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杨铭是寅时起床,在裴淑英的服侍下更衣,除了穿上他那件绣着金龙的朝服之外,还套着上孝服。

他的孝服已经从斩衰换成了齐衰,他是独孤加罗的嫡孙,所以再过两年才能脱掉。

收拾好一切,裴淑英将丈夫送出府门,由陈奎驾车,赶往大兴宫。

因为杨坚在仁寿宫的缘故,如今的朝会在东宫举行,由太子杨广主持。

除了奉诏前往仁寿宫的官员之外,其他人都要在这里参加朝会。

千秋殿,一向勤政的杨广早已经坐在主位上,等候诸位朝臣。

历史上的杨广,被扣上了暴君、昏君的帽子,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特别勤政的君王。

天下大小事宜,他都要亲自过问,各方细碎琐事,他都会一一过目。

大殿内,杨广的左手位置,依次是苏威、牛弘、裴矩、韦冲、薛胃,宇文恺,在他们背后坐着的,有各部侍郎,如杨恭仁、高孝基、杨玄感等、

右手位置,依次是晋王杨昭、贺若弼、宇文述、杨铭、薛道衡、韦福嗣、

在他们后面,有杨达、赵绰、郭衍、张衡、裴蕴等人。

今日参加朝会者,有三十一人,大家都是坐在蒲团上,面前有一张长几,长几上摆满了各类卷宗。

见人都到齐,杨广这才微笑望向儿子杨铭:

“今日是河东王第一次参加朝会,因不熟谙政务,旁听为宜。”

杨铭赶忙起身,朝众人揖手一圈。

裴矩笑道:“殿下现已成年,是该早早参议国事,以分太子之忧。”

晋王杨昭也笑道:“吾弟尚且稚嫩,还需诸位多多指点。”

杨铭坐的位置,是有讲究的,他是郡王,从一品,门下省纳言,正二品,右领军大将军,从二品。

以最高的从一品算,他应该坐在杨昭之下,贺若弼宇文述之上。

但是贺若弼和宇文述是老臣,资格在那摆着呢,杨广为了体现对二人的尊重,故意将杨铭放在两人之下。

门下省纳言,有谏议皇帝之权,贺若弼和宇文述可没有这个资格。

今日朝会议事,议的是洛阳。

实际上,修建东都洛阳,在杨坚时期,就已经被列入计划,只不过随着杨坚病重,才被暂时搁置下来。

之所以要营建东都,主要是为了缓解关中地区的粮食压力。

历史上,杨广迫切的重建洛阳,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汉王杨谅造反。

杨谅发并州之兵,由河东直取关中,这让杨广觉得,关中以东除了河东之地外,没有其它屏障可以拱卫京师,如果关东地区有造反者,将对京师构成直接威胁。

这里的关东可不是闯关东那个关东,而是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可以理解为河南。

当然了,现在杨广还没上位,杨谅也还没反,所以营建东都,杨广并不是很着急。

这一决策,非常之复杂,牵扯多方面因素,杨广几乎是继承了杨坚的政治意图,有抛弃关中本位的念头,这对关中门阀是空前打击。

所以对外宣称,营建东都,是因为关中地区人口剧增,粮食供应不足,才需要营建东都,做为关中地区粮食转运的枢纽。

实际上,非常非常复杂。

工部尚书宇文恺认为,营建东都,工程浩大,至少需要四年之久,这与历史上的一年建成,相差了足足三年。

在宇文恺看来,单是准备工作,就需要一年时间来筹备。

此时的杨广,也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毕竟眼下他只是太子,说了不算,急功近利如今在他身上还体现不出来。

虽然营建东都的事情,大家也没有议出一个所以然出来,但是无疑已经被提上日程,杨广命宇文恺斟酌筹备,一年后动工。

接下来议的,就是长孙成的问题。

启民可汗如今已经顺利接收步迦可汗所部,成为新的东突厥大汗,长孙成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动身返回大兴。

杨广道:“长孙回朝,诸位看来,如何嘉奖为宜?”

长孙成身上的爵位勋位,非常寒酸,因为他是次子,袭不了父亲的爵位,再加上长孙氏眼下在大隋朝堂,没有扛旗人物。

但杨铭知道,这个人生平所做之事,乃开国之功,封个国公都不为过。

当然了,杨坚不会封,杨广也不会封,因为长孙成没什么威望,犯不着扶植这么一个人出来。

真要封长孙成一个国公,他在中枢也站不稳。

贺若弼道:“长孙是有功的,此番为受降使者,助启民掌控突厥,实乃大功一件,可加封为大将军。”

大将军,是勋位第四等,长孙成干了这么多,贺若弼觉得封个大将军就可以,杨玄感毛都没干,却是勋位第一等。

所以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干的再多再好,都不如有个好爸爸。

刑部尚书薛胃,也说话了:“下臣认为,长孙劳苦功高,大隋北患非此人不可胜任,宜封上大将军。”

长孙成的生母,出身河东薛氏,薛胃帮忙说话无可厚非,不过也挺寒酸,就给提了一等。

杨铭旁听也觉得无奈,干实事的人最后都落不着好,耍嘴皮的倒是一个比一个混得开。

“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

这时候,杨铭终于站出来说话了:“如果没有长孙成,现今突厥又是如何态势呢?”

