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峥这是要在完全空白的时代上,要用重金砸出一个工业革命来。
他特别召集了工部一批年轻官员,加上一群工匠们,研制蒸汽机。
塔读@ 为了能够给这些人一个直观的印象,元峥首先就让人制作了一批道具。 这一批官员和工匠们被带到现场的时候,看着湖里面一条只有三尺长的小船。 小船上面很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火炉,上面当着一个铜壶。 元峥让人把铜壶里面的水烧开,一股蒸汽从壶嘴喷出来。 冲到早就安装好的一个叶轮,最初的时候叶轮一动不动。 慢慢的蒸汽越来越强烈,叶轮开始慢慢地动了起来。 看着叶轮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带动着主轴飞快地旋转。 这个时候元峥把一个搭扣放到主轴上面的一个斜面上。 那个搭扣很快就顺着主轴的旋转移动到最合适的位置固定下来。 这个时候,那些官员和工匠们看着这条三尺长的小船,无风自动。 在这个不大的湖面上跑了起来,并且它还越跑越快。 那些年轻官员和工匠们看着水里面自己跑了起来的小船。 全都惊叹了! 小船快要冲上岸边的时候,元峥就有准备的,岸边立刻有军士用手里的竹竿轻轻一推。 小船又在湖面上飞快地奔跑起来。 等到小船被点拨几次后,再次回到元峥他们面前。 元峥微笑着让人把小船逮住,用一根小小的竹竿把这个连接装置给拨开。 现在铜壶的蒸汽还在带动着那个叶轮转。 小船再也不动了。 这个时候,那些官员和工匠们,终于明白过来。 元峥让人把这条小船捞上来,对着这些人说道:“诸位!今天我找大家来的目的就是做出这件东西来。 今天它只能够带着这么一个玩具在湖面上跑。 今后我要它带着万吨巨轮在海洋上面纵横驰骋。” 那些年轻官员们,已经拥在前面,取下铜壶。 看看这铜壶里面只有水,并没有什么机关。 再看看下面那个炉子,也就是普通的一个火炉而已。 至于那一套连接机关,其实就跟江河边的水车差不多。 这些年轻官员们查看的时候,工匠们隔着三步远,认真看着。 元峥微笑着让人把这个火炉和铜壶,放在岸上继续烧起来。 蒸汽又开始喷吐出来,这一次它带动的是最新式的水力车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蒸汽代替了水流,应该叫做蒸汽车床了。 蒸汽冲激着叶轮飞快地旋转,带着动着这个微型车床上面的转子飞快地旋转着。 指着这一个装置,元峥吩咐着:“各位今天都看到了。 这个烧开水的动作,可以代替水流,可以代替人工。 我把这种机器叫做蒸汽机,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做大,做到能够真正使用起来。” 这可是元峥今后战略的一个大步骤。 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基础。 元峥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想法,他只能够提供思路和基本原理。 真正要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却不是他的长项。 元峥负责提供想法、思路和银子,这些工部年轻官员和工匠们负责实现他的这种想法。 余启文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前些日子被刘宗敏把家财收刮干净。 宰相回京这些天,一直都在忙碌。 今日突然让人传信,召集自己议事。 他没有想到的是,元峥让自己来看的是这种东西。 这可是奇技淫巧,正是读书人中间,最不喜欢的。 那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中,认为这些东西会玩物丧志。 余启文看着那个已经添了一次煤的炉子和加了一次水的铜壶。 加水之后,暂时还没有蒸汽出来,那个刚刚还转得飞快的车床又停了下来。 余启文问道:“宰相大人,这东西也只能够这样了吗?” 元峥微笑着说道:“不止,如果你们能够把它做大做强,不到十年你们就会看到世界大不同。 我们的轮船可以不用风,也不用摇橹就可以在湖海上面飞驰。 各位,你们可以想一想,今后我们的马车,有了它。 就可以再需要骡马,不再需要草料,也不会疲累。” 这些官员们静静听着元峥讲话。 最后元峥放出大招来:“我准备成立大明科学院,各位就是科学院里面的一员了。” 立刻就有人问了:“宰相大人是想要在三部六院中,增加一院吗?” 元峥笑着说道:“对!科学院里面最高级的院士,不会低于一品。 封侯封伯都是可能的。” 余启文问道:“一品?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到?” 元峥笑着说道:“诸位把这蒸汽机做出来,能够让三千料的大船在这湖里来自如。 做出贡献最大的那个就是一品,做出辅助贡献的,视贡献大小分别从二品到六品。” 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工匠终于大着胆子问道:“宰相大人,我们这种贱役也能够吗?” 虽然他没有说能够做官,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元峥严肃地说道:“皇上回京后,就会下旨,取消天下所有匠户的贱役。 