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发生的事情,朱棣自然是不知道的。
此时他正在带着人在漠北中,漫无目的的寻找着什么。
此时坐在马车中的朱棣正在闭目养神,颠簸的马车没有打断他的思绪,早就习惯了这般的生活。
他是一个马上帝王,这对于他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很少再骑马驰骋了,这两次的出征他都被大臣劝谏坐在马车中,盖因身体的原因。
朱棣自己也知道,所以他听从了,他怕自己带兵冲锋的时候从马背上掉下来,他不害怕死在战场上,但是他害怕自己死的不够壮烈。
一个帝王的夙愿大抵如此。
正在此时,就听马车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就听:
“皇上!前方斥候传回消息,鞑靼被饮马河北被瓦剌所击败了,如此已经远遁而去了!”
朱棣勐然睁开双眼,将一旁的马云吓了一跳。
“皇上,这……”
朱棣只是摆了摆手,这个结局他早就想到了。
瓦剌虽然自从马哈木为他所斩杀已经逐渐势力孱弱下来,但是鞑靼去年也元气大伤,特别是士气方便大加折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瓦剌这几年又跟大明朝贡,休养生息,鞑靼的落败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样一来,阿鲁台就更不可能率兵与他决战了。
势必暗暗蛰伏,继续等待一个机会,朱棣摇了摇头,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不能拿下阿鲁台。
“朕知道了!”
朱棣只是澹澹的回了一句,就不再说话。
一旁的马云似乎是看出了他眉间的忧色,忧心忡忡的说道:
“皇上,可是在担心国朝内的事情?”
朱棣笑了笑,一脸异色的看着他,似乎有些惊讶的说道:
“哈哈哈,朕担心朝中做什么?你别看太子看上去憨厚呆板,论起之争安邦来,他的手段不弱于朕啊!”
马云顿时笑着恭维道:
“嘿嘿嘿!那是,太子殿下毕竟是皇上的龙种,这一点自然是承袭了皇上。”
朱棣乐了,似乎心情不错,摇了摇头道:
“朕一直说这个儿子最不像朕,然而到最后心里属意的人还是他。”
马云心里陡然一惊,他记得之前朱棣还有过立朱瞻基的意思,现在看来还是遵循祖制了。
“朕自承天命自来,夙兴夜寐,不敢丝毫懈怠,唯恐堕了太祖的威名,将这个天下磷损半分,学着太祖那般开疆拓土,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能让后世之君不像朕这般的辛劳!”
马云便点点头附和着。
朱棣眼中露出追忆之色,似乎眼前浮现着朱元章的严厉形象。
他不喜欢朱高炽的懦弱,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他可以做一个明君,至少也是一个守成之君,至于兴盛大明的重担,他还是系与朱瞻基的身上。
他看出了朱瞻基的资质,再加上他身边有唐辰逸这般的奇才,将来的成就不逊于自己。
朱棣大抵是满意的,他留恋这个江山,更不想让这个大好江山消逝,所以他之前在立储的事情上动摇了许久。
其实说句实话,说是朱棣害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也不为过。
若是他当年的立场坚定些,尽早打消了他们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后来的局面也不至如此。
摇了摇头后,朱棣便兴趣盎然的问道:
“对了,前几日收到消息瞻基和临安伯去天津抗倭的事情,有回报了嘛?”
马云便一拍脑门,自己把这件事给忘了呢!
急忙从怀中掏出来一封快报,呈给了朱棣。
朱棣越看眼前越亮在,直到最后合上奏报脸上都是布满了喜悦之色。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孙子!”
他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关节,明显的不寻常,不过他相信能处理好。
心里却是露着冷笑,没想到自己养的一条狗又朝一日也会生出忤逆之心,反咬自己一口。
看来是朕有时候太过仁厚了,以至于沉寂的太久,所有人都忘记了朕的雷霆手腕了!
想着,他的眼神中逐渐汇聚出一丝冷若冰霜的寒意,令人见了有一种如坠冰窖的感觉。
马云对朱棣这种眼神最了解了,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要大事不妙了。
每次朱棣露出这种眼神时,就意味着流血、掉脑袋……
但是,这跟自己又没什么关系,他估计是因为奏报里提到的什么。
很识趣的没有继续开口,马云就像是一个没事人一样坐在一旁,呆若木鸡。
朱棣的心思很深沉,他也没有去猜测的意思。
这就是他这么多年来揣测出来的伴君之道。
掀开帘子,朱棣探出头去,看着后方跟随的中军和前方的三千营,心里一阵安定。
“到哪里了?”
忍不住开口询问着外面的副将。
“启禀皇上,追击鞑靼快到宿嵬山口了。”
朱棣便点点头,将头伸回去。
一路追击过来,其实他心里早有定论,朱高炽临行前说的是对的,但是他心里还是忍不住。
想到了这里,他就忍不住唉声叹气,难道自己真的就要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嘛?
这有些不甘心,但是也无可奈何。
他不能放弃一个帝王的荣耀。
……
此时的唐辰逸和朱瞻基自然是不知道朱棣的困境,正在东宫内接受朱高炽的“批评”呢!
“哈哈哈,这件事做的不错。”
朱高炽捻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一旁的朱瞻基便绘声绘色的给他讲述着当时的宏大场面,自己是如何的机智勇敢,如何的巧言舌辩,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直将倭国的使臣说的羞愧难当。
这听着倒是破有几分传奇色彩了,朱高炽面色逐渐怪异起来。
这么听着朱瞻基像是纵横家一般呢?
摇了摇头,错觉!一定是错觉!
朱瞻基说着,见一旁的唐辰逸偷来鄙夷的目光,便搓着手讪讪的笑道:
“嘿嘿嘿……当然,这其中也有辰逸的一丝丝功劳!”
“……”
两人无语。
不用他说,朱高炽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门道。
任凭朱瞻基说的天花乱坠,他都当作是故事来听。
若是朱瞻基知道了,定会气的跳脚,直呼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