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就是频率,神了,真是神了,公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随着和李轩接触的时间越多,孙泉对李轩就越是佩服。
都是差不多大的脑袋,人家懂的咋就这么多?
“所以让你平时多看看书,多动动脑”
面对李轩的讽刺,孙泉毫不在意。
“公子,这东西要是交给朝廷,我军骑兵实力必当再上一层台阶”
李轩却摇头回答道:“以后再说吧”
孙泉说的这一点李轩其实早就想到了。
但是他觉得现在锻造马蹄铁并非是良时。
如果现在把马蹄铁锻造出来,朝廷的那些主战派,一定又会开始想着攻打其他国家了。
李轩一直主张,能不打就不打的原则。
更何况,现在大唐还有那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呢,打个毛线的打?
大唐如此好战,其实也和如今的国情有关。
大唐最好的升职方法就是打仗建立军功。
待到李世民那边完成所有铺垫之后,李轩必将对大唐军队进行一次改革,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体制上,全部进行改革。
军队,是战争的最后手段,而不是第一手段,能不打就不打,能用脑子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暴力。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些老祖宗早就教过了,但人就是这样,一旦自己强大了就会飘,就想着用最直接暴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但战争的结果不管如何,都会大大消耗国力,比如本次大唐攻打东突厥。
的确是赢了,的确是带回来了不少牛羊,但李世民却没有说战死了多少士兵,死了多少战马,耗费了多少钱粮,所以,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活着的和死了的。
孙泉看似大大咧咧,但其实深谙察言观色之道,李轩这么一说他便明白了,随即转移话题问道:“公子,明日我们就要出发了,不知我们第一站要去哪?”
“江南道”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李轩就和孙泉骑着马出了府门直奔城门而去。
虽然此刻还没到开城门的时间,但守城的将士一看是李轩,二话不说就开门了。
李轩的脸,就是长安通用的通行证。
两个人三匹马,两匹驮着人,一匹驮着行李,就这样慢悠悠的离开了长安城。
“公子,为何这么早出门,好歹也吃完了早饭再走嘛”
面对孙泉的不满,李轩笑骂道:“你懂个Der啊?再晚些,母后必然会来送行,到时候又少不了一阵哀怨,不如直接早点走,省的母后她们伤感不是?”
孙泉虽然不懂Der是什么意思,但也大致能明白,这绝对不是什么好话。
孙泉又指着马背上的鸡笼问道:“那公子,你带着它又干什么?”
鸡笼之内,一直硕大的野鸡,正歪着脖子瞪着眼睛看着孙泉,颇有一副要不是有这笼子挡着,老子早就干掉你的架势。
这只野鸡,正是之前,摆摊大婶送给李轩的那只。
“这不是没吃早饭吗?一会半路吃掉”
孙泉颇为勉强的点了点头,又指了指一个花盆问道:“那它呢?这不会也要当早饭吧?”
“这东西是本公子的宝贝,至宝懂不懂?放在家里,我怕被他们给养死,所以必须随身携带,我告诉你,如果此物出了问题,我就打断你的腿”
“公子,你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你带的东西出了问题,为何要打断我的腿?”面对李轩豪不讲理的说辞,孙泉欲哭无泪。
但他还是把那个看似平凡无奇的花盆放在了心上。
李轩甚至连那棵野山参都只是留在了凤栖小筑,但却唯独对这么一株作物上心,可见其必然不凡。
等到天光大亮之后,长孙皇后觉得,今天是李轩的远行之日,自己应该前去亲自为其送行。
所以就带着李丽质,李承乾等一众皇二代出宫去了李轩府上。
又担心李轩第一次出行没有经验,还特地带了不少换洗的衣服和盘缠。
“什么?轩儿走了!?”