天下所有在册匠户,跟读书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并且所有匠户子女,无论男女,年龄大小,都要进官学读书。” 这个大着胆子提问的匠人听到这么一长串的话。 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倒是有一个明显已经年龄很大的工匠问道:“宰相大人,小人已经五十有六了,也要进官学读书吗?” 元峥笑着说道:“老人家,你是怎么什么的?” 这个人赶紧回道:“大人!小的是铜匠!” 元峥笑着问道:“老人家!做了多少年的铜活了?” 那个老头子:“小的从十二岁开始跟着父亲做事,到现在已经四十四年了。” 元峥这才笑着说道:“老人家,你做了四十四年的铜活。想来手艺是非常好的了。 这次蒸汽机研制过程中,你有技术,有经验。 若是能够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等到蒸汽机研制成功。 你得授六品,一个不识礼仪的六品官员,怎么上大殿见君。 皇上也会认为我这个百官之首不称职吧! 再者,你今年五十六,在科学院里面每月有俸禄。 不再像从前那样劳作,今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如果你能够像这些官员们一样,读书识字。 会在科学院里面起更大的作用,这官职还会继续向上升。 书是一定要读的,像你们这种年龄大些的工匠。 朝廷会办夜校,让你们在晚上学习。 白天照常工作,这样不会影响各位赚钱养家。” 第一个提问的工匠突然问道:“大人!小人家里现在有男丁七口,官学里面的束修,实在是家里拿不出来呀!” 元峥笑了:“匠户上学堂,由朝廷出束修,朝廷出笔墨纸张。 并且不只是你家里男丁,你家里的女人也要上学。 不过男人上男校,女人上女校。” 元峥这番话,让在场的这些官员和工匠们全都吃惊不小。 元峥笑了笑,喊道:“张有泉!” 远处一个警戒的小兵立刻回答:“到!” “过来!” 那个叫做张有泉的小兵跑过来。 这些人注意到,他就是刚刚最后把小船捞住的那个兵士。 元峥问道:“你现在识了多少个字了?” “禀大大帅!小人已经识得一百个字了。” “好了!回去吧!” “是!” 这些官员和工匠们看着元峥和这个士兵的表演,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塔读@ 元峥指着刚刚那个士兵说道:“本相手下的士兵,每天晚上都要识五个字。 这个张有泉只是所有士兵中的一个。” 这些工匠们的心里对于宰相说的让家里的孩子们去免费读书,心里是百分之百的同意的。 特别是让家里的儿子们去读书。 但是要让他们自己去读书,那就有些抵触的。 但是听到宰相大人说起不要束修,并且还有免费笔墨纸张。 这些可都是钱,都是钱啊! 如果家里多一个人去,就可以多赚到一个人的钱。 再说又是晚上去学习,不耽误事。 反正晚上黑天瞎火的,如果在自己家里,还要费油点灯。 到官学里面,用的可就是官家的油了。 更主要的是,宰相刚刚说的:从此以后自己这些匠户可是跟读书人一样的地位。 今天到了这里的人,只要好好做,把宰相说的这个蒸汽机做出来。 不说做到一品官员,就算是做个六品,那也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了。 想到这些,这里的所有工匠们,眼睛发光,死死盯着那个铜壶。 有人就想要去拿起来观察。他们要好好看一看,这个铜壶有什么玄机。 那些年轻官员们,刚刚进入仕途,官职最高的也不过八品。 现在突然听到一条青云路,可以直接做到一品。 心里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不过读书人,心眼当然活泛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余启文有些犹豫地问道:“宰相大人!若是我等一个月做到了,让三千料的大船,不用人力,不用畜力,不有风力。 完全用这个蒸汽机的力量,在这湖里行驶起来。 就能够做到一品?” 元峥笑着说道:“若是你们在一个月做到了,用蒸汽机带动三千料大船在这湖里走上一千步。 本相保证至少有一个人是一品。 所有做出了贡献的人,都有奖励。” 余启文和那些官员们听明白了:至少一个一品。 意思就是还可以有两个,或者三个。 现在这些官员和工匠们已经摩拳擦掌,只想立刻开干了。 元峥笑着说道:“做这件事,还有一点要给各位说一下。 这是大明朝最最机密的事情,对任何人都不能够说。 就算是至亲家人,好友。 你们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全部由朝廷提供。 研究这个蒸汽机的地方,也是在朝廷提供的位置进行。 每一次的实验,都要记录下来。 每一天的工作,也要记录下来。” 这些人全都笑着答应下来,他们都想着成功之后的场景。 特别是那些年轻官员们,他们想着自己这些人,只需要把这个铜壶做大就可以达到宰相的要求了。 那些工匠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在场的这些人中间,只有左左、右右、罗斯三人知道蒸汽机,他们一个月是肯定不可能做出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过这三个女人也知道,只要有了动力,这些人开始做起来。 