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十年代起,上海开始普及空调,起先都是窗式机,九五年后,分体式逐步取代了窗式,大量分体式空调的安装,使楼房的设计显得滞后,那时候的楼房都没有预留空调室外机的位置,通常的安装办法,是在建筑物外墙上装两个三角支架,把室外机放在上面,用螺丝固定,001年以后,市政府规定新建住宅必须预留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就是与外墙融为一体的水泥搁板,而在此之前建造的几十万套住宅,使用的都是三角支架,在户外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年复一年,随着墙体的腐蚀与剥落,安全问题开始凸现。
这起意外伤亡事故引发了一场官司,原告方是屠伯年的遗孀,她把七楼那户主人,还有负责安装这台空调的一家技术服务部一齐告上了法庭,索要一百七十余万元的巨额赔偿。
在法庭上,被告方的辩护律师出示了两份证据。
第一份是出自权威的鉴定机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鉴定报告,该报告称,空调的安装上没有任何纰漏,外墙上的三角支架至今十分牢固,足以支撑一台5公斤重的室外机,上面还可以站一个人,因为在安装时,工人需要骑在室外机上,弯下身子用扳手去固定螺丝。
辩护律师认为,如果室外机随三角支架一同坠落,那就说明是安装的问题,或者是因为墙体的腐蚀与剥落,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室外机掉了下去,三角支架完好无损,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室外机受到了某种外力的作用,换句话说,它是被推下去的。
第二份证据来自这户人家聘用的安徽籍保姆。她证实,惨剧发生的时候,除了她家里只有两个人,一位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卧室睡午觉,另一个是不足三岁的婴儿,在儿童房间玩耍,卧室与儿童房间各有一台空调正在运转,客厅那台立式空调没有开启,通常,在男女主人回家后,一家人吃晚餐的时候,才会使用这台空调。
当时,小保姆在厨房煲鸡汤,听见客厅里响起一阵异常的声音,走出厨房一看,就见客厅一角的空调立式柜象被施了魔法一样,从原来的位置移动了,猛地撞向通向阳台的玻璃移门,把玻璃门撞破了,横躺在阳台上,发出空的一声,吓得她目瞪口呆,不敢靠近,等了片刻,隐隐约约听见楼下传来呼叫声,小保姆才壮足胆子,走上阳台一看,连接室外机与室内立式柜的输气管道已经完全断裂,好象是被硬生生扯断的,空调的室外机竟不翼而飞,她从阳台探头朝楼下一看,只见室外机坠落在地面上,摔得四分五裂,已经散了架,一个行人趴在地上,周围一片血污,一群行人正在围观,有的人用手机报警,有的人抬头张望,朝楼上指指点点……
辩护律师提请法庭注意,无论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不足三岁的婴儿,还是十八岁的保姆,都没有力量去推动一台相当于一个人体重的空调室外机,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有这个力气,也不可能去实施这种疯狂的举动,要知道,一台立式空调的价格在六、七千元人民币,对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况且,稍有常识的人应该知道,一台从天而降的空调室外机,其威力不亚于一枚炸弹,决不是闹着玩的。
辩护律师的观点是,安装没有问题,使用也没有问题,那么,空调室外机究竟是怎么坠落的,需要深入调查,有了结论之后,才能分清究竟是谁的责任,所以,不是赔偿多少的问题,而是由谁来赔的问题。
《新民晚报》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这场官司,时至今日,法院尚未判决,估计是法官也对这场离奇的官司感到头疼吧。
