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骥走出知府衙门后,首先映入他眼帘的便是两队军姿挺拔的官兵,正一左一右的守卫这知府衙门左右。
这两队官兵铠甲齐全,闪闪发光的明光铠,在火把的照射下闪烁着凛然的寒光。
让在街道两头抢粮的灾民,丝毫不敢往这边靠近。
但说来好笑的是。
这些足以震慑灾民的精兵,虽然吃的也是大明朝廷发下来的兵饷。
但他却全都是龚午家中的家丁。
龚午作为掌管常州府府兵的都头,手底下有着足足三大营,接近一万人的兵力。
虽然这三大营并不都是驻扎在常州府周围。
但其中最为精锐的一个营,还是就驻扎在常州府城西南的军营之中的。
只不过,就算是这个驻扎在府城旁最为精锐的营。
其实际兵额也还不足编制的一半。
整体建制也是极其混乱,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战斗力。
从某个方面甚至可以这么说。
龚午和这个年代其他的非东北战线方向的军头一样。
作为一个手下兵额过万的都头,他手中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
就是他重金培养起来的这群总人数为三百人的家丁了。
但也就是因为这群家丁是属于龚午的私人财产。
所以一般不到非常时刻,龚午是绝对不会将他们派出去冒险的。
对于这些官兵的来历,刘骥心知肚明。
所以他先前也没有命令龚午一定要在今晚平息乱民。
而是只说了一句将今晚的治安交给他和廖推官。
至于他两想怎么办,会这么办。
刘骥是不会去管,也不会去问的。
只要他不管不问,这方面就轮不到他去担责。
就算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他也能找到人给他抗锅。
想到这里,刘骥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不是笑自己有多聪慧,三言两语间就找到了人帮自己扛锅。
而是作为一个少壮派,一个心中还有着报复有志中年!
他实在想不到在这样一个官官都相互推诿环境里。
要怎么才能做到治国平天下。
带着这份沉重的心思,刘骥跨上了自家仆人牵过来的马匹。
今晚由于得知灾民进城的突然。
刘骥根本就等不及家中套好马车。
便直接骑着马带着家仆便赶来了知府衙门。
但所幸作为一个北方人,刘骥的骑术比起许多南方士子那是要好上太多。
至少是不至于在马背上丢丑的。
骑上马后,刘骥带着家中仆人在城中转了两圈。
这一转,却是发现今晚进城的这些灾民。
似乎还真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奇怪。
首先,这些灾民们并没有如同他最开始的估计那般。
进城之后便会到处杀人放火为非作歹。
反而是十分有组织,有效率的聚集在几个富人区的街坊之中。
并且就算是在富人区,灾民们也没有随意的打砸抢烧。
而是目的地十分明确的在搬空一个又一个粮仓。
即使偶尔有小部分人试图趁火打劫。
但往往也是刚开始就马上就被人制止了。
并且最让刘骥理解不能的是。
制止这些试图趁火打劫的灾民的人,不仅有官兵,居然还有灾民自己!
看着远处那一队押解着几名打算入室抢劫的灾民的官兵。
刘骥轻轻一夹马腹,驱使着马匹追了上去。
可还没等刘骥骑到近处,他的马蹄声就已经惊动了那队官兵。
之间他们整齐划一的停下脚步,后列顿时转为前列。
几名拿着长枪的士兵,也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刘骥与他胯下的马匹。
刘骥见状,赶紧放缓了马速。
慢慢的在这一队官兵的注视下,靠近了他们。
来到了近处后,刘骥只是稍微一打量就发现。
眼前的这群官兵,虽然身上的铠甲比不上龚午的家丁,都只是穿着暗红色的棉甲而不是闪闪发光的明光甲。
但光轮精气神和队伍的组织严密度的话,却并不会弱于龚午的家丁多少。
甚至刘骥觉得可能还更强说不定。
领头的队长,此时也看清了刘骥身上的官服。
所以也十分恭恭敬敬的拱手说道:“见过大人。”
“起来吧。”刘骥点了点头,示意他不用多礼后,询问他道:
“我先前是看着你们抓捕这些作乱之人的,所以追上来问一下,你们是城南宣武营里的兵?”
领头的队长刚直起身,面对刘骥的问话,只能又躬身回答道:
“回大人,不是,我们原本是跟着方百户进城送缴获的。”
“今天晚上城里突然灾民作乱,于是方百户便把咱们给打散了,让咱们四处巡视,免得有人趁火打劫四处作乱。”
队长的这一番回答,立即让刘骥明白了他们的来历。
方广当日带着手下进城时,那也是全城都过来围观过的。
不是为了看别的,就是为了看那几百个石灰腌制了海盗脑袋。
所以这时得知这些敢在灾民做乱时,还能出来维持秩序的官兵。
是当初那以一百官兵阵斩三百海盗的功勋部队。
刘骥心中也算是了然了。
只不过,这也让刘骥忍不住有些失望。
因为他原本还以为这些官兵是城南宣武营里的官兵。
那他还能调拨过来为自己所用。
可方广进城后就住在方泽祖宅里。
所以他与方泽堂兄弟的关系,整个常州府里基本上无人不知。
而方泽又是知名的李念恩手上的‘走狗’。
所以别说调拨,现在刘骥是惹都不敢去惹眼前这些官兵的。
问完话就赶紧打发他们离开了。
毕竟常州府的上任知府沈周刚被抓,他这个代理知府都还没上任呢。
可不想就这么牵扯进去了。
又在城里转了转,刘骥将城里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之后。
这才一直跟在他身后提心吊胆的奴仆往家里去。
可到了家门口,刘骥还未曾来的级下马。
一名身穿着斗牛服的锦衣卫便从暗处走了出来。
在吓了刘骥一大跳之后,走到近处悄声说道:
“属下在此恭候刘同知多时了,如今城内局势混乱,同知大人又是骤然接管局势,所以难免手忙脚乱。”
“我家李大人担忧刘同知慌乱之中,难以处理好局势。”
“所以特意令属下来转告同知大人一句话。”
听说是李念恩让这个锦衣卫来的,刘骥的脸上的神色变了又变。
但最终还是一拱手,恭恭敬敬的问道:“不知李中珰有何指教?”
“李大人说:知府一职本应该是为圣天子牧民,所以希望刘同知能做到以民为本四个字。”
“以民为本?”刘骥重复了一遍,点点头说道:
“多谢阁下转告,希望阁下会禀李中珰时,转告李中珰,就说本官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