总有一天是会成功的。 余启文有些疑惑地问道:“大人!为什么我们每一次的试验都要记录?” 元峥笑着说道:“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 都是为了让下一次的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失败得多了,成功也就近了。” 这些官员、工匠们也不明所以,不过宰相这么郑重的提出来。 大家照做就是了。 元峥特别在京城里面,为科学院划了一块大大的地皮。 初步分为了蒸汽机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材料研究所,枪械研究所,农业研究所。 在每一个研究所下面都分了若干个小分支。 元峥派人从京城各行各业里面,大力挖人。 那些匠户们,听到进入科学院后,就是朝廷里面的正式员工了。 好多人都兴高采烈地进来,也有不愿意来的。 元峥也不勉强! 他现在要做的,是给整个时代垫定一个基础,一个科学研究的基础。 就算是元峥从几百年后回来的,他指导下的高炉炼钢也困难重重。 元峥能够知道的就是:炼钢要碳,要焦碳。 焦碳要煤,煤这个时代还是有的,每一样都需要他亲自指导着去试验。 炼焦元峥是有经验的,他曾经组织过土法炼焦,也主持过小高炉炼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现在只是把这种已经做过的事情,复制出来,进行工业化生产。 也遇到了许多难题! 这些日子,元峥忙,非常忙。 科研的理论需要他来制定,具体的工作也需要他出手。 农业研究所成立起来了,但是元峥知道,农业最好还是在海南去。 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把官员派到海南,那是发配三千里啊。 没有几个官员们会愿意过去的,就算是那些老农们,也不会愿意离乡背井,到那么偏僻的地方去的。 现在这个农科所也只能够在本地开始进行研究了。 元峥给这个农科所下达的命令就是:研究玉米、土豆、红苕这三种东西的高产种植方法。 现在是五月,土豆、红苕都是可以种植的季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为了能够有作用,元峥用朝廷公田,划了最好的土地给农科院做为研究基地。 京城这边成立了科学院,南京那边也同步成立科学院。 只是南京那边的官员们,除了对农科院还有一些认识外。 对材料、蒸汽机、化学就完全不懂了。 元峥暂时也没有时间跑到南京去给那些官员们进行科普。 整个大明朝的科研需要他。 天下更需要他出手,如今天下除了闯王外,最大的一股农民军,张献忠所部正在进攻四川。 元峥说通崇祯皇帝:下旨令石柱宣慰使秦良玉为任四川巡抚,接管四川全境军、政所有事务。 只为了在防御张献忠入川,同时向四川所有土司、民间豪强下诏,凡是配合秦良玉积极出人出力防御张献忠的。 朝廷将会进行嘉奖! 有官的升官加爵,无官的入朝为官。 表现特别突出,出人出力最多的土司、豪强们,将会得到进京面圣的机会。 这种诏书,元峥也不知道有多少用。 但是他现在一定要等到崇祯回到京城里面来,安排好朝廷里面的事情,才好出征的。 京城里面的那些高层官员、勋贵们对元峥的态度一直都不友好。 这使得元峥在朝廷里面,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如果他离开京城,对崇祯没有了影响力,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岳飞。 元峥是不愿意明朝就这么被后金,被那些义军给灭了。 同样的,他更不愿意自己死在崇祯手里。 因此朝堂上,如果他不能够点据上风,那么他是不会带兵出征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任天下不管。 相反的,从他回到京城后,接手了京城各大卫所过来的那些士兵。 现在他在京城里面的已经有十万步兵,二万步骑兵,一万骑兵。 这些队伍,每天都在训练。 过去那些将领们练兵,都是三天一校,五天一练。 意思就是三天点一次名,五天才训练一次。 就这样的兵,已经算是练精兵的了。 元峥现在的队伍,完全是按照现代方法,设立了封闭式的军营。 那些士兵进了军营之后,就不能够离开。 每天一日三餐,三天打一次牙祭,每个士兵有三两肉。 这样的生活,当然是普通士兵们不敢想像的。 但是元峥的军队里面,却是天天都要训练,在山海关的那些训练器材,已经完全复制过来。 每天的队列操练是必须的。 士兵们每天训练完毕后,晚上有扫盲学习和思想教育。 至于他们想要出营地,每个士兵一个月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请假出营半天。 随着京城附近安定下来,这支队伍的训练越来越严格。 那些士兵们,许多都是老油条了。 跟着官兵走过,跟着大顺军也跑过。 最初的时候他们还有别样想法,随着时间过去几天。 每天那些连长、营长们把他们操练得疲累不堪,这些老兵油子们暂时还不适应这样的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