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国子监。
周易站在国子监门前,心中感慨:
国子监,在洪武年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
明朝开国初期,能够治理地方的官员,并不多,某种程度上讲,也不需要。
洪武前期,地方上的任务,收税征粮,供应大军北伐的任务,是远大于教化百姓的。
在明朝初期,甚至很多地方,是由当地的地主大族,担任一县主官的。
但随着北伐大军的节节胜利,地方上征税任务相对减弱。
能够教化地方百姓,成为了大明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教化、治理人才缺乏这个问题,便显露出来。
没有人才,便培养新的人才。
朱元章的对策,便是决心开办国子监,来训练大量的新官员,进行地方治理。
洪武朝前期,入仕为官的主要方法并非科举,而是通过国子监的学习考察,派往地方任职。
因此,国子监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学校,更像是官吏的培养所。
纵览洪武朝二十多年,国子监的出身的官员,是朝中官员的多数。
国子监出身的官员,上至部堂,下到治河小吏,都有所分布。
国子监的老大是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文官,现在是由宋讷担任。
宋讷之下有两名司业,辅助祭酒,对国子监进行管理,是正六品的文官。
余下便都是八九品的芝麻官,负责教导诸生。
周易担任的国子监学正,便是最低的一等官,甚至还在助教之下。
周易走到了国子监门前,叩动门环,不一会儿便有人前来,查验了周易手里面,吏部的文书,便把周易引进了一个净室,要周易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从门外走进来了一个自称“宋讷”的白胡子老头。
这个老头虽然胡子雪白,但面目面黑,眼角眉梢,俱是棱角分明。
看上去便是一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老家伙。
“下官周易,见过宋祭酒。”
周易连忙行礼,恭敬道。
“不必客气。
陛下已下旨给我,令你教导诸生,写作文章。”
宋讷说道,话语中毫无温度。
周易有些吃惊,一般人活得越老,便是越慈祥可亲,这宋讷,实属反常。
“还要和诸位前辈多多学习才是。”
周易客气道。
“你说得对,这里的学正、助教,均是穷经皓首,至老不倦。
年轻人,能够学习的地方很多。”
宋讷点了点头。
周易一愣,这老头倒是直率。
站在这老头面前,总有一种学生见校长的感觉。
“这本《古文观止》,可是你写作的?”
宋讷拿出了《古文观止》,问道。
“是家父所作。”
周易老实回答。
“那陛下要你教导的文章,也是观止堂主人所作?”
“正是。”
“你要细心研习这里面的文章,不能以《古文观止》的作者自居。
满招损,谦受益啊!”
宋讷告戒道。
周易听了宋讷的告戒,脑子里面第一时间,便是想到:
莫非,这个老头也喜欢去行院听书,被他周易截胡了姑娘?
才有如此大的怨气。
毕竟,周易也只有在行院这等场所,才以观止堂主人自居。
再想想,这老头都六十多了,也可能只是听到了士子之间的传闻。
再加上宋讷性格使然,如此告戒。
周易猜想的不错,宋讷就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人,在历史上,掌管国子监,以严厉着称。
也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年老的时候,甚至还经历了被退休的事件。
“下官谨记宋祭酒教诲。”
周易行礼道,言语中,下官两字轻轻地强调了一下。
毕竟,周易虽然年轻,但也不是太学的学生,而是太学的教师。
被宋讷如此不留情面地耳提面命,有些难受。
“周学正,这些天,不用急着讲授。
仔细研读一下《古文观止》中的作品,过几天,会召集诸位大儒,坐而论道。”
宋讷古板的脸上,没有悲喜,只是机械似地说道。
周易点了点头,他对白话公文,了解还算“深入”;
周易穿越之前,在学校时,便上的师范院校,耳濡目染,对白话公文的讲解,也能“浅出”。
但看着面前宋讷的模样,倒不像是要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白话公文。
而是要找些所谓“大儒”,讨论一下,“白话公文”这件事情的合理性。
周易笑了笑,满口答应下来,向宋讷行礼,便想离开国子监,返回观止堂。
“你要去何处?”
宋讷说道。
“下官要返回居所。”
周易恭敬答道。
“国子监的要求,便是要长居于此,周学正回到居所,简单收拾一下,再来到国子监,便长住下来吧。”
周易听了宋讷的话,眉头紧皱。
长居在国子监之内?
周易知道,对于国子监的学生来说,长居于此,便是基本的要求。
但对于教师来说,也要如此吗?
怪不得宋讷这个老头,要被退休啊。
宋讷这个老头,没有什么生活需求。
但正是壮年的周易,难道也要在这国子监,阳刚之气充盈之地,孤身苦守吗?
还有,若是真正地长居在国子监内,给大明朝刨坟掘墓的计划,又怎么谋划实施?
“宋祭酒,陛下只是要我教导国子监诸生,写作文章的能力。
至于其他的事务,还请其他同僚多费心了。
写作文章,只是诸多能力之一,国子监诸生,一周便只需教导两个半天儿便可。
长居于国子监,倒也不必了吧……”
周易陈述道,期望能够得到宋讷的理解。
宋讷听了周易的话,方正的脸上也没有显露出生气的表情,只是冷冷澹澹地说:
“周学正,国子监诸人,均是如此。
您也不想让我因为您的原因,破坏这条规则吧?”
周易听了宋讷的言语,便断绝了和宋讷再次交流的想法。
这种一板一眼的人,若是不占理,和他讲情,是毫无作用的。
即使这个“理”,一点儿也不合理。
只能找到宋讷的上司,当今皇帝朱元章,寻求突破了。
周易挠头挠头,心中老大的不愿意:
又要对线朱元章这个老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