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哑口无言了,她这是再挑战师叔的底线么?
师叔可是很讨厌有人在课上这般太独秀的。
陌芙蕖则继续说:“云中所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深层的意义,倒是再说放人一命,早日远离痛苦,杀伐决断。故而,救不了的人何必再救下呢,与其挣扎、痛苦、让人唾弃,还不如做一个草,拔了也就没了,多好。”
师叔果然不悦了!
他反驳道:“陌家有言:‘天之骄子’,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学医亦是如此,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你这样剑走偏锋,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如果你真想参悟,首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否则,你又如何谈‘救人’又如何能深悟‘医道’的真谛呢?”
“《礼记》有载: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陌芙蕖这句话触怒了扶风师叔。
这句话的意思表面是说: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
可换句话来说,就是说她坚持自己的做法!
她认为对的事情,便不必听从师叔的意思,也不必让自己勉强在云中的求学下。
陌芙蕖不放过一丝机会,对遅道:“还有,《中庸》中载: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所以……师叔,见谅了。
她的具体意思是再说:凡是以真诚相待,也许暂时会让人误会,然而最终还是会得到理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叔隐隐作蹙,“既是芙蕖君这么尊师重道,我又传什么道,解什么惑呢?如此,芙蕖君尽早回陌氏求学才是。”
陌三白拽了陌芙蕖,她嘴快得罪人的事情还少么?“你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么?还不赔礼!”
她本想压白月明的,不想自己的小嘴皮又上来了。
一来就控制不住,她来时祖父说了,‘学不到什么本事就不要进陌家的大门’这要是真的回去了,多丢人!
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真是疼。
她起身拱礼赔罪:“师叔恕罪!芙蕖熟知云中训戒: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适才是芙蕖不知轻重、深意,不该有辱门风、只逞口舌之快……在此,还请师叔降罪,芙蕖甘愿受罚!”
一时空气凝滞了,比方才陌芙蕖和扶风师叔文斗的时刻还要尴尬……
“师叔,芙蕖真的知错了,请师叔责罚吧。”陌芙蕖当众跪地拱礼,这时候还要什么面子,虽然她这辈子没给人这么当众下跪过,可这次不一样。
要不是自己非要记白月明的仇也不会顺着他的话往下辩驳了,唉!