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周易站在国子监的屋子里面,看着四个起哄的学生,声音严肃,说道:
“有问题,可以提问。
但是,不能起哄喧哗。
拉出去,按国子监的规矩办事。”
“是。”
国子监的仆役们将这四个起哄的人抬了出去。
不多时,便能听到屋外的哀嚎之声。
倒不是周易心狠手辣,而是这的确是国子监的规矩。
周易只是遵守规矩,照章办事罢了。
扰乱课堂秩序者,痛责。
……
教室里,其他学生看着周易的雷霆手腕,听着屋外的惨叫连连,一个个都有些噤若寒蝉。
再也不敢随意起哄了。
周易看着这个场景,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于读书人来说,很多时候,暴力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手段。
……
窗外,宋讷的眉头紧皱,转身看着周围的大儒:
“这就是你们的安排?”
“多话大儒”说道:
“宋祭酒,这不是我们安排的人……”
宋讷眉头紧锁:
“不是你们安排的人,难道还是周易安排的人不成?
一群蠢才!
无用,废物!”
“多话大儒”面色有些尴尬,但还是说道:
“宋祭酒,您看,现在的周易已经被我们安排的对话难住了。
现在他不论惩戒多少学生,也不能甩脱白话便是行院瓦舍说书这件事。
若他不能甩脱,那天下的读书人,又怎么会自甘堕落,和说书人同比。”
宋讷听着“多话大儒”的话,还有几分道理,便点了点头。
……
屋子里,身着华服的徐丹看着周围的热闹,东瞅瞅、西看看,也不插话,静静地靠坐在一旁。
若在他的桌子上摆上茶壶茶碗,倒是不像来国子监读书,更像是来瓦舍听书。
不过,这里的热闹,可比瓦舍说书先生那儿有意思多了。
这周易,怎么还在那儿说一些有的没得,不反驳刚才学生的提问啊。
难道是词穷了?
徐丹看着前面的周易,大义凛然强调课堂纪律,有些无聊的又四处张望起来。
马力坐在徐丹右手边,马力也没有参与方才的起哄,而是拿着笔,在面前的宣纸上练字。
“你怎么不凑热闹啊?”徐丹看着马力,笑问道。
马力摇了摇头:
“不论文言还是白话,总要写得一笔好字,练字,总是没错的。”
……
周易轻咳一声,说道:
“方才有同学说,这个白话,和说书人使用的语言有什么区别。
我的回答是,每个字,每个词,都十分相似。”
屋内的诸位学生,迫于周易的威势和国子监的规矩,一个个不敢出声。
但是眼神之中的鄙夷,却丝毫不少。
屋外的小屋里。
“多话大儒”听着周易的回答,朝着宋讷开始邀功,道:
“宋祭酒,你看他无话可说了吗?”
还没等宋讷有所反应,只听屋子里面的周易又说道:
“大家都知道,《古文观之》这本书,里面收录了很多经典的古文。
你们,包括如今大多数人,所用的字词,都和这些经典的文章相彷。
那么请问大家,你们的文章,难道说就像《古文观止》里面的经典文章一样好吗?”
诸位国子监的学生,一个个都面露羞愧之色。
的确,别说是他们的文章,就算是他们的师长,所写的文章,也不如《古文观止》中的经典。
周易看诸位学生无人反驳,继续说道:
“各位,文章不在于字词,而在于字词的排列。
使用文言文能够写出经典,使用白话文同样可以答道同样的效果。
白话文的优势在于便于入门,省去诸位苦苦背诵之苦。
但用白话作文,也能表达很深奥的道理。”
台下的学生听了,面色大多显露出将信将疑来。
周易这话说得虽然没有错误,但口说无凭。
口口声声说着,白话文也能写出很深的道理。
但人们眼见得不过是,说书人的话本,又怎么能够相信。
周易笑着拿出了一摞纸张。
这是周易昨日,特地去仁义书局刻板印刷的,赫然正是周易在《古文观止》第一版后面附录的白话公文。
周易让国子监的仆役,把手中的这些文章分发下去,又道:
“我相信,诸位都曾经在瓦舍中听过书。
诸位可以看一下,手中的文章,是不是和瓦舍听书时的文章字词相似。
但由于组合方式的区别,却有这很大不同。
这篇文章,虽然是使用白话文写成的,但也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很深奥的道理。
我在金殿拜见陛下时,陛下对这篇文章表示了赞赏。”
……
徐丹拿了一张周易分发的纸稿,读了一遍,轻声都囔:
“的确,这文章写的透彻。
的确和瓦舍里面的话本不同。”
徐丹看完,便把纸稿递给了一旁的马力。
可还没等马力看上两眼,徐丹突然从马力手中一把抢了过来,眼中冒光:
“这文章咱居然能够很轻松地看懂。
若是勤学苦练上一段时间,没准也能写个八九不离十。
而且,咱那些兄弟们,也可以!”
徐丹想到这里,甚至有些手舞足蹈起来。
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代,徐丹能够得到进入太学,进行学习的机会。
但一个是贪玩,另一个也是启蒙教育差了些意思。
徐丹在国子监里面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和徐丹一样,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勋贵二代三代,还有很多很多。
这个白话文,似乎并不是很需要长期的功底。
也许,这未尝不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除了徐丹,诸位学生也都穿着看了周易手中的纸稿。
诸位学生,对白话文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这件事情,已经由将信将疑,变成了七分相信。
剩下那三分,更多是长期以来,固有的行为观念,和昨日师长的嘱托。
……
窗外,宋讷的眉头紧皱,转身看着周围的大儒:
“这就是你们的安排?
一群蠢才!
无用,废物!”
“多话大儒”面色有些尴尬,但还是说道:
“宋祭酒,这只是我们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还有很多问题,周易无法全部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