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吉安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沉吟了一番,李念恩也只能转变自己的思路。

既然现存的不够,那也只能靠自己了。

于是在委托李岩先尽力将县中的铁质农具收集过来之后。

干脆提出了要征用松江县所有相关匠户的要求。

对于这个要求,李岩倒是没有任何犹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因为在明朝,匠户其实和军户一样,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在明朝初期时,其实户籍制度有许多都是从元朝继承下来的。

虽然废除了元朝时,根据种族将人口划为三六九等的做法。

但军户和匠户的制度却是保留了下来。

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明文规定,军户和匠户需要世代继承,常年无偿服役,并且户籍轻易不可更改。

但在这样的重压之下,许多匠户实在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所以到了明朝中期,发生了匠户大量私逃的事件。

逼得明朝政府不得不对匠户的服役制度进行改革。

最终在嘉靖年间,彻底取消了轮班制的匠户服役制度。

改成除了坐班匠户外,其余匠户每年缴纳一定银两后,便可自行从事营生。

但即使是这样,匠户在官府眼中也还是比民户更低一等的存在。

并且每个县的所有匠户都是有数的,征召起来也很方便。

所以李岩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由于李念恩对铁器要的急,所以李岩也是没有耽搁。

在说定了之后,立即就让人招来了县里的捕头。

让他出面去办理此时。

看见这捕头领命之后便要往县衙外走,李念恩有些担心他会借此欺压那些匠户。

于是叫来两个锦衣卫,让他们跟着一同前去。

事实上,这并不是李念恩多疑。

而是他非常清楚这个年代的底层小吏,在面对平头百姓时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

如今江浙之地如此富庶,年年不曾绝收。

但还是有大批的农民活不下去的一个关键原因。

就是些小吏盘剥的实在太过厉害。

别的不说,光是每年的收粮,这些小吏都不知道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

等到两个锦衣卫跟着捕头一同出去之后。

李岩又令人拿来了县衙中的匠户名册供李念恩过目。

李念恩粗看了一遍,发现松江县虽然名为上县。

可县中的匠户也不过一百四十余户。

其中的石匠和铁匠更是加起来才四十余户,这还是把炼铁的打铁的加在一起的数量。

但让李念恩颇为惊喜的是,这一百四十余户匠户中,竟然有一半左右是造船工匠。

这对于李念恩来说,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将手上的匠户户籍合上,李念恩想了想之后问道:

“这其中坐班的匠户有多少?”

李岩摇了摇头,答道:“不多,只有几户而已,大多都是每年缴纳银钱替代徭役。”

对此李念恩也不意外,所谓的坐班匠户,跟后世的国企员工一样。

是指在长期官方开办的工坊中上班的匠户。

但正如后世的国企企业大多年年亏损一样。

指望这些连工资都几乎没有,常年消极怠工的匠户,能撑的起一个官方作坊,那简直在是白日做梦。

一旦官府发现自己名下的工坊开始亏损,甚至入不敷出时。

那么很自然的,官府就会停办这些工坊,将这些工匠放到社会上谋生,并且按照朝廷的规矩,每年收取四两五的买役银。

而这些工匠在社会上,往往又能靠着自己的手艺过上还不错的日子。

所以双方也还算是达成了一个平衡。

但不管这些匠户在社会上能挣多少钱。

只要他们头顶上还有匠户这个框子框着。

那官府要征召他们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李念恩显然是不想征召一群消极怠工只想着混徭役时间的工匠到自己手上来的。

于是在思索一番后,他对李岩说道:

“那还得麻烦李兄帮个忙,先将县里的石匠和铁匠都召集其起里,我想先见见他们。”

“见见他们?”李岩皱着眉头疑惑不解,但也没有多问什么,而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将这两件事都商议好之后。

李念恩便告辞从县衙中出来了。

他还得去在松江县的码头边租几个仓库,尽快将船上的粮食都卸下来。

好方便将船都腾出来,让它们能早日回常州府运送更多的灾民过来。

来到松江县外的码头旁,李念恩在随行的锦衣卫去寻找仓库时。

找了一家茶摊上坐着,点了一碗米酒丸子也就是后世醪糟汤圆慢慢吃着。

昨日奔波一天,晚间回来的太晚,就跟着陈晖他们一起啃了两口干粮。

今天更是连早饭都未成吃过,所以这碗米酒丸子也算是能垫垫肚子了。

等到李念恩将米酒丸子吃的差不多,出去打探仓库的锦衣卫也带回来了一个管事。

管事看见李念恩,现实惊讶了一下他的年轻,然后便赶紧收敛了表情,拱手问好道:

“吉安商号管事鲍贵见过大官人。”

“吉安?”李念恩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嘴后,指着自己对面的板凳说道:“坐吧。”

“谢官人坐。”鲍贵在谢过之后,这才毕恭毕敬的坐在了李念恩对面。

李念恩看他这幅模样,也不知道他这商行管事是真的对人都这般恭谨,还是说是从哪里瞧出了自己的身份不一般。

不过李念恩也不想去追问这一点,现在更让他好奇的,还是这管事自己报出来的商会名号。

吉安古称庐陵,地处江西,是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才改名的吉安府。

而李念恩之所以知道这地方,完全是因为他在分析如今朝堂局势时就曾经发现。

现如今朝堂中,除了江南之外,在朝堂中为官最多的就是江西人。

而其中又以吉安府最盛。

在加上他此时身在松江,却能遇到一个来自吉安的商行管事。

这在这个年代可算不上多常见的事。

“你刚才是说你们商行叫吉安商行?是江西那个吉安?”

管事鲍贵拱了拱手,恭谨的回答道:

“回大官人话,就是江西的那个吉安。”

回答完后,不用李念恩提问,他便由十分自觉的解释了起来,

“小人所处的这吉安商行,本就是由吉安几位东家合伙组建的,所以为了公平起见,组建完成后便改名为了吉安商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族镇守使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星汉灿烂 万相之王
作者神级大宠物其他书: 大唐憨婿 武道横推:我以肉身打爆一切 娱乐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恐怖直播:开局灵车索命 国士无双:开局就被戏子网暴
相关推荐:吞噬星空之斗战之主灵气复苏但是战锤看个日记,朕的大明要亡了这个影帝叫崇祯祸起萧墙斗罗:人在绝世,赝品神灵亚兰特的信条古天剑决孤山飞升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