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连连 各种形式一起来
平安的日子过起来真快,眨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由于这些年的战乱,方家的经济情况已大不如前。除了志承和志达仍然在城里读书外,其他人都还闲在家里,就连城里的店子也没有去重新开起来。从前在方家做工的几个人中,玉贞夫妻因为渐渐老了,家里事情也多,从日本人投降以后,他们便不再来方家做工了。这样一来,方家也能节省一些开支。天赐一直在这里办了一个学堂,除了教方家的孩子读书之外,还收一些别姓的学童。
又接近年关了,志承和志达也回来过年。这天上午,玉英和秀梅一同在厨房做饭,玉英想起了志承的婚事,于是和秀梅商量道:“志承定亲已经两年了,年龄也过了二十,我们该请你唐伯去周家走一遭了,看看能不能在年前、最多明年正月把婚事办了。”
“妈!您就是不说,我也在想这件事呢,再不办他的婚事的话,那志达眼看年龄也到了。志如走的时候曾经特意拜托过我,要我帮着你办好这件事情。”
说起志如,玉英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她叹惜一声,念叨道:“志如自从那次出门,这中间只回过一封信,后来就一直没有音信了,也不知她是怎么搞的。”
“妈!她走的时候跟我说过,说等赶走日本人她就回来成亲。她还说,说不定比志承还早呢。可是,赶走日本人都快两年了,却还不见她回来,可能是自己作主成了亲了。”
玉英摇摇头,叹息道:“这个孩子啊,我们怎么都弄不懂她的心思。不过,志承的婚事亏得她疏通劝导,才得那样顺顺当当地定了婚约。”
“妈!这样来来往往地两年下来,志承好象喜欢上了周家姑娘了。”
“我也看出来了。看来,你唐伯说正了,他们是一宗好姻缘。”
“妈!我看今天就要志承去把唐伯请来吧,我们马上着手商量这件婚事。”
“好啊!我也是这个意思,等会儿我跟他说。等你唐伯来了,你也帮着出出主意。”
“这是自然。”
才吃完中饭,玉英便吩咐志承去请唐怀。志承并不问为什么,高高兴兴地,很快出了院门。
第二天上午,唐怀早早地来了,在则房的火炉边,正遇着玉英以及她的儿子儿媳妇们在谈论志承的婚事。大家打过招呼后,玉英随即向他解释道:“唐兄啊!今天请你来的意思是想和你商量志承的婚事。”
“这婚事也确实该办了,我明天就去周家,要他们就近选个吉日,两家都开始做准备,你们看如何?”唐怀用征询的口气回答玉英。
“唐伯,这件事我们只能拜托你了,日子最好不要超过新年正月。”秀梅发表了她的意见。
“好,七弟好说话,应该没问题。今天我就赶到他那里去。”因为有事,唐怀只坐了一会儿便告辞走了。
又过了几天,唐怀再次来到方家,这回他是送喜日子来了,刚进门就兴奋地告诉说:“弟妹啊,周家把成亲的日子选在正月十九。”他说罢,随即递给玉英一个红纸包。按乡下习惯,这里面包的应该是写着女孩子生日的贴子。还有成亲的日子。
才欢欢喜喜过了年,很快又到了新人成亲的日子了。方家院内院外高朋满座,喜气洋洋。志承更是高兴不以,脸上写满了幸福的微笑。
新人的洞房安置在志洁原来住的房间里,也就是三进住房的最后一栋,与志如的房间相邻。志承将英瑞送到这里,小心地陪着笑脸告诉道:“你先在这里坐会儿吧,我去陪客人去,等到安顿好了客人我再进来陪你。”
“嗯!你去吧。”英瑞羞喜地低头答应。
厅堂外面,这个时候的玉英正在招呼客人,志清和志达也在这里轮换着劝酒。十八岁的志达穿行在人群中,看上去也是一表人才,惹得喝酒的人赞不绝口。见有这么多人欣赏自己的几子,玉英就势向客人宣布道:“我这儿子已经满了十八了,正想求个合式的姑娘,不知哪家愿意把姑娘嫁到我们家来。”
她此话一出,人群中便有人说:“可惜我家没有合式的女儿,要不然,这样鲜亮的女婿上哪儿找去。”同样坐在席间的静为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志达。此次他一反常态的稳重,也许是吸取了鸿滔婚姻失败的教训。
母亲的一句话,让志达成为了此时此刻的焦点人物,他立即满身地不自在起来。为了逃避尴尬,他随便应付几个客人后,瞅个机会逃离了酒席间。
志承告别英瑞走出房间,正遇着志承经过他的房门口,随即问道:“志达,怎么不高兴啊?”
志达连忙换上笑脸,回答道:“哪不高兴啦?我还没有恭喜你呢。恭喜你哦,祝你们早生贵子。”他说罢,用双手打了个恭喜。
志承捉住志达的手,笑着劝道:“你也早点成亲吧,别老是让妈惦记着。”
“我想出去读书,不想这么早成家。”志达收住了笑容。
“和我一样早点选定一个姑娘,也不会误你读书。来来往往地相交几年,自然就有了感情,总比将来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成亲要好吧。”
“五哥,不说我的事了。你刚才是要出去陪客人吗?”
“是啊!你怎么在这个时候进来了呢?”
“外面有妈和大哥在,我回房间拣拾东西去,明天就要回学校了,有些东西还没有清理好。”他说着就离开志承,向自己房间走去。
志承无奈地目送志达离开,转身去到外面的酒席间招待客人。
第二天一大早,志达背着行装出了房门。在经过志承房门时,见门已经打开,于是站在门外向里招呼道:“五哥,恭喜新婚大喜。我今天就要去城里读书去了,家里麻烦你替我多操心。”
“六弟!你这是怎么说的,家里的事不管是谁来做,那都是应该的。你现在是读书的时候,就只管放心读书去。”
“好,有你帮着家里我自然放心,五嫂呢,让我跟她也告个别吧。”
志承自知英瑞此时羞于见人,于是谢绝道:“算了吧,都是一家人,何必讲这么多礼节,天也不早了,你还没有去拜别妈吧?”
“哎!我这就去。”
“我去送你。”
兄弟俩一同出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