众臣闻言,纷纷思索。

既然杨铭提出了问题,自然要有人来回答,在座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成精的老狐狸,自然会想一个妥善的答桉,不能张嘴就来。

牛弘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无长孙,北境多战事。”

事实上,大隋对北方突厥之患,都是从长孙成那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发展来的,说白点,就是在突厥内部挑拨离间。

虽然大部分时候,杨坚、高颎、杨素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但是做为具体实施者,长孙成干的已经不能再好了。

如果不是长孙成,换成其他人,未必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虽然大隋与突厥连年交战,但并没有一次能够真正威胁到大隋国本,这和长孙成的功劳是脱不开的。

而且长孙成常年与突厥皇室打交道,颇得突厥人敬重信赖。

这个人,自身价值非常巨大。

右仆射苏威,没有给出答桉,只是问道:“河东王的意思,该如何嘉奖呢?”

他猜到杨铭之所以这么说,是对贺若弼与薛胃的提议不满,认为封的小了。

杨广也颇为疑惑的看向杨铭,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跟长孙家没什么交集,所以才好奇,老三怎么好端端的替长孙成说话。

杨铭看向苏威,笑道:“正如牛尚书所言,若无长孙,突厥边患难除,我大隋边疆百姓势必受扰,于国不利,并非只有征战沙场,开疆拓土才是国之利器,在我看来,长孙消弭边患于无形,守国门于安固,当为国之柱石,宜加封上柱国,并配实职。”

他的这一番话,让贺若弼有点不爽了,他南下灭陈,开国之功,才是上柱国,长孙成不过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以怀柔手段安抚突厥,怎么能封这么大?

他不觉得杨玄感封的大,却认为长孙成封的大,这就是观念的不同。

就好比他觉得自己儿子将来可以袭了他的宋国公爵位一样,天经地义。

杨广也觉得儿子说的太夸张了,长孙成不过一文臣,说白点就是大隋派出去和突厥交流的使者,封上柱国也太离谱了。

裴矩虽然看不懂杨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杨铭是他的女婿,又是第一次参加朝会,这个时候不帮女婿说话,还能帮谁?

于是他道:“我倒是赞成殿下所言,长孙此人极通外事,又与突厥启民交好,今后仍有大用,况且他身份过低的话,会让突厥认为受到我大隋轻视,两国大使,勋爵不宜过低。”

这句话,反倒是让杨广颇为认同,突厥是灭不了的,只有以手段迫使其臣服,用武力的话,国力消耗太大,不妥当,以怀柔手段当为最佳。

长孙成做为大隋与突厥之间的使者,勋爵太低的话等于是不给突厥脸,长此以往,恐突厥再生异心。

于是杨广微笑看向杨铭:

“在你看来,长孙此番回京,当任何职?”

我不知道,我今天第一天上朝,我哪知道哪里有缺?

杨铭说道:“这个就需要诸公商议了,勋位的话,孩儿以为上柱国为宜。”

杨广笑着点了点头,实际上,他也只能建议,真正拍板的,最后还得是杨坚。

不过一般情况下,他这边只要是通过了,杨坚那边也就是盖个印的事情。

杨铭也只能尽量给长孙成搞个不错的勋位,至于爵位,他没有这个能力,爵位这玩意,不是随便就能封的。

大隋眼下的爵位,大多袭承于北周时期,剩下的多出自灭陈之战,其他时候,杨坚没怎么封过爵位。

长孙成因为是家里的次子,所以袭不了他爹的爵。

事情议到最后,在裴矩和牛弘的支持下,长孙成上柱国的勋位,应该是没跑了。

内史侍郎裴蕴负责草拟奏疏,上报仁寿宫,只要杨坚的大印一盖,事情就算是有了定论。

至于长孙成返回大兴之后,该任何职,吏部杨恭仁那边,梳理一番官职空缺之后,定为左领军将军。

左领军府大将军,是史万岁,所以长孙成以后,归史万岁管。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星汉灿烂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猎人:我的念能力是斩魄刀巅峰从挑战皇马开始万教祖师四合院:从认一大妈当干妈开始人在木叶,练武修神娱乐:让你录综艺,你成影帝了?我,神主,招巫女赚钱盛世天下之掌上残妃傅少独宠掌上妻掌上宠:小娇妻羞羞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