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爷说:“欢迎你们到这里来!”
程昭昭和杨玉茹在布艺沙发上坐下来。
刚才,程昭昭扫视了一遍洪大爷家的客厅。
现在,程昭昭仔细打量起洪大爷来。
洪大爷看上去六十开外的年纪。
他脸膛黝黑,是山里人那种经年累月晒过太阳的健康红黑色。
他的脸上有一些皱纹,算不上很多。
洪大爷留着很短的平头发式,头发花白,看上去,就是一个老农民的样子。
他与大多数农村的区别在于,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洪大爷身穿九成新的深灰色外套,款式是有拉链的翻领夹克。
裤子是深蓝色的长裤,也是九成新。
他的脚上穿着一双绿色的帆布面胶底鞋。
鞋子有五成新。
他的脚没有穿袜子,赤脚套着鞋子。
程昭昭观察过很多人的脚。
像这种赤脚穿鞋子的人,大概只有来自山里的老农民了。
洪大爷脚上的装束,使程昭昭一眼看穿对方,这个房子的主人,便是一个大巴山区的村民。
至于洪大爷戴的那副眼镜,程昭昭很好奇。
洪大爷戴眼镜,这说明他的视力有问题。
程昭昭找到了一个话题。
洪大爷站在电视墙的一边,没有坐下来。
程昭昭问洪大爷说:“大爷,您戴的是老花眼镜吗?”
洪大爷回答道:“不是,我戴的镜子一千度,近视。”
洪大爷把“眼镜”说成“镜子”。
洪大爷的话,使程昭昭来了兴致。
看来,面前这个老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程昭昭没有立即纠正“眼镜”不是“镜子”,而是面带微笑,问洪大爷:“哦,一千度?”
洪大爷嘿嘿地笑着。
洪大爷的笑,朴实而诚恳。
显而易见,他没有说错。
洪大爷就是一千度的近视眼患者。
杨玉茹告诉程昭昭:“洪大爷不光会种地,还会写诗。”
她指着身后墙壁上挂的那幅书法,说字不是洪大爷写的字,他却有挂字贴的兴致。
提到洪大爷写诗,洪大爷一下子来了灵感。
洪大爷说:“我给你们念几句我写的诗。”
随即,洪大爷朗诵起来:“这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这不是书/却有书的味道/这里/见证了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这里/印证了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同山不穷/张开双臂迎接你/同山新貌/大巴山区奔小康......”
洪大爷念完一首诗。
朗诵之后,洪大爷解释道,这首诗是他自己写的诗。
杨玉茹插话说:“洪大爷写了很多诗,不管那些诗作诗歌水准如何,都是他的肺腑之言,真情实感。”
程昭昭听出来了,洪大爷的这首诗,抒发的是对同山的赞美之情。
洪大爷的赞美,来自对脱贫奔小康的歌颂。
看到洪大爷家住这么好的房子,程昭昭很震撼。
程昭昭说:“洪大爷,你用了什么办法,走上了富裕路?”
洪大爷说:“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引导我脱贫致富,我家的房子,就是政府帮我修建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