听到荷儿说李轩已经走了,长孙皇后是甚是生气。
自己昨天准备了大半宿的东西,感情都白准备了。
“母后,您消消气,李轩皇兄,可能是因为着急赶路吧”一旁的李丽质见自己亲妈生气了,赶紧过来安慰。
这时荷儿从袖内拿出了一封信,一边递给长孙皇后一边说道:“皇后娘娘息怒,公子走之前还留下了一份笔书,公子说,皇后娘娘今日必定会来,特地交代婢子,把这份笔书转交于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气呼呼的接过笔书将其打开后,几行歪歪扭扭的字立即出现在了眼前。
就看这字体是李轩没错了。
——母后可还记得,儿臣曾有过一梦千年的事儿,儿臣并非是在胡说,儿臣真的遇见了未来,那时的华夏大地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大地上的灯火犹如星辰,大路上的车马宛若江河,每个人都有书读,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因为太子和皇室宗亲的种种行为,儿臣想过独善其身,但父皇改变了我,您改变了我,长安的百姓改变了我。
儿臣喜欢百姓见到我时,露出灿烂的笑容,也佩服父皇为了民族和国家,放弃皇家利益的魄力。
也佩服您能以大局为重,辅左父皇,支持父皇稳定这大唐江山。
待到儿臣归来之日,我们一起努力,将这大唐打造成一个盛世王朝!
希望在我们身归尘土之前,能见证到如我们所愿的盛世繁华。
这样,咱们的名字和事迹也能名垂青史吧?
看完一整封的笔书之后,长孙皇后半晌无言。
名垂青史吗?
作为皇后,长孙皇后更愿意做的其实是躺平,只要管理好后宫,打点一下皇家的产业就好了。
但名垂青史四个字打动了她。
她也是人,也有私心,作为皇后,她也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被写入史书之中。
要不……本宫也努力一下,为这大唐做点什么?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便再也难以消除了。
虽然长孙皇后不能干政,但是这个世界,除了政治以外,不是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吗?
李轩就没有干政,但还是干掉了世家的医药业,为大唐整合了医疗体系。
念及于此,长孙皇后决定,等李轩回来了,就跟他商量商量,干一些除了政治以外的东西。
“回宫!”
看完笔书消了气的长孙皇后,随即便招呼着跟自己一起来的众人回宫了。
所有人都很好奇,刚刚还气的要死要活的长孙皇后怎么就消气了,这封笔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居然有这么大的功效。
所有人都很想看看这笔书中的内容,但是又不敢和长孙皇后去要,尤其是襄城公主更是心痒难耐。
这时她看了看一旁的李丽质,低声说道:“丽质,母后最宠你了,你去跟母后说说,看看那笔书里写了什么?”
李丽质一脸憨态可掬的看了看襄城公主,然后一脸乖巧的点了点头道:“好!”
“母后,丽质也想看看李轩皇兄写的信”
长孙皇后本就有意撮合李轩和李丽质,当然不会拒绝,就将手里的笔书递给了李丽质。
见李丽质得手襄城公主心中大喜,心想这个李丽质还真是单纯。
李丽质拿到笔书之后马上就看了起来,一边看,脸上还做出了各种表情。
先是一副生气的模样,然后又变成了哀愁,接着是高兴,最后又出现了一丝娇羞。
其他人见李丽质的表情如此的丰富多彩心中更是好奇了,都想着一会找李丽质问问,这信里到底写的什么。
李丽质看完一整封笔书之后,突然脚步一个踉跄一时站立不稳竟然直接趴倒在了地上,手中的笔书也脱手而出,好巧不巧的落入了一处街边水洼之内。
落入水洼中的信纸瞬间就被污水给浸湿了。
“哎呀,丽质你没事吧?”
见李丽质突然摔倒,长孙皇后大惊,其他人也是纷纷上前,这可是大唐的第一金枝玉叶,万一哪里摔坏了,李世民还不心疼死?
