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若三人,其实基本上也猜到了。
因此,对于自己等人的人身安全暂时放心了一些。
现在他们唯一不清楚的是,吴羡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不管怎么说,反正自己身在贼窝,能多做配合就多做配合,不然惹得人家不开心,总免不了招惹虐待,那就亏得慌了!
第二天,罗邦来到莽头山。
“二当家的,这是佐鸣的书信!”
吴羡接过来,展开一看。
笑了!
佐鸣这封信中,措辞非常委婉。
但凡是理解能力差了那么一点点,就会以为人家这是要投降了呢。
可仔细看,吴羡知道,佐鸣并非是投降,只是暂时服软。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佐鸣看来,安民寨被缴除是早晚的事情。
到时候,自己和安民寨的任何一封书信往来,都会被作为罪证,公之于众。
所以,佐鸣绝对不会在书信之中留下任何对自己不利的把柄。
但与此同时,佐鸣却着急将张文若三人救回去。
说话的语气肯定不能强硬,否则那就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当然了,书信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语气而是条件。
佐鸣给出了下面几个条件。
第一,可以给钱给粮,也可以给一些生活物资必需品。
第二,给女人。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女人确实没地位,跟钱粮,这些物资基本上是长长的。
连一个有功名在身的县令,都能够随意的处置女人。
而且不是一两个女人,是给了一大堆女人。
这还是读了书的,而且是读的很好的那种人。
第三,给土地。
官方承诺,莽头山一带归安民寨全体村民所有,是合法领地。
第四,给交通往来的便利。
五龙县允许安民寨任何人,在城内交易买卖经商往来,官府不得以任何不合程序不合法律的手段进行阻止和盘问。
第五,也是这一次事件的根本原因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佐鸣放弃继续为难罗家。
从这些条件来看,佐鸣可谓是诚意十足。
但是,吴羡知道,佐鸣实际上没有任何损失。
首先是钱粮女人,这肯定是三大家族出的,跟佐鸣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是土地。
整个莽头山,实际上已经在安民寨的控制之下。
给或者不给,差别不大。
如果佐鸣真的有诚意的话,他要给的不是土地,因为这已经是安民寨的土地。
他要给的是户籍。
安民寨一万多人,都没有合法的户籍,全都是流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给了土地有什么意义呢?
按照佐鸣的说法,安民村合法拥有莽头山的土地。
但是在官府那边这一万多人都没有合法户籍,算不上是安民村的合法村民。
所以这些非法的村民,在名义上是不可以获取属于安民村的合法土地的。
所以给了等于没给。
至于第四个条件。
那就更加搞笑了。
佐鸣特意在其中加了限制。
这个限制看似是在限制官府的执勤人员和办案人员,但实际上限制的是安民村的村民。
即便是扫盲运动,开展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安民村的说明依旧是不懂法律的。
那进城之后,是否违法,那还不是官府说了算。
至于第五个条件。
放弃针对罗家!
这是一个潜规则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一定存在交际往来。
而存在交际往来就一定会有矛盾。
那这个矛盾是偶然发生的还是说蓄意为之的,这就很难说的清楚。
到时候,佐鸣和罗家发生矛盾,佐鸣说不是故意的,甚至说是罗家故意挑事,罗家却认为佐鸣是故意针对罗家!
这种扯皮,有意义吗?
没有!
根本还是在于吴羡和佐鸣,到底有没有继续较劲的想法。
而官与贼,可能不作对吗?
不可能!
所以针对,会一直存在!
只不过是换一个法子,更加隐晦,仅此而已!
当然了,实际上这已经是这一次行动的最好结果了。
吴羡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次之后,佐鸣会彻底放弃针对安民寨和罗家!
吴羡在想,要不要答应佐鸣的条件!
如果是从得失上来考虑,其实已经可以答应了。
仅仅是第一个条件和第五个条件,就完全足够了!
吴羡犹豫的是,要不要借此机会,让佐鸣付出点什么?
吴羡和秦月岚商议了一下。
秦月岚却说道:“佐鸣在五龙县基本没有根基,他带来的军队又被咱收拾的差不多了,估计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吴羡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于是回信佐鸣。
当然了,吴羡在信中不可能直接答应条件。
要不然,这佐鸣还要以为自己很好说话,后面就会变本加厉。
吴羡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第一,放宽难民涌入莽头山的限制。
第二,五龙县县衙每年拨付五千两白银,作为对安民村安置流民的支持!
其实这段时间由于天灾人祸依旧平凡,所以山南道的难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持续上升。
但已经名声在外的莽头山,这段时间接纳的难民人数越来越少。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颜集时期开始,官府就在限制各地难民往莽头山这边迁移。
吴羡还想着将安民村发展成为一个十万人规模的大村呢。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希望?
至于五千两白银?
这个数字对于安民寨来说意义不大。
但是对于五龙县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五龙县不算那些非法的勾当,县衙一年,不包括粮食的税收,总共是三万两。
这其中绝大多数是要上交朝廷的,只剩下一小半作为县衙一年的开支。
包括各种工程建设修桥补路之类的。
吴羡拿走五千两,对于县衙来说,可谓是损失巨大。
对于这两个条件,吴羡没想过佐鸣能答应。
后者可能还能够讨价还价,但是前者并不是佐鸣一个县令能够决定的。
要知道,限制流民进入安民寨,虽然是颜集提供的建议和方案!
但是最终签发命令的是山南道郭升。
执行的是莽头山附近五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