不管官司的结局如何,在区政府的一次安全生产会议上,区长提到了这起意外事故,他要求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每一台空调室外机的三角支架,看有无松动的痕迹,以杜绝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区长是这样布置的,下面的人究竟如何去落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空调是安装在每家每户的,很多居民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除非刮台风,而且是威力无比的龙卷飓风,否则一台笨重的空调室外机怎么可能掉下去呢?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阿壶和诺诺也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上,他俩的结论比任何一家鉴定机构更具有权威性,问题是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接受这种结论——
是Zoe把它推下来的。
8
位于浦东的汤臣高尔夫球俱乐部,是富人们云集的地方,也是向往富人生活方式的人云集的地方,吴劳乾就属于后一种。
那天,跟吴劳乾在一起打球的有廖先生和卢先生,廖先生是卫生局的领导,卢先生是市内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院长,还有章先生,他是海外一家医疗仪器公司的代理商,今天打球就是他埋的单。
为了让其代理的一种新型医疗仪器能够顺利打入庞大的上海市场,章先生展开了一系列的公关,他们先是找到了在这个圈子里号称无孔不入的吴劳乾,由吴劳乾出面,邀请到了廖领导和卢院长这两位头面人物,他们在浦东88层高的金茂大厦君悦大饭店里的一家顶级餐厅用完午餐,驱车来到高尔夫球俱乐部,一边打球,一边闲聊,虽然天气炎热,户外的气温高达摄氏三十五度,仍然谈笑风生,神清气闲。四个人中,廖领导的成绩最好,吴劳乾居次,而章先生与卢院长属于菜鸟级,偶尔为之,所以成绩差强人意,打第五洞的时候,球滚到了离球洞仅一尺的距离,卢院长用杆轻轻一推,还是没进洞,引来一阵笑声。
据背球杆袋的球童(亦称杆弟)回忆,当时打的是第九洞,轮到章先生开球,正当章先生奋力挥杆的时候,一件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吴劳乾忽然往前猛冲,一头闯进了挥杆的范围内,章先生用的是六号杆,球杆的金属头不偏不倚打在吴劳乾的头上,啪的一声,吴劳乾应声倒下,三个人顿时呆若木鸡,卢院长上前一看,吴劳乾头颅的右半边出现了一个凹坑,大小正好可以放进一只高尔夫球。
他们手忙脚乱地把吴劳乾送到了仁济医院的浦东分院抢救,当时吴劳乾已经陷入深度昏迷,身体偏瘫,大小便失禁,当晚就死了,死因是颅内血肿引发的脑干功能衰竭。
作为高尔夫俱乐部的常客,吴劳乾应该知道,击球者挥舞球杆的时候,旁人应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吴劳乾究竟是怎么进入挥杆范围的?是脚底一滑不慎摔进来,还是自己稀里糊涂昏了头,想探头张望什么?当时,卢院长和廖领导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挥杆的章先生身上,根本没有注意到吴劳乾在做什么,倒是一旁的球童提供了一点线索。
据他说,出事前,那位穿米色POLO衫的先生(就是吴劳乾)就有点不对劲,不停的东张西望,神色不安,还问我“有没有听见有人在叫我?”我说“没有啊!”这是第一遍。过了一分钟,他又一副惊诧的样子问我“听见没有?是一个女的声音!”这是第二遍,我被他搞得莫名其妙。
章先生开球的时候,那位先生忽然回头,那姿势好象是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其实他身后除了绵延的草地,什么也没有,可他面带惊恐,仿佛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试图躲避,或者说逃开,忘了前面的章先生正在奋力挥杆,一头闯了进去,才酿成了悲剧。
大概老吴是见鬼了。
事后,竭力安慰章先生的卢院长这样说。
连着几天,章先生情绪低落,茶饭不思,除了喝点水,什么也不想吃,他很自责,如果挥杆之前朝身后看一眼,也许吴劳乾就不会被击中。
如果他们不去打高尔夫就好了,改打保龄球,吴劳乾再冒失,也不会冲到球道上去被沉甸甸的保龄球砸中吧?
如果……如果……
事到如今,一万个如果也无济于事,章先生表示,今生今世他再也不会打高尔夫球了。
好在有不幸中的万幸,为了安慰情绪低落的章先生,卢院长决定率先订购一台那种新型医疗仪器,廖领导也表示,将为这种仪器进入上海市场大开绿灯,毕竟他们是通过吴劳乾的介绍才认识的,为了促成这件事,吴劳乾花了不少心思,甚至赔上了命,他们的合作成功,也算是对吴劳乾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