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再世普众生,历尽艰难新粮成。
辛丑归位粮犹在,至今不忘袁翁功。
自幼时便背得《锄禾》一诗,朗朗上口,却不求甚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并不能理解,直到在小学的历史教本上看到袁公,听到袁公。方才有懵懂理解。
只是当时还小,懵懂无知下只觉得袁公做的事很平常,很平凡。试问农民谁不会种地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成熟,知识的储备。方才懂得袁公的不易与伟大。
杂交水稻之父,国之栋梁,无双国士。哪一个头衔,都代表着无可替代的荣誉。他放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将饥饿驱赶,将食物带给了太多的人。
人人能吃饭,户户有余粮。
袁公可谓栋梁之才。
甚至于可见网图调侃曰:“就是把你们喂太饱了。”
天下谁不知袁公?
我自认感情澹薄,人情世故全不在乎。唯有看到这些忧国忧民,不顾一切付出之士,总是忍不住的鼻头发酸。总想哭一场。
这种哭,并非情绪的崩溃与悲哀之流。而是单纯的激动和振奋。
对的,就是这种感情。
我生于千禧之前,长于千禧之后。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但朋友们还总说我幼稚,感情丰富。
有时也会与我嬉闹笑道:“人家忧国忧民,与你何干。你为他们而喜,为他们而悲?”
是的,他们不认识我,因为我除了一些专业和卖弄一些文字外,没有任何可以引起他们注意的地方。说得好听是芸芸众生,说得刺耳便是位同蝼蚁罢了。
但我想,这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钦佩,对他们的敬佩。瞻仰他们的风采,为他们取得的成就高兴。
谁不为自己家里取得的成就自豪呢?对不对。
杂交的水稻,不仅仅给华夏带来了福音,更为整个世界驱赶了饥饿。
东方的魔稻,不仅仅喂饱了国人,更遍洒在整个世界。
昔有神农得九彩穗,以为五谷。
今有袁公专注田畴,不断耕耘。
转眼也作人父。也教着自己孩子《锄禾》。也和孩子说着袁公事迹。
今日偶得袁公溘逝之音,初而讶,再而哀。后闻其谣,正自窃喜。不想午后再闻噩耗。复悲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自此一代大才长逝矣。
不胜悲戚,故复盘《锄禾》一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刻读来,竞像袁公一生写照。
金老曾言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袁公岂不为侠者乎?
一身肝胆,入青植黄土。
两袖清风,闻金黄稻香。
三生有幸,识赤胆袁公。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四季如常,种百稻千障。
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换来的是稻香四溢。国富家康。
有人说,英雄总会逝去,在滚滚的时间长河中。会掩埋,会消失。最后会被人遗忘。
可若是英雄,又怎会被人遗忘?
君不见神农嫘祖鲁班功,不闻毕升蔡伦宋应星?
肉身会死,灵魂会灭。
但他们留下来的,是一分魂。是一分可令后人往之的魂。
袁公,一路走好。
您所做的一切,自当牢记于心。
易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