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心心里一磕,无边的空寂席卷,让她一时间就像是落入水中找不到可以攀附的东西,岁心半天才回过神来,“既然他不来找我,那我就去找他。”
华兰有些忧心,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应。
岁心知道这一路千难万险,而且晋国是什么样的情形也未可知,她去了晋国又要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更是未知,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风雨无阻地走下去。
皇帝让人替岁心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岁心就带着陪嫁出发了。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大约有五百人马,岁心到不用担心一路安危的问题。
装饰奢华的马车里,华兰拿着陪嫁册子清点那些物资,岁心则是闭目养神,华兰轻声说道,“皇上可是陪了不少东西,单单金银器皿就有两车,绫罗布匹两车,还有我朝特有的一些文化书籍、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加起来陪嫁了两车,乐师、舞姬陪嫁四十人,还有随行的丫鬟四十人,这加起来可够安排一个府邸的用度了。”
本来正闭目养神的岁心听到这里,离乡情怯,眼眶不觉之间濡湿了,岁心缓缓睁开眼睛对华兰说道,“一会休息的时候拿个袋子,挖点故乡的乡土吧,我怕去了晋国以后很难再回来了。”
“诺。”华兰应下了,不由也伤感起来。
离别的时候华兰跟家人也是难舍难分,岁心为了弥补华兰家人特意把华兰那二十亩良田和自己的一些银两都留给了他们,华兰的家人千恩万谢,岁心却深知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弥补他们和女儿此生再难相见的离别之愁。
菊英家里只剩下兄嫂,岁心也给了良田和物资,菊英的兄嫂虽只是注重物资并不在意菊英身处何地,但岁心还是劝菊英让她好好道别,以后离开故土这也是唯一的挂念了。
到晌午的时候,陪嫁随行队伍休憩。
华兰扶着岁心下车,马车已经离开了京城行到了空旷的郊外,天高云阔,鸿雁成行,一副美丽的田园风景,岁心和华兰走到僻静的地方用簪子挖了些土,装在一个锦囊里,岁心回头望了望京城的方向。
“阿婆、师傅再见了,岁心在这里给你们磕头,你们一定要保佑岁心平平安安的。”岁心向家乡的方向磕头,华兰见了也慌忙磕下去,耳畔风轻声呢喃仿佛是在跟岁心告别,此时的景色更带着一种难以割舍的家乡景色,岁心心里沉甸甸的。
休憩片刻后车队继续前行,一连走了二十八日,才走到了晋国边界。
虽是相邻,但两国的建筑与植物已经大为不同,气候也变得潮湿温润,显然晋国多海河,领队的送亲将军上前禀报,“怡和公主,这里就是晋国边界了,除了少量的护卫队可以进入,我们这些随行的送亲队伍就不能入境了,这是两国的法律规定。”
岁心之前虽也想到这些,但一路上颠簸,岁心又要带孩子心神俱疲,也没有过问。听到送行的将军要回去,岁心多少有些忐忑。
毕竟晋国现今是什么样的情形岁心并不知道,而且没有接亲队伍,万一途中有什么危险岁心就成了孤立无援的处境。
大概那位将军看出了岁心的忧虑,就道,“公主放心,随行的几位护卫都是高手,而且皇上也派了暗卫一路相随,他们都穿着便衣。”
一听还有暗卫岁心这才松了口气,回头让华兰打赏了这些辛苦相送的将军士兵,与他们告别后拿着通关文书进了晋国。
刚走的城镇虽属边陲,但因是沿海地带所以商业发达,无处的小贩商户在路边摆摊,都是一些海鲜鱼类,华兰和菊英眼神贪婪地看着那些东西,什么都觉得新奇。
为了方便行动,岁心和华兰她们都换了普通百姓的便装,那些护卫也换成了随行小厮的装扮,而且四下散落并不起眼。
岁心心想反正现在自己也没有接亲队伍,到不如沿途逛逛,一边感受这异域风情,一边还能打听一下现在晋国的情形。
岁心蹲到一个卖海螺的商贩摊前,随手拿起一个海螺打量,那海螺巨大,洁白无暇,放在手心里都沉甸甸的非常有质感,岁心问,“这个多少钱?”
小贩举了举手,“十两银子!”
华兰皱眉头,对小贩说,“你不会是看我们是外地人,所以故意抬价吧,不过就是一个海螺而已,哪来的那么贵?”
小贩有些不耐烦,从岁心手里抢过海螺重新摆好,烦躁地说,“这是鹦鹉螺,去深海才有,物以稀为贵,你觉得贵就买便宜的那些小的,那小的几十文一个,你买来盘玩也就够了。”
华兰觉得小贩冒犯,皱眉正要理论,被岁心拦下。
岁心笑道,“小哥不要生气,我这丫头心直口快,也是怕我吃亏。”
小贩看了一眼岁心大概觉得是个实成的,就解释道,“这海螺整个摊子上也没几个,别的海螺赶海常见,这海螺是入了深海用渔网打捞,很不容易得的。”
“嗯,理解小哥的不容易,你们这海上渔民还能自由出来贸易,可见你们晋国政令是对百姓非常宽容,也不知道当今执政的皇帝是,太子又是谁?”岁心装作闲聊套话,这话术虽不算高明,但她一介妇女问这样的事情也不算过份。
那小贩本是有些警惕,看到岁心掏出十两银子来准备买海螺,就说道,“当今皇上是宏政,太子宏彦……百姓们对皇上和太子都十分恭敬,他们爱民如子呢。”
“太子是什么时候即位的?”
“太和三年,也就是九年前,太子小时候就诗书礼乐,骑射打仗样样精通,所以深受拥护,我听说再过几年皇上就要让位于太子爷了。”小贩侃侃而谈,收了钱后对岁心更是再无防备。
岁心听了这些,心里发凉。
九年前即位,那绝对不可能是阿有,看来阿有还没有回到朝中,未开展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