝鲜人……”
下一刻,崔有庆果然不负众望。
“哈哈……”
没等朱棣发火,周林忍不住大笑起来。
“淇国公,你是在嘲笑本使还是在蔑视朝鲜王国?”
崔有庆明显有点挂不住脸,怒气冲冲地看向周林。
周林挑起眉毛道:“贵使此言差矣。明明是你诬蔑圣上在前,怎么反倒攀咬起本公?”
随后,他走出班中,向上拱手道:“陛下身为先皇后的嫡子,何来朝鲜生母之说?贵使是在暗指陛下得位不正吗?”
一句话说到关键。换成其他使臣早就跪地请罪。可崔有庆却言之凿凿地反驳道:“根据朝鲜正史记载,大明皇帝的生母是碽妃掑氏……”
“混账!将此人逐出殿去!”
忍无可忍的朱棣霍然起身。
首先,他的生母是蒙古人,并非朝鲜后裔。其次,他不可能否认嫡子的身份,影响其皇位的正统性。
“陛下不必动怒。”
周林抬手拦住金瓜武士,扭头看向崔有庆道:“本公想问一个问题。既然你说此事由朝鲜正史记载,敢问朝鲜是哪年成立的?”
朝鲜成立之时,朱棣已经获封燕王。此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这个……”
时间线上出现问题,崔有庆也没有办法生编。
周林打了个哈哈道:“莫非这是由韩国王朝记载的?”
“正是!”
救命稻草伸来,崔有庆赶紧顺杆就爬。
周林冷笑一声道:“看来崔使者愿意承认和接受王氏政权的正统性。如此说来,朝鲜太宗岂不是乱臣贼子?或者说,陛下也是你们的皇帝?”
“你怎敢出此狂言?”
崔有庆气得咬牙切齿。
周林也不理他,自顾自地说道:“据说前元的宫廷之中皆由韩国人担任内侍。不知崔使者的祖先是哪位公公?”
“哈哈……”
此言一出,殿内的诸位武将毫无顾忌地大笑起来。
一众文臣虽然不喜欢周林的胡搅蛮缠,但也觉得挺解气。
“你……你这是在公然破坏两国友谊!要知道,你们的太祖皇帝也将朝鲜定为不征之国,足见其对朝鲜的尊重!”
崔有庆的面色变得异常难看,似乎随时都有中风的可能。
周林轻蔑地看了他一眼道:“哪有什么不征之国?”
这句话令殿内的文臣微微皱眉。
反击朝鲜使者的挑衅没有问题,可公开否定太祖的圣训似乎有些不妥。
面对质疑,周林不慌不忙地说道:“太祖曾言‘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当初,太祖定朝鲜为不征之国,是因为朝鲜太宗亲自上书称臣,坚称不会进犯大明。”
停顿一下,周林继续说道:“自唐以来,中原与韩国的边境始终定在大同江一线。大明承袭宋、元,自然应该按照之前的边界划分两国疆土。
可如今,尔等已经跃过大同江,侵占合兰府,并与大明的建州卫激战于半岛西北。若不是猛哥帖木儿将军奋勇抵抗,尔等现在已经兵临北平了!”
历史上,正是由于朝鲜使者用似是而非的借口哄骗朱棣,才导致大明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的偌大一片区域送了出去。
眼下,周林就是要挑破朝鲜使者的阴谋,避免国土沦丧。
如果不制止朝鲜北拓,女真人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被无限压缩。东海、海西和建州女真会因此抱团对抗大明与朝鲜,导致两百多年后的满清崛起。
“此外,朝鲜与韩国没有任何关系。本公劝贵使好好研习一下历史,不要再信口雌黄、令天下人贻笑大方!”
最后,周林无情揭穿崔有庆的谎言。
闻听此言,崔有庆的脸上变得白一阵、红一阵。
半晌,他戟指周林道:“淇国公,你是想让两国刀兵相见吗?”
“你们敢吗?”
周林露出鄙夷的神情。
“好,好得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崔有庆咬了下牙道:“既然如此,尔等就等着王师讨伐吧!”
“陛下,臣请领兵出战!”
“臣愿为陛下踏平朝鲜!”
听到他的战争宣言,殿内武将纷纷请战。
恰在此时,朱高燧拱手出班道:“儿臣以为,诸公中唯有淇国公熟悉辽东情况,不如由他为国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