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茹终于如愿以偿,应聘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的一名解说员。
国庆大假,是许多中国人的假日,他们有了空闲时间出门旅游观光。
然而,对于杨玉茹这样的馆员来说,却是工作最忙碌的时间。
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回到通江县家中。
得知程昭昭要到通江来,杨玉茹很高兴。
前几天,她就在微信上与程昭昭聊起了她的老家通江县,并且,对家乡的大巴山脉赞不绝口。
她说:“很高兴你能来大巴山走一走看一看。”
她还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大巴山的风光图片,发给程昭昭。
程昭昭通过她发来的图片,对大巴山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近距离地触摸大巴山,还是第一次。
杨玉茹还说:“你来吧!你带你看看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这里有许多的美,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杨玉茹向程昭昭推荐的第一站,就是她的工作地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这是国庆大假的第一天。
她正在纪念馆里上班。
不过,今天,她上班的纪念馆,不是工作单位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而是空山战役纪念馆。
为什么呢?
她临时被抽调到空山战役纪念馆。
因为这个空山战役纪念馆当时正缺少解说员,所以,她说她在空山战役纪念馆等程昭昭。
尽管本知女友杨玉茹不在本工作单位上班,但是程昭昭还是抑止不住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好奇。
程昭昭程决定,先去拜谒革命烈士。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34年,原名王坪红军烈士墓。
它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
其中,无名烈士17225位。
牺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贯红军烈士218人。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中,有一个命名为“川陕忠魂”的纪念碑。
纪念碑高17.225米,是因为新迁来的红军烈士为17225人。
纪念碑呈“忠”字演变体造型,也寓意川陕苏区中心。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将分散在通江县50处的17225名烈士散葬遗骨迁移至烈士陵园。
墓碑成扇形分布。
这些关于陵园的信息,是程昭昭在网上搜索到的信息。
这些信息给了程昭昭一种暗示。
它是一个超级大的烈士陵园,安葬的烈士成千上万。
多么令人震惊的数据!
在还没有走进烈士陵园之前,程昭昭的脑海里,就先浮现了一番红军在战场上嘶杀的场面。
那是一群热血沸腾的勇士!
中国人民共和国已经有七十年的辉煌历史。
假如烈士们没有牺牲,如今,他们该是一群长寿的老人。
他们比程昭昭爷爷的年纪还大。
大概,那群老人算程昭昭的太爷爷们吧。
程昭昭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即将赡仰革命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