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陆昭此时与蒋犯流诚等将领则是灰熘熘的收拢了残兵败将,放弃了西安城,直接退守祁连城,四散收拢败兵,以图再战。
而卓从飞大胜之后并没有率领大军乘胜追击,而是接收了西安城之后整顿大军,以图再战。
虽然说此次大胜吴军,但是卓从飞却更加的不敢在东进了。
如今战线拉扯的太过长了,而后方晋昌的吴军将领潘立与数万吴军还坚守在城中,如果一旦后方发生了什么事故,那到时候自己后路被断,便死无葬生之地了。
如今已经五月多了,出兵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这两月以来大小战斗打了不少,粮草也消耗掉了不少,而且对吴国的突然性已经丧失了。
这一日卓从飞召开军前会议,各位高级将官纷纷前来。
卓从飞环顾众将
“对于眼下的形式,诸位将军怎么看呢?”
话音刚落,萧平远开口道
“如今战线拉扯太长,我军补给想来是困难重重,况且中间还隔着一个晋昌城以及玉门关,末将建议还是早日肃清后方的吴军为上策。”
黄烈也开口道
“萧将军说的没错,如今宣平侯与承恩侯所部的三万大军与城中潘立三万吴军对峙了将近二十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长久如此下去必出变故。”
二人说完卓从飞投去赞许的目光,然后将目光看向卓从义。
卓从义感受到了大哥投来的目光也开口道
“二位将军说的没错,臣弟也赞同。”
卓从飞下定了决心,看着诸将
“那便如此办,不过要撤军还是得好好规划一番才是,否则这陆昭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的。”
而此时的祁连城当中,陆昭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神情,寻思了几日他已经从战败的忧郁中走了出来。
而一旁的刘诚跟蒋犯则是焦急万分,他们可没有陆昭这么澹定。
此战大败,连带着凉州军损失了近十万,回去之后皇帝李思明不将他们斩首了才怪呢?
斩首恐怕都是轻的,不要牵连了家人他们便已经满足了。
不过陆昭却不着急,之前终究是自己太过心急了,他都忘记了晋昌城还有潘立的三万大军。
这三万人彷佛像是一个钉子一般狠狠的钉在那里,只要他们一日还在,那么陆昭便终究会找到反击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吴国东线战场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战斗,双方拼杀的是你死我活。
李利群能在王柯的手中坚持了两个月已经让皇帝李思明赶到些许欣慰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也就是自己这个皇弟李利群让自己颇为欣慰了。
不过,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让他差点昏倒在地的消息传过来了。
前线密奏,卫王李利群深受重伤。
李思明缓缓看完信件,一只手紧紧攥着信报几乎揉成了粉碎,脸上的表情也是难看万分。
一旁的吴成看到皇帝这个模样都快吓傻了,低着个头屁也不敢放一个。
片刻后,李思明开口了
“吩咐长乐卫秘密去前线暗中护卫卫王,出了任何差错你提头来见朕。”
吴成听到这里赶紧扣首领命而去。
而此时的卫军大营当中,张敦可是高兴坏了,虽然没有成功刺杀了李利群,但是对方重伤必定会让吴军士气大挫。
没错,这件事情正是上了战场的张敦干的,虽然自己没有上第一线,但是自己长时间掌握卫国的情报组织梅花卫可不是吃白饭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梅花卫在他的手中情报工作做的非常到位,让皇帝张凡很是满意,除去这些以外张敦早就私自搜罗了不少的江湖奇人为自己办事。
而此次的刺杀行动便是张敦收下的人安排江湖人士干的。
李利群深受重伤的消息马上便在吴军上下传开了,士兵的士气受到了深深的打击,吴军上下情况危在旦夕。
经过众将的谏言,李利群决定就算是死也要坚持巡视一番士兵,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受重伤让士兵们的士气得到稳定。
李利群做到了,这一日,他忍着身体带给他的疼痛强行巡视了一番将士。
将士们看到主将并没有像传言那样被敌军刺伤了,一个个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士气得到了稳定。
可回到大营之后的李利群伤口感染,本来就重伤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众将心里都是担心不已。
无奈之下,只得向皇帝李思明密奏,请求更换主帅。
几天后消息慢慢传回了长安城,此时的李思明正坐在龙椅上发火呐。
西境陆昭再次败给卓从飞的消息前几日也传回了京城,李思明是当朝大怒,陆昭简直是把吴军的脸面给丢尽了。
十余万大军被晋军打的大败,难道是自己以及先皇看错了陆昭吗?
陆昭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在吴国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简直如同一个重磅炸弹一样在吴国朝堂给炸开锅了。
如今东线战斗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西境又发生了如此的大败,难道天要亡吴吗?
一连吵吵了一天都没有拿出一个让李思明满意的答桉。
不过次日,陆昭的信件便再次传回了京城,李思明看罢之后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封信正是陆昭的请罪书以及军令状,李思明如今也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只能是看陆昭接下来怎么做了。
不过除去这些李思明还让大半月前赶回京城的周武招募了三万多的新军奔赴西境援救骠骑将军陆昭,并且派遣了新的凉州刺史赶赴凉州接管这里,并且一同前往的还有中书令于兼。
凉州军团此次遭遇这等大难无疑是大大的削弱了羌人的实力,如今李思明在派遣于兼赶赴凉州目的就是将凉州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这也是陆昭此次大败,李思明还愿意再次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的重大原因。
西境的事情刚刚解决完毕,李思明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可是就是这个时候前线暗中保护卫王李利群的长乐卫的奏报便放到了李思明的御桌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