被长孙皇后从地上拉起来的李丽质,也不理会身上的情况,只是指着水洼委屈道:“母后,丽质没事,只是李轩皇兄的笔书掉进水洼里了……”
说着李丽质便低下头一脸自责的抽泣了起来。
“没事没事,反正里面的内容都看过了,没了就没了,只要丽质没受伤就好”见李丽质确实没啥大事,长孙皇后才算松了口气,刚刚可是被吓了一跳。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低着头哭泣的李丽质,在众人难以察觉的角度微微一笑。
这个插曲过后,众人终于来到了皇宫,长孙皇后不放心,又找了太医署的医者给李丽质查看了一下,确定没事后才算彻底的安心了。
到了下午,李承乾来到李丽质的宫殿。
“皇兄找丽质有事?”
李承乾露出了一个史上最为和煦的微笑,对着李丽质问道:“哦,丽质上午不慎摔倒,虽然太医已经看过了,但孤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就过来看看”
“丽质多谢皇兄挂念,丽质没事,就是有些累了,想要睡一会”李丽质一脸倦意的说着。
“那个……丽质啊,孤还有一事想要请教,就是今早李轩皇兄写给母后的笔书,内容是什么?”李承乾带着一分尴尬,两分羞耻,三分好奇和四分期待的问出了真实目的。
“哦~那封笔书啊,就是写了一些不要让父皇和母后担心之类的话喽……”李丽质若无其事的回答似乎是说了什么,但却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要是内容只是如此,你当时脸上的表情为何如此精彩?
李承乾是一脸懵逼。
李承乾走了,带着好奇心来的,带着更重的好奇心走了。
李承乾刚走,李泰来了。
其说辞和李承乾不能说是雷同,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但得到的回答却不一样。
“哦~那封笔书啊,就是写了一些称赞父皇和母后的话喽……”
最后李泰也是一脸懵逼的离开了。
没过多久,李婉淑也来了。
没错,她的开场白和上面两位也一样,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大相径庭。
“哦~那封笔书啊,还能写什么,就是写了一些赞美丽质的话喽,还说……还说让丽质等他回来……哎呀,皇姐你就不要再问啦,丽质都害羞了……”
“李轩的笔书内容真的只写了这些?”李婉淑一脸狐疑。
“丽质还会骗皇姐不成?”李丽质小琼鼻一皱,似乎对李婉淑不相信自己而感到非常的委屈。
你什么人我以前不是很了解,但是现在我太了解了。
要不是李丽质眼中那偶尔闪动的狡黠之色,李婉淑差点还就真信了。
“嗯,皇姐相信丽质是不会骗皇姐的,皇姐刚刚好像看到丽质的衣服上有什么脏东西”
“有吗?在哪里啊?”李丽质一边左右四下看着自己的衣服一边问着。
“在你身后,来,皇姐帮你弄下来”李婉淑一边温柔的说着,一边来到了李丽质的身后。
李丽质也非常配的的把自己后背面向了李婉淑。
看着李丽质纤细的背影,李婉淑脸上的温柔瞬间消失,接着就抬起自己的右手,对着李丽质的翘臀就是一巴掌。
啪!
“哎呀!”
这一巴掌是又狠又突然,给李丽质吓得原地蹦的老高。
“皇姐!我……我跟你拼了!呜呜呜……!”
李婉淑哪里还会给李丽质机会,作桉结束之后,早就一熘烟的跑了,只留下李丽质一人在原地无能狂怒!
结束了早朝后的李世民没有和往常一样去甘露殿,而是来到了凤栖小筑久违的和长孙皇后喝起了茶。
“观音婢,今日给轩儿送行,可还算顺利?”
“算是吧,没见轩儿,这小子一早就出发了,但他给臣妾留了一份笔书”
长孙皇后把笔书中的内容告诉给了李世民之后,又问道:“今日可下旨把南方非私之地都给了轩儿?”
“嗯,下旨了”
听着李世民轻飘飘的语气,长孙皇后追问道:“朝中大臣,难道没有反对?”
“嘿,说来奇怪,朕一说轩儿要去南方,把非私之地都给他,满朝文武竟然没有反对的,就李靖他们几个北征的没有发表看法,保持了中立”
今早在准备宣布这件事之前,李世民还挺忐忑的,怕有大臣反对,自己还准备了一些说辞。
但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颇为顺利,满朝文武大臣们,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