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换上了深色袍子,跟着赵将军出去,潜入了夜色之中。
赵将军在永安城城内混了多年,对城中地形、通路熟得不能再熟,轻车熟路就找到了偷听的位置,金宗霖还没来,三人便在长廊外的顶端,借瓦片掩护,躲在不见光之处。
夏侯琅在前,赵将军一手护着茅伟志,以免他摔下去,三人望向通往院内的走廊地段,在这里正好能听见书房内的对话。
“金宗霖来过许多次。”赵将军朝茅伟志低声道,“他不甘心现在的境遇,总想扳平一局。”
“有计划过谋反吗。”茅伟志小声问道。
“不清楚。”赵将军极低声道,“他太多疑了,而且非常小心,每次他前来,我都刻意避开,以免被发现了端倪。”
茅伟志道:“像这样的偷听,先前大哥你刺探过几次?”
“这只是第二次。”赵将军在茅伟志耳边道,“金宗霖非常小心,从前我们没有打过照面,但我在东域府里充当杂役,来来去去,他可能已有感觉。”
茅伟志低声道:“你选了一个隐蔽自己的最好地方,北梁王的手下都是北梁勇士,就算是一个护院的引起了金宗霖的注意,他也只会以为你是北梁王手下深藏不露的高手。”
茅伟志端详赵将军,见他须发与眉毛都略微染过,赵将军的童孔色泽本来就偏澹,假扮成北梁人,应当能瞒得住金宗霖。
正想时,外面火光晃动,金宗霖来了。
茅伟志朝下看了一眼,便被赵将军拉到阴影后,金宗霖并未发现他们躲在房梁高处,只是笑着朝锡克兰说了几句胡人话。
锡克兰对金宗霖并不像对茅伟志般客气,大大咧咧地招呼他坐下,喝酒,聊天。
两人说的都是胡人话,茅伟志一句也听不懂,赵将军与对面的夏侯琅却听得神色凝重,眉头深锁。
茅伟志只得观察下面主客二人神态,他意外地发现:金宗霖老了。
这是数年前逃出永安城以来,茅伟志首次见到这名横扫北方的战神,金宗霖已不复当年白石堡内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或许是因为败仗对他的打击,或许是因为胡人境内的际遇,金宗霖竟带着点颓态。
茅伟志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金宗霖注定要输。
这名大将与赵将军已成为南北双雄,被传颂为屹立不倒的神话。然而较之赵将军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金宗霖看上去已经累了。
说了几句,金宗霖在下面追问起来,语气焦急而烦躁,锡克兰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最后金宗霖无奈,只得又问了一句,这次茅伟志听出了三个字——是在说北梁王。
锡克兰大剌剌地摆手,笑着拍拍自己胸脯,料想是金宗霖在询问北梁王承诺的事,而锡克兰的回答则是,包在他身上。
最终金宗霖只得起身,放下一封信,告辞。
这一次的谈话没有多久,赵将军抬眼看对面夏侯琅,指指外面,夏侯琅轻轻摆手,示意再等一会儿。
锡克兰喝得醉醺醺的,打开那封信,刮掉火漆,看了一眼便收进怀里。
茅伟志莫名其妙,看看两人,赵将军始终盯着锡克兰。
又过许久,锡克兰已烂醉如泥,侍卫们过来收拾,熄灭了灯火,三人才悄然离去。
一回到客栈,赵将军马上解下蒙面巾,朝夏侯琅道:“刚刚我与你追出去联手,应当可以击毙他。”
“不妥。”夏侯琅道,“阿志还在这里,万一杀不了金宗霖,惊动城中守卫,整个商队都要遭殃。”
“等等。”茅伟志道,“先把他们说的话翻译一下,我分析一下情况。”
赵将军在房内来回走了几步,沉吟许久,才开始转述他们偷听到的内容,茅伟志立即就震惊了。
原来金宗霖早与北梁王计划好,尽快下手收拾小王子陛下小王子,而动手的时间,竟是比冬猎节还要提前,就在几天后,趁着小王子陛下小王子出外的机会下手。
北梁王本答应了金宗霖,派出麾下勇士,亲自出手收拾,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在十天前离开了永安城城。
金宗霖今天来便是与锡克兰敲定此事,并十分愤怒北梁王失信的行为。
锡克兰则告知金宗霖,北梁王一切都已吩咐好,他在不在场,并无区别。
金宗霖见锡克兰对这等大事竟是不怎么上心,反复提醒后一怒而去。
“我哥哥想脱身。”夏侯琅道,“他籍口族中有事务处理,其实是抽身之计,这样一来就算金宗霖失败了,他也不会担上任何干系。”
“唔。”赵将军道,“金宗霖还留下了一封信,击破点就在这封信上,只要把信拿到手,再杀了金宗霖,就能成事。要么今天晚上咱们就冒一次险……”
“不。”茅伟志果断道,“大哥,你想去把信偷出来?”
赵将军道:“是的,偷出金宗霖与北梁王的通信,再设法转交给小王子陛下。”
“万一信上没有提到谋反的内情呢?”茅伟志问道,“姑且不论你和夏侯琅联手能不能杀掉金宗霖,如果你们杀了他,又没有他谋反的证据,结果到头来还是一样。”
赵将军考虑良久,似也在担心。
夏侯琅又道:“我还有一个疑问,他们要在小王子陛下前去看冬猎节场地的时候下手,但小王子陛下有自己的亲卫队,金宗霖又不能出城,北梁人都在永安城,要怎么采取行动?”
“不知道。”赵将军道,“根据我的消息,北梁人在北边的白狼山设有埋伏,那里连猎户都没有。”
“小王子陛下如果去猎场。”茅伟志道,“说不定会带上我,或者我明天就用送东西的理由进西陵宫一趟,就说我待在永安城无聊,想出去走走。”
赵将军仍在沉思,末了道:“四弟,你觉得让金宗霖得手好,还是让他失败好?”
茅伟志不说话了,考虑良久,开口道:“两个结果都行,但我觉得第二个优于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