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虽然很多人心中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有些话却不能挑明。
挑明了大家就没得玩了。
因为现在所有的家族,还需要这个皇帝作为个个家族矛盾的缓冲。
真闹起来,万一局面一发不可收拾,那就是不是两败俱伤,而是这些积累千年家族的共同伤害了。
所以在某一个家族,没有积累到足够实力。
或者说,没有积累到打败皇家两卫和其他世家实力之前,他们都不能挑明这些事情。
可现在这个不知轻重的毛头小子,不但挑明了,还当着所有人的面挑明的。
大臣们有些反应不过来,甚至皇帝都是一愣。
只有姜宏笑呵呵的拍拍李兴的肩膀道:“老李,你太小看本宫了,别忘了本宫马上功夫天下少有敌手,区区白莲教反贼,正好拿来给本宫试招。”
李兴此时都有些无语了。
这姜宏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若是真立了军令状。
那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无论是平叛还是剿匪,甚至是两国交战。
除了军队素质之外,其实更多的时候,打的是后勤,打的是钱粮。
白莲教现在占据城池,必然会开仓放粮一部分,剩下的粮食恐怕坚持个一两个月也不成问题。
可朝廷的兵马远征河东,就算只是区区两万人。
那也需要想当多的后勤人员辅助才可以。
到时候只要某一个缓解出现一点点问题,就可能导致粮食不足。
粮食不足,军心就会大乱,哪怕大夏最精锐的部队,也会崩溃。
李兴倒是可以兑换粮食,可是他现在的声望值已经在先前用掉了很多。
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兑换维持两万人部队的粮食。
所以李兴又把自己的担忧拿到了明面上。
甚至看向那些支持太子的人道:“你们既然支持太子,知道太子能够大获全胜,军马器械,粮草必须按时按量拨发,你们也要立军令状。”
兵部尚书王复听到这话,看李兴的的眼神,就好像是看白痴。
“李大人,你不知兵事,说出如此外行的话,本官不怪你。”
李兴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可是他假装不懂,迷茫的看向王复:“还请王大人明示?”
王复本来就是等李兴这么问的,所以并没有端着。
甚至嘴角都露出笑意:“自高祖立国开始,对外用兵,对内平叛,都是太尉执掌,内阁协调,兵部、户部、工部各司其职,服从调度,你让我们这些支持太子征讨平叛之人保正,岂不是无稽之谈?”
李兴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确实是下官孤陋寡闻,有点无稽之谈了。”
说完之后,李兴忽然对着看热闹起劲的太尉刘冀深深作揖道:“还请太尉立下保正军马器械,粮草的军令状。”
“这尼玛什么脑回路?”
这是在场所有人看到这一幕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小丑行为。
毕竟就算是皇帝,都无法因为这事情,让太尉立军令状。
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如此。
当然李兴也没指望让太尉立军令状。
他只是想让所有人都承担一些责任。
拿到了明面上,万一太子失利,也可以从后勤上面找点理由。
当然若是通过这件事情,避免太子领兵追剿白莲教,那就更好了。
皇帝并没有制止李兴这种胡闹行为。
甚至若有所思。
他也在等,等太尉表态。
刘冀能够一直占着太尉的位子,自然不傻。
他一眼就看出李兴的意图。
而他确实也想除掉太子。
因为他的女儿是贵妃,万一诞下皇儿,太子又恰巧挂了,那他刘家就能更进一步,甚至最终窃取神器,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太子出战胜负对他不重要,但是太子的生死对他很重要。
权衡利弊之后,他觉得可以立下军令状,保证太子出征,也保证太子死在剿匪的途中。
所以就在所有人觉得太尉不可能答应的时候,太尉竟然笑了。
“如此国之大事,太子亲自领兵,必然能够旗开得胜,身为大夏太尉,老夫支持太子殿下责无旁贷,本太尉愿意立下军令状,协调好一切太子所需军马器械和粮草。”
说完刘太尉还看向内阁三人组道:“想必三位阁老,也没问题吧!”
三人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若有所思的互相看看。
眼神交流一番,最后同时点头道:“为了大夏的稳定和未来,我等责无旁贷。”
内阁表态,刘太尉又看向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
两人虽然心有不愿,可是最终还是答应,会尽可能打保证太子剿贼的一切用度。
本来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就在这些人各种小心思中完成了。
可是元康帝却高兴不起来。
看着姜宏和李兴,竟然忍不住叹息一声。
因为李兴和太子做到了这个地步,他身为皇帝,也没有办法强行否决。
毕竟这涉及到皇家的根本利益。
皇帝都不让太子亲征剿匪,难道还想指望别人出力?
所以这个时候元康帝开口了:“诸位卿家既然都已达成一致,那朕就任命太子姜宏为荡寇将-军,李兴为副将,从南山军和西山军各抽调一万兵士,三天之后启程剿匪。”
元康帝说完,姜宏就已经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赶紧跪下大呼谢主隆恩。
看着激动的姜宏,李兴却是一脸的无奈。
他算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上了太子的贼船了。
这些人答应的如此痛快,让他失算了。
恐怕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