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金銮殿。
朱元章一脸凝重地看着手中的奏疏。
周易的奏疏很简短,很通俗,除了日常问候皇帝朱元章的话语之外,主要讲述了两点事情:
一个是明年的优质水稻种子的供应量,将会是今年的两倍有余。
另一个是明年的优质水稻种子,将会比今年的水稻种子产量的两倍还要多。
朱元章看着眼前的奏章,呼吸不由地粗重了几分。
朱元章太明白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了。
如果每年都能够按照这个程度发展的话,用不了十年,江南水乡产的粮食,可以让整个大明的所有人都能吃饱。
人能吃饱就一位着稳定,不造反。
朱元章看着手中的奏章,面色中显露出来了挣扎的神色。
最终,朱元章还是摇了摇头,决定暂时放过周易一马。
若是今后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一动,一定会用最迅即的速度,把周易绳之以法。
而周易若只是为了天下百姓“活着”,那么再让周易多活两年,也不是什么问题。
朱元章并不知道,他朱元章是在鬼门关里面转了一圈儿,放过了周易一马,也是放过了他朱元章自己一马。
周易在周家庄园里面,注视着金銮殿上朱元章的所有行为。
如果朱元章真选择不顾情面,要将周易置于死地的话。
周易也只能匹夫一怒,持着长刀,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悄无声息地从朱元章就寝的宫殿的土里面冒出来,向朱元章送上一个来世再见的“晚安”。
不过,朱元章只要不先向周易动手,周易也不会轻易的行刺杀之事。
因为仅仅杀了朱元章,换一个皇帝,乃至换一个朝代,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甚至,如果周易真的在现在把朱元章杀了,把朱明王朝掀翻,坐上了龙椅,并不一定会比朱元章做的更好。
周易对自己有着清晰的了解,无所不能的权力,终将慢慢磨蚀他对事情的判断。
成为巨龙之后,还能保持屠龙少年的初心,是很难得的行为。周易自认为,他做不到。
因此,周易更倾向于选择,从基础处着手,积攒实力。
比如,搞一搞农业科研,把困在土地上人们,解放出来……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
南京城西,周家庄园内。
周易摊开了今日的《大明报》,头版头条刊发着朱元章着述的《皇明祖训》,朱元章这个《皇明祖训》,开篇两句,便是说从古代到今天:
从古代到现在,建立法律制度,都是开国之君完成的。
之后的皇子皇孙,都是遵守已经确立的法度,用来治理天下,让天下安定。
周易看着这两句,挑了挑眉。
这两句话说的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情况。如果单纯地谈论事实的话,这两句话错的离谱。
从大秦一统华夏以来,从来没有哪个开国皇帝的政策,能够真正地全部延续,哪怕是延续到第二代。
不过抛开事实不谈,单论这句话,很明显是在为后面做铺垫。
周易继续往下读道:
那是因为开国皇帝,从草莽出身,历经人世艰难,知道人的性情是善是恶。
周易点了点头,这句话倒是实情。开国皇帝,创业之君,哪个技能点都可以有短板,但唯独不能有短板的就是识人用人。
倒不是说开国之君就一定是慧眼识人,而是没有慧眼识人能力的皇帝,基本上一定无缘开国之君了。
《皇明祖训》又道:
但后代的守成之君,是在后宫里面成长起来的,对人世艰难,并不是十分了解。
周易叹了一口气,这句话也没有错,这就是朱元章的悲哀,或者说是家族继承制度皇帝的悲哀。
就拿朱元章举例,他的儿子朱标,还能勉强算是和他朱元章一起打江山的开国之君,但到了朱允炆这里,就只能是长于后宫的“守成之君”了。
对于朱棣一代也是这样的。朱棣的儿子、孙子,分别深度参与了朱棣的“靖难”和“北伐”,勉强都算得上是见过世面的“开国之君”。
但到了朱棣重孙子朱祁镇这一代,就完全是长于深宫的“守成之君”。
朱允炆和朱祁镇的所作所为,虽然从周易的视角看,和笑话没有什么区别,但这两位长于深宫,不通人事艰难这件事情,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周易又看着皇明祖训写着:
隐居刚刚入朝为官的人,凭借年龄和威望,过于自傲;若是有了奸邪的臣子,滥用权力、自作主张,而皇帝不能察觉他们的阴谋,反而相信他们,变更了祖宗的规矩,危害国家,不利于天下。
这句话,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尤其是在大明一朝,朝中官员的利益,皇帝的利益和大明的利益。
朝中官员,大多会选择他们的利益,而非皇帝的利益,或者大明的利益。
周易接着往下看,《皇命祖训》导语部分的最后一句是:
因此,每天都在认真思索,确立了这一个典籍,留给后人遵照执行。
看完了《皇明祖训》的内容,周易认真将这期《大明报》叠好,和之前朱棣发表感言的那一篇放在一起。
这个也是有着合订本价值的事情。
而且,很快就可以用到。
朱元章死后不到半年,朱允炆就选择了改变政治制度,按照周礼,对朝堂官员的职位,进行了又一次变化。
周易其实有些好奇,如果明天就告诉朱元章,朱允炆会等朱元章去世,真正地继承大位之后,就疯狂地修改朱元章订立下来的“不能改变”的规矩,朱元章到底会做如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