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流言之祸 2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史书记载灵帝是昏君、十常侍为大奸大恶之徒的结论,实则与事实不符。究其缘由是有史以来,文人一直把持治史,骨子里自然而然为文臣说话,将灵帝与宦官写成导致汉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而深层次的原因却很少有人提及。

十常待本是阉人,身份低贱,本身又无后代,不会对皇家产生真正的威胁,又唯皇帝之命行事,应该说是皇帝的代言人。十常侍之所以权势滔天,是因为灵帝政治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因而分出不少权力移到内宫。灵帝视张让、赵忠等常侍为臂助,实是无奈之举,若非被士人集团逼得无路可走,又怎会出现如此怪现象?

世族大家在朝廷根深蒂固,同气连枝,相互联姻,势力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党争明面上是内侍取得胜利,实则背后的指挥官灵帝受益最大,这次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因为士人集团失败,史书上便称其为“祸”。灵帝刚登基时,是以一己之力对抗世家大族万万之众,扶持内侍逐步夺取上层权力的人,又岂是心思简单之辈?史书记载,灵帝死前,统治阶级上层三大力量,一是以何进为首的国戚,把持军权二是以袁家为首的士人集团,把持部分朝政三是十常侍为代表的内侍,把持宫中禁卫、内府和部分朝政三派实力相当,朝堂势力分布比较均衡。应该说灵帝并非没有心机,而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主,只是大汉弊端已重,朝堂权力平衡仅能维持现状,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问题越来越严重,黄巾之乱将大汉的社会矛盾彻底引爆,一举压垮了摇摇欲坠的大汉帝国。

历史上何进实在是个最大的笑话,灵帝扶持他用来对抗世家大族,在最后关头却被世家大族利用,因为皇储一事与内侍势力互殴,最终两败俱伤。而另一派系世家大族的代表文官势力,也未得到什么便宜,因为没有兵权,让奉何进之命带兵进京的寒门武将董卓,用蛮横的武力将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应当说,灵帝驾崩前朝堂相互制衡的三大势力,在其驾崩以后因为内斗损耗太大,都败得一塌糊涂。

从历史记载认真分析后还原真相,才能得出灵帝并非庸人的判断。赵忠为灵帝重用,倚之与朝臣对抗,又岂是易与之辈?赵忠了解灵帝性格,提及这件事情之时,不断观察灵帝神色,却不敢轻下断语。

灵帝心思转动,明白赵忠提起青州神童,并非为其讨要好处,而是想族灭其家。灵帝问道赵忠青州神童有何仇人,赵忠早就有所准备,不去回答此事是真是假,只是建议灵帝允许他派人打听。其间对答,虽是廖廖数语,却是各自动了不少心思,姜述的小命在两人交谈之时摇摇摆摆,倘若灵帝一个不慎,被赵忠糊弄过去,轻易发话诛族,姜述在这个世上,落荒而逃就成了唯一宿命。

幸亏灵帝刚刚激情过后,心底清明,明白涂高一说九成九是假。灵帝罕见得费心琢磨一会,便将赵忠的心思瞅得明明白白,若让赵忠派人调查,最终结果不言而喻,不出意外必会按照赵忠意愿禀报上来。

所谓帝心难测,灵帝想通其中蹊跷,当然不会沿着赵忠思路行事,吩咐道:“宣中旨,召青州姜家子入宫见驾。”

赵忠知晓此事再不能多言,躬身下去准备中旨。赵忠出殿以后,灵帝冷笑一声,让人传召张让过来,安排他几件事务,又仔细叮嘱一番。

孔融府上此时高朋满座,二十余位骚客文人汇聚一堂,正在高谈阔论。河北名士辛评此次受邀来北海小住,昨晚刚到,孔融今日辞了公务在家陪同。辛评闻听孔融讲述姜述论道一事,口中不言,眼中却露出不信之意,孔融也不多言,让书童取来文稿,让辛评过目。

辛评阅完,抚手问道:“果然是好才情。此言为何人所录?”

孔融笑道:“当初郑玄先生也在,此稿是其弟子孙乾整理。”

辛评叹道:“原本以为少年或有聪慧者,却不料竟有这般天才,小小年纪见识如此老辣独到,让人叹服。”

众人见状,索来稿件传阅。正在此时,下人送来一张名刺,孔融打开一看,不由大喜,笑道:“刚才尚在议论姜家子,如今却到了门前。”

说完竟然亲去府门迎接。众人听说传言中的姜家子到了,皆心生好奇,随在孔融身后,都想先睹为快。来到府门口,只见府门前立着十余人,为首一位十岁上下的少年,穿着考究,面目俊俏,风度不凡。十余位彪悍护卫牵马排在身后,甚是整齐,一见便知是大家子弟。

姜述见孔融亲自来迎,连忙上前施礼:“小子见过大人,大人如此厚待,却让小子受宠若惊。”

孔融笑着上前,拉着姜述,环视众人,笑道:“此便是本官小友姜述,此子大才,可为本官之师。”

姜述连忙谦道:“小子多谢太守大人抬爱,实则才学与大人相比,无地自容也。”

孔融将姜述接进门来,向诸人依次引见,众人落座,孔融问道:“与小友相别数月,小友又长高一些,家堂康健否。”

姜述答道:“多谢大人挂念,代家堂问大人安。”

孔融笑道:“方才与众人谈起小友论道,众人皆受益非浅。”

众人纷纷附合,不吝赞美之语。

姜述道:“小子拙见,谢诸位不吝指教之恩德。”

孔融道:“此次前来,莫非又有大作问世?”

姜述道:“小子不敢,因为三字经成书,特来请太守指教。”说完,姜述将一个包裹交给孔融。

孔融阅至“融四岁,能让梨”此句,不由笑道:“此书字字珠矶,只是将本官少年丑事写入其中,却有些不伦不类。”此书一出,必为后世童子启蒙之书,孔融能名列其中,为名传千古之美事,嘴上如此说话,欢喜之色却已洋溢脸上。

姜述笑道:“大人如此美德,当得儿童启蒙的最佳案例之一。大人且看下去,后面还附有讲义。”

孔融仔细读完,道:“果然是好书,此天下蒙童之最佳选择。为何其中空有数十行?”

姜述解释道:“此书全文应是一千零八十字,因小子家中藏书不全,因此缺少事迹,故而其间留有三十行,计一百八十字容后面补上。小子近期将去拜访相关世家,选其警醒世人之事例,斟酌以后丰富其中。”

孔融点头道:“此书必为天下人造福,本官即刻上书,明日使人送去朝廷,让朝廷下诏,将此书抄录传达天下郡县,以为天下启蒙教材。”孔融此语,实含私心,其名列于经书之上,自然想让此书得到朝廷诏书而为天下学童启蒙教材,孔融则成了圣人之后孔家又一个千古流芳的人物。

众人见孔融评价如此,甚是好奇,不由开口索书拜读。孔融本欲将此书推达天下,笑道:“本书只有两本,不若让姜家小友诵读一遍。”

姜述接过三字经,当厅朗读起来。三字经本为其所撰,近日费了不少脑筋,编得朗朗上口,加上尚未变声,更让人感觉此确为蒙童的绝佳教材。

读到一半,下面开始骚动起来。荀季乃荀家子弟,闻听方才孔融所言,知道此书必会成为朝廷钦定的启蒙书籍,荀家八子列名其中,此为名传千古之举,未等姜述念完,便上前求得另一本经书,当厅抄录起来。

古代文人最重名节,姜述所改又是刻意而为,在座诸位都是名士,或是其祖上、或是其叔伯、或是其师友列名书中,一时间除了数人无关联之外,其余众人纷纷上前,争先恐后要求抄录。

辛评在侧,未听见有辛家人列名其上,不由眉头锁愁,在旁闷闷不乐。孔融在侧观察,自是明悉其意,走近小声道:“此书尚未定稿,辛家历代多出贤人,兄将家人事迹整理出来,让姜家子知晓,未来定稿之时,定有辛氏一席之地。”

辛评闻言,顾不得面子,疾趋到姜述身边,施礼道:“听闻此书尚未定稿,未知我辛家能否名列其上?”

姜述笑道:“先生勿要多礼,小子所知各家贤士事迹不多,因此还须补充。辛家历代贤人众多,定然能够入选,只是小子孤陋寡闻,不知辛家贤人故事,因此不敢胡乱书写。”

辛评心中稍安,道:“小友稍候,老夫立即去书写辛家贤人事迹,请小友将辛家列入书中,辛家上下定会深感大德。”

姜述虽然存了收买世族大家的念头,却料不到此书会让文人们如此重视,心中暗自对古人名节之重另行估量。

众人为了抄书,厅内纷纷乱乱,姜述悄悄对孔融道:“众人各不相让,恐伤和气,何不使人朗读,众人抄录便是。”

孔融点头称是,让下人准备笔墨,安排门客诵读,又安排人手日夜抄录,以备亲朋好友索要之需。安排完毕,已是过了饭时,众人此时怎还顾得上饮宴?孔融环视客厅,不由摇头苦笑,招呼姜述到书房叙话。

...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修罗天帝诀神级提炼术把现实改造成游戏真元清风传超人不用修练美漫生存指南英灵游戏灵异超市宇宙大瘟疫三陆传奇之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