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
这样平平淡淡,方家后山的桂花却悄悄地开花了。八月十四这天早饭后,春生来到方平面前,小声问道:“姐夫,我今天去打桂花,要不要孩子们跟着去?”
“喊上他们一同去吧,我也去看看。”方平毫不犹豫地答应。
在天赐的召唤下,所有的孩子跟着春生走向后山,玉英和方平也走在队伍中间,这回就连君如和秀梅也跟着来看新奇了。走在前面的春生,腋下夹着一些白布,手里拿着几根长篙,另外吩咐几个大点的孩子也拿了长篙。他们一路来到桂花树下,春生首先指挥大孩子们帮着把带来的白布展开平铺在树冠下,然后要大家用长篙使劲扑打树枝。随着扑打声和欢笑声,奶黄色的小花便纷纷扬扬,不断地漂落到地面的白布上。树寇底层一点的桂花基本上打光了,剩下树顶上的花还那么显眼。春生正要爬上树去,方平急忙喊道:“春生,你年纪这么大,别上去了,让孩子们上吧。志承,你上一棵。”
“爹!我没上过树?”志承迟疑着。
“谁生来就会爬树,还不是学的,要你姨父教你吧。”玉英加重语气代替方平催促志承。
“好,我爬一颗。”志承回答完毕,连忙向其中一颗树走去。也许年轻男孩生来就会爬树,没几个回合,他便爬上了一人多高的树丫。天星和志承本来年龄相当,见志承站到了树上,他自告奋勇地上了另一棵树。
树顶上的桂花很快打没了,大家又一齐动手将地上白布上的花拢到一起,用本来有的白布包着,回家时,玉英提一包,春生提一包。
一行人才进到屋里,玉贞迎着接过春生手中的桂花包,笑着向玉英提议道:“姐,我每年都留了一点桂花做桂花糕,有时来了贵客也可以用它泡茶招待客人。所以啊,别把桂花全都放到料酒里去,”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我们大家动手做点桂花糕吃。”玉英趁机做出指示。
“好啊,那我们今天下午就动手,秀梅,你也会吗?”玉贞说做就要做了。
“我没做过,让我跟你们学吧。”秀梅也想参与到这个新奇的食品制做中来。
“哎,只有我做这样的事就是那么笨,要不然,也来给你们帮忙。”在这样的事情上,君如总是充满失败感。
“志清和志明都在收烟,你们各自带你们的孩子去,厨房里有我和你姨妈够了。”
“妈,让大嫂和姑妈带孩子吧,我来帮忙。”秀梅仍然坚持着。
一同进来的春生,等玉贞分走了部分桂花以后,他把剩下的桂花和着白布又拿到地坪中,将它们均匀地摊在竹台上,还细心地把夹在花里的树叶和树枝之类的杂物拣去,待到花干了再把它放进料酒里。
跟着大家一同进屋的方平,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在外面停留,而是一个人直接来到书房里,铺开纸张写上了一首:
七绝;打桂花
一串童声笑桂花,幽香引得身遭难;
落花犹慰持篙子,来年秋后开新花。
第二天便是八月十五,这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按道理,作女儿的要在这一天携丈夫孩子回娘家去看父母。不过,今年方家的媳妇全都没有回去,君如和秀梅都是方家在城里娶的儿媳妇,离现在的老家太远,她们商量好了过年再一起回去。玉英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她也不一定要去凑热闹,加上自家这么多儿孙,在这团圆的节日里更少不得她这个发派奶奶,更何况今年还有新女婿要来拜节,更加离不得她这个作丈母娘的了。
黎明前的月亮还老高地挂在天上。玉英悄悄起来,出了房门,喊上玉贞,姐妹俩忙着准备这一天的酒菜和茶食。
吃过早饭不久,英建夹在送烟叶的顾客中进了院子。他没有往库房那边去,而是直接进了前厅,在前厅迎面碰上了正要出门的玉英,他连忙热情地招呼道:“妈!您好!过节忙吧,我来看看你们,也来拜个节。”说罢,他把随身带过来的礼物递给玉英。
玉英接过礼物,随便扫视了一眼英建,很快又将目光转向了院门。待到英建把话说完了,她这才问道 “志敏没来吗?”
“妈,她身子太重,我妈怕她在路上受累,万一动了胎气,反而更让您担心,因此,今天就我一个人来了。”
“还是你妈想得周到,你快进到则房里坐去,我这就去安排茶来。”玉英指示英建坐到冬天用来烤火的房子里。自从搬到这里来吃饭,这间屋子便成了招待客人的坐处。
玉英安置好英建送来的礼物,首先来到烟库,告诉方平女婿到了,要她过来陪女婿,然后自己去沏了一盘茶来,同时把招待客人的茶食也一同送过来。
方平应约来到火房,主客互相打过招呼。英建看着放在面前的食品问道:“妈,看这糕是你们自己做的吧?”
“是啊,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英建笑了笑,然后答道:“我们家买的那种糕没有这么香,看着它好象还在冒热气呢。”
“是刚刚蒸出来的,方平,你也尝尝。”玉英说罢,拣了两块比较方正的分别递给英建和方平。同时继续介绍道:“我们家里薄荷和桂花都是现成的,大米自然也不缺,只要动手,想吃多少就做多少,等你回去的时候,也带些给志敏去,给你妈也带一些去。”
“那怎么好意思,你们辛辛苦苦地做出来,都让我给带走了。”
“任你怎么拿也拿不完,我们做了好多,吃完了,我们还可以做。”
“那先替我妈和志敏谢谢您啦。”
“都是自家人,哪里用得着你道谢,我还要托你好好照顾志敏呢。”
“志敏都是我们家的人了,您不说,我们也应该好好待她。”英建说到这里,突然记起由自己介绍去长沙的志洁,于是转向方平问道:“爹,志洁来信了吗?”
方平自豪地笑了笑,告诉道:“他来过几回信了,都是说在那里很好,又有了很多新的同学,还有同学在邀他和鸿滔一同去广州考什么军校,不过,他自己还没有做这个打算,说是要和志如商量以后再做决定。”
听着这样的介绍,英建笑道:“真有意思,这么大的事,大几岁的哥哥却要与那么个小妹商量,可见这个妹妹在他心中有多么重要。”
“也许这中间还有鸿滔的意思。不过,这个志如确实有办大事的能力和气魄。”说到志如,方平内心充满自豪与喜爱。
“你们说这亲姐妹的性格怎么就相距这么远,志敏老实得让人心疼,而志如大胆得让人砸舌。” 一旁的玉英不由得接过话题感叹起来。
“世界上有好多事都说不清,这人的性格就更难说得准了。”方平也为这两个女儿的性格而感慨。
午饭后,方平将英建带到他的书房,告诉道:“我这里有几首诗和几首对联,你帮我带到你爹那里去,麻烦他帮我裱好。只是为了这样的事麻烦他,我心里也有些不忍。其实这东西只是一个人的爱好而已,又没有什么正经的用处,不知怎么的,一旦做出来了,心里就是舍不得它们。”
“我爹说了,只要有了新作,您只管拿去。他说裱您的作品,有一种快乐感,您就不要说麻烦不麻烦了。等他把这几副字裱好了,我再给您送来。”
“你不必为这点东西跑一趟,以后有事的时候再顺便带过来也一样,反正又不是急着要用的东西。”
“也好,我就不专程送了,有机会再带过来。”
……
方平随英建一同来到前厅,正好碰见玉英手里拿着两包东西从厨房里出来。她径直走到英建面前,嘱咐道:“这是两包我们自家做的桂花糕,一包给你妈,一包给志敏。你们要是喜欢吃,过来说一声,我们再做些送过去。”
“妈,哪能总是来麻烦你们,要吃的时候去店里买些回来就是。”
“英建哪,你要是去店里买桂花糕吃的话,你丈母娘肯定有意见,她会以为你是嫌她做的糕不好吃呢;我也会有意见。我做过好多回桂花糕了,还从来没人嫌弃过,每回都是吃过了又来要。”象玉贞这样地劝说,真是让人无法拒绝。
英建只好顺着她的意思,客气道:“这样的糕哪会有人嫌弃啊,只怕是想都想不到。”随着一路说笑与道别声,大家一同送英建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