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闹腾了多久,陈轩才算是沉沉的睡去。
因为不放心他,所以罗雨薇也没有离开,索性拿起了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在一旁陪着陈轩。
但看了一会儿后,她又微微歪头望向了陈轩,有些不开心的伸手轻揉开了他紧皱的眉头。
又等了一会儿,发现两道眉毛又要往一起凑,又伸手去揉,等陈轩终于老实下来,这才微微笑着继续翻书。
陈轩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天光大亮,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气,扭头一看,就看到罗雨薇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着。
她两手合在一起,枕着脑袋,睡的正香。
而那股淡淡的香气也正是从她身上传来。
这股香气让陈轩精神一振,伸了个懒腰,发出了一阵咔咔的骨骼轻响。
嗯,还不错,说不定个子以后还能再长一长。
现在已经有一米八,要是能长到一米九,那就好了。
陈轩满意的想到。
他的动作惊醒了罗雨薇,她抬起头看到陈轩已经醒来,猛地一惊。
“首长,你醒了。”
罗雨薇低着头整理着头发,不肯让陈轩看到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
“嗯,刚醒。”
陈轩笑道。
“我去给你准备早饭。”
满脸通红的罗雨薇一边整理着有些皱巴巴的衣服,一边出了窑洞。
该死,该不会被他看到自己的狼狈相吧?
这下在他心里的评价会不会降低?
罗雨薇也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就是看书看的太困,想着稍微休息一下,结果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这个时候了。
这让她心里很是懊恼。
不一会的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还有小咸菜就端了上来。
闻到小米粥的香气,陈轩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昨天光顾着喝酒,也没怎么吃东西,这小米粥真是救了他的命了。
几碗小米粥下肚,陈轩这才满血复活。
“这粥真香,太养胃了。”
“首长,如果你喜欢,以后我可以经常给你熬粥。”
“好啊,那就一言为定了。”
听了这话,罗雨薇一双眼睛笑成了月牙。
可惜温馨的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和尚很快就冲了进来。
“首长,那个毛子又派人来找您啦。”
“好,我知道了。”
知道已经把苏联人抻的差不多了,陈轩也就不准备再抻下去。
该和华西列夫斯基谈谈了。
……
熟悉的会议室,熟悉的谈判对象,不过这一次华西列夫斯基的脸上少了一些倨傲,多了一丝焦躁。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苏军的前线形势已经是急转直下,两个机械化军被德军一口吞下,剩下的几个机械化军也是岌岌可危。
现在德军已经距离明斯克不远了,如果明斯克失守,那德军的兵锋将直指基辅。
虽然慈父大人一如既往的坚定,认为明斯克不会失守,基辅也是固若金汤,可前线苏军的巨大伤亡已经让他坐立不安。
因此,他对于迟迟没能和八路军达成协议的华西列夫斯基也产生了不满。
华西列夫斯基知道,如果自己再这样拖拉下去的话,那接下来他就只能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了。
所以,一见面华西列夫斯基再也没有任何的拖沓,直接同意了陈轩昨天所提出的全部要求。
将为即将组建的华北军区提供可以武装三到四个师的装甲部队——而且其中有着不少于一个团的斯大林-2重型坦克。
至于其他重型装甲师所必须的武器装备,包括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弹炮,也将由苏方提供。
苏联还将为八路军提供除了轻武器弹药以外的包括炮弹生产线在内的机械设备。
至于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机器设备,因为现在运力的缘故,所以要等到东三省全部解放之后,才能实施。
陈轩在仔细思考过后,也答应了华西列夫斯基的这个条件。
毕竟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想要完成彻底的工业化改造,需要的机器设备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还要用上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陈轩知道,卫国战争还要持续数年时间,不怕苏联能离得开防弹背心还有青霉素这两种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
而且除了这两种东西以外,陈轩还设计已经构想了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出来。
除了已经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以外,还有为坦克设计的反应装甲,以及新型穿甲弹等等。
既然双方都已经有了合作的意向,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陈轩把协议的具体内容交给了下面的参谋——这就不用他再管了,不然的话,那这些天他也就不用干别的事了。
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中苏友好互助协议终于签订。
中方在这份协议中可谓是大获全胜,占尽了便宜。
不过中方虽然是胜了,可苏方也不算输,毕竟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苏方答应,将在三个月内将八路军所需要的各种重武器以及重型坦克等武器装备运抵陕西。
不足的部分,将在未来八路军解放东三省以后,全部补齐。
陈轩作为全权代表,在签订的协议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陈司令Y,希望我们未来能合作愉快吧。”
拿着这份协议,华西列夫斯基和陈轩握手,然后表情复杂的说道。
“放心好了,副总参谋长同志,我们中国人一向是说话算话的。这里,还有我为伟大的苏联红军准备的三份礼物,副总参谋长同志可以看一看。”
说着,陈轩把三份文件递给了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列夫斯基打开文件,只看了两眼,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这上面正是破甲弹、RPG-7以及AK-47步枪的介绍。
这两样东西,就是后世各国游击队的三大神器之二。
华西列夫斯基看着这两份文件,两眼放光——这两种武器制作简单,手工作坊就能制作,而且成本低廉,简直和苏联红军的战略需要同出一辙。
“司令Y同志,这些都是真的吗?”
华西列夫斯基兴奋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