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春光明媚。潺潺溪河两岸,芳草妻妻,杨柳依依,五彩缤纷的蝴蝶和勤劳的蜜蜂在野花上飞来飞去,娇俏的黄鹂在枝头发出轻快的鸣唱。
马车在河边停下,海东青从车窗跳到地上,扑腾着臂膀振翅飞向天空。
河边还有其他踏春的游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是散步,或是坐在草地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还有十三四岁、活波的小姑娘拉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轻快的笑声像银铃一般悦耳。
谢苏杭、谢苏天和谢苏林三人陆续将马车里的毛毯、烧烤架、炭、食材和风筝等搬下马车。
穗穗昂着小脑袋,看着别人的风筝飞得那么高,羡慕极了,摇着谢规叙的手,“爹爹,我想放风筝。”
谢规叙揉揉她的小脑袋,“好,不急,让小杭叔叔把你们的风筝拿过来。”
不远处有一位少年和一位少女坐在一起,闻言转过头来,有些好奇。这么小的娃娃如何带得动风筝?
谢苏杭从马车里拿出四个风筝,撑开之后,是两大两小。两个小风筝一个是小老虎,一个是小白兔。
少年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小的风筝,显然是两个小娃娃的父亲为了孩子特意定做的。
草地上没有石子,苏溪桥也不担心两个小家伙会受伤,给两个小家伙戴上五指手套后,防止风筝的线割伤他们的手,接着把两个小风筝地给他们,但并不教他们如何放风筝。
“去玩吧。”
砚砚和穗穗对于娘亲的态度丝毫不意外,不会放风筝就自己想办法,转头看其他人是怎么放。
谢规叙搂着苏溪桥的腰,站在不远处。
砚砚拉了拉穗穗的小手,“妹妹,牵着风筝跑。”
“嗯。”穗穗了解地点点头,冲娘亲和爹爹咧嘴一笑,和哥哥一起拉着风筝跑起来。
可惜啊,小家伙毕竟跑得慢,即使看懂了风筝是怎么放的,实际操作起来也很难。两个小家伙在草地上跑了半天,风筝都没飞起来。
少年和少女都忍不住低声笑起来,远处的游人也好笑地看着两个小不点。
砚砚和穗穗相视一眼,跑向爹爹和娘亲。砚砚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若无其事地爬起来,拍拍腿上的草屑继续跑。
“爹爹,娘亲,风筝飞不起来。”
苏溪桥在砚砚面前蹲下,笑着问:“砚砚知不知道为什么?”
砚砚道:“我和弟弟太小了。”
穗穗的小手在自己头顶比划着,补充道:“我和哥哥比其他人都矮那么多,胳膊短,腿短,跑的也慢。”
苏溪桥脸上的笑容越发欣慰。或许穗穗并不明白风筝飞不起来的真正原因,但她却能分析自己和其他放风筝的人之间的不同。对于一个三岁的小孩来说,实属难得。
“真聪明。”苏溪桥轮流亲了亲两个孩子的额头,“娘亲和爹爹带你们放。”
她叫来谢苏杭让砚砚跨坐在他肩膀上,让他一只手伸到后面护住砚砚的背,以防他往后跌倒。穗穗则骑坐在谢规叙的肩上。
“砚砚,我们和妹妹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要抓紧风筝喔。”
砚砚和穗穗拍着小手欢呼,“好!”
“阿叙,我喊了‘开始’才可以跑。”苏溪桥温柔地对谢规叙笑了笑,“开始!”
话音一落,谢苏杭就拔腿开跑,大喊:“少爷,快放线,举高些。”
穗穗也跟着砚砚学,小手扯出一些线,学着其他放风筝的人将线举高,随着谢规叙的奔跑,小白兔慢慢地飞起来。
“爹爹,我的小白兔飞起来了!”
谢规叙沉稳地道:“不急,数三个数,放一次线。”
“嗯。”
这边父女俩配合得非常默契,那边的主仆两也不差,就连海东青都围着两只小风筝转。
砚砚开心地喊道:“娘亲,小老虎飞得好高!”
苏溪桥甜甜一笑,侧头看了看穗穗的小白兔转回身对谢苏杭道,“还能飞得更高,小杭继续跑,砚砚继续放线。”
“好……啊呀!”砚砚一激动,未能抓紧手中的线,小老虎带动风筝线圈飞得更高。砚砚伸手抓了抓,没抓着,大急,“小杭叔叔,小老虎跑了!”
“少爷别急。”谢苏杭抱紧砚砚,足下一点,跃到一旁的树上,借力一蹬,飞上半空,扬手抓住风筝线,黑色的身影在空中虚踏几步,悠然落地。
“小杭叔叔好棒!”砚砚开心地喊着,两只小手奋力鼓掌。
谢规叙扛着穗穗走过来。
穗穗得意地道:“哥哥,我和爹爹赢了!”
穗穗点头,澹定地道:“下次我会赢的。”
谢规叙细心地看见砚砚的头上有汗,从怀中掏出手帕递给兄妹俩。
两个小家伙乖乖地擦着头上的汗。
“还玩不玩?”谢规叙问。
穗穗亲了亲他的脸,“爹爹和娘亲还有小杭叔叔休息休息,我和哥哥再玩。”
“好。”
一家人回到马车边。
谢苏天和谢苏林两人正在做烧烤,烤肉的香味随风飘远。踏春的一众人闻到香味,心里冒出相同的想法:人家那才叫会享受。
砚砚和穗穗脱了鞋在毛毯上打滚。
“娘亲,我想吃烤鸡翅。”穗穗趴在毯子上,两只小手托着下巴,两只小脚互相拍打着。
苏溪桥看了一眼烧烤架上的几个烤翅,“还没烤好,再等等。穗穗,先和哥哥吃个羊肉串好不好?”
穗穗乖乖地点头,“好。”
“小心烫。”谢规叙给砚砚和穗穗各拿了一串烤羊肉串,剩下的都装在盘子里递给苏溪桥。
苏溪桥拍拍身边的位置,两人分吃。
远处的少女和少年凑在一起笑声议论着。
“哥,他们是京城人吗?那两个小孩手上戴的和脚上穿的我从未见过。”
“何止,可曾注意到他们的马车车轮?闻所未闻。”
“不过那两个小家伙还真可爱。”
客栈一楼大堂和前几天一样聚集着客人,但难得地没有喧闹,而是所有人分作两边。有几个文人学子在,苏溪桥看了一会儿,原来是在吟诗